-
1 # 文史磚家
-
2 # 特愛睡覺的貓頭鷹
很多人都知道漢武帝跟衛子夫大的愛情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衛子夫的死,其實有一半原因是為了她的兒子,當年劉據因為巫蠱術一案自殺,其實不光是劉據自殺,漢武帝還有四個兒子都是自殺而亡,並且他的三任皇后的死亡都是拜他所賜,可見漢武帝雖是一個雄偉的帝王,卻不是一個好父親和好丈夫。
漢武帝的一生一共只有六個兒子,其中五個兒子全部都是自殺兒子,其中一位就是以上所說道的太子劉據,當年他在十七歲的時候被立為太子,當時劉據育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其中有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漢宣帝劉詢,兒子能夠當上皇帝,對於劉據和衛子夫而言,也算是一種安慰。
其他四個兒子皆都被漢武帝封王,他的二兒子叫做劉閎,被封為齊王,十八歲那年去世,三兒子叫做劉旦,被封為燕王,他是一個不安分的人,總想著自己能夠獲得太子之位,經常在漢武帝的面前諂媚,做的非常明顯,就像是清朝奪嫡失敗的八阿哥,令漢武帝十分的討厭,漢武帝不僅沒有立他,反而是立了年紀最小的劉弗陵
劉旦的心中非常不服氣,所以就派人在民間散播謠言,說劉弗陵不是皇帝的親生兒子,甚至還想要除掉霍光,廢了漢昭帝,事情敗露後,他就被賜死了,還將他的子孫貶為庶人,直到漢宣帝繼位,才將他流落民間的子嗣封為王。
四兒子叫做劉胥,他是廣陵王,性格和一母同胞的兄弟劉旦非常相像,性格張牙舞爪,漢昭帝繼位後,他更加的肆無忌憚,仗著皇帝還小總是做出格的事情,還詛咒漢宣帝,被人揭發之後,自己知道難逃一死,便自盡身亡,好在皇帝仁慈,將他們兄弟倆都給追諡封號,但他的封國被廢除了,直到漢元帝繼位,才將他的子嗣重新封王。
五兒子叫做劉髆,是昌邑王,當年他的母親李氏家族的人沒滅族之後,他也就被漢武帝冷落起來,他去世的時候跟漢武帝的時間非常接近,他的子嗣繼承了他的爵位和封國,他的兒子就是劉賀,史稱漢廢帝。
六兒子就是劉弗陵,就是那個繼承皇位的漢昭帝,當年最慘的事情,就是他的繼位導致了他的親生母親鉤戈夫人的死亡。他八歲登基,二十一歲去世,據說是因為蹲廁所的時間太久,起身的時候太猛,一下子暈死了。
總之漢武帝的這五位不得善終的兒子都跟漢武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漢武帝也確實可以撐得上是孤家寡人,因為他死後就連皇后墓都沒有,陪葬他的人是一位受寵的夫人
-
3 # 伴讀歷史
同治帝在位13年,前12年都是在兩宮太后垂簾的情況下虛坐龍椅的傀儡皇帝,完全沒有自己的發展空間,最後只親政了一年。他小的時候朝廷的所有事情都是由兩太后管理,皇帝只是讀書。大家對於對他的讀書十分重視,有很多優秀的老師,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他的學習情況非常差,沒有多少成就。
慈禧太后非常貪戀地位和權力,她以同治帝“典學未成”為由,一直長期的拖延皇帝的親政時間。直到同治帝17歲時才舉行大婚,在那個時候皇帝結婚都是比較早的十二三歲就開始物色結婚的事情了,但是同治帝卻17歲才結婚。
同治帝的壽命是滿清12個皇帝中最短的。關於他的死因還有了不同的說法,記載上面說他是死於天花的。但是實際上他是患上梅毒,因為他喜歡阿魯特氏,而冷落慈禧指給他的慧妃富察氏,太后很不開心強制讓他去親近慧妃不許見富察氏,所以他不高興,時常獨處乾清宮,因為內心太過苦悶,就去宮外經常尋花問柳,導致自己得了梅毒,最後被慈禧假意當做天花治,最後病死,所以他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
-
4 # 石頭君侃地圖
末代皇帝溥儀毫無疑問是最不幸的皇帝之一。
在具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一下事物的兩面性,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末代皇帝溥儀的人生就是這樣,可以說他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溥儀幸運的是,他最終在全國解放後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和李淑賢結婚,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並最終得以善終。可能有人會說,普通人的生活沒什麼啊,我們都是普通人啊,但溥儀不同,溥儀生在帝王之家,其父親醇親王載灃是光緒皇帝的弟弟。溥儀3歲時被慈禧選中成為皇帝,他的人生始終是被別人在操縱,甚至在抗戰時期被日本人利用成為偽滿洲國皇帝,他一直是生活在風口浪尖中,他想成為普通人都成了奢望。
那麼,下面就說一下溥儀的不幸之處。正如以上所說,溥儀生在帝王之家,他3歲時繼承皇帝位時,還是哭哭啼啼被人抱上的龍椅。話說3歲的孩子知道什麼,雖然是他的父親代為執政,但他多少還是要上下朝,在別的小孩都在父母面前撒嬌的時候,他就要工作,他犧牲了自己的童年,少了本該是小孩子年齡的應有快樂,少了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的機會。
稍大了之後,溥儀也懂事了,溥儀有了老師,溥儀的英文老師叫莊士敦,畢業於牛津大學,是一箇中國通。實際上,青少年時代的溥儀,或許是他一身中最快樂的階段。在莊士敦的影響下,少年溥儀學會了騎自行車,他每天騎著車在宮內閒逛,煞是快樂。
然而,好景不長,1924年,馮玉祥將軍把溥儀趕出了紫荊城。此時的溥儀,已到18歲,漸漸懂事,但沒辦法,溥儀只得離開皇宮,寓居到了天津。可想而知,此時溥儀的內心,是多麼的無助和怨恨,本該是他的江山土地,本該是他的皇宮他的家,都不能回。青少年溥儀的內心,此刻或許已在醞釀著什麼事情了。
果不其然,此後數年,日本帝國主義的橄欖枝就送來了,溥儀的心裡,又燃起了希望,復國的希望。1934年,溥儀去了東北,在他老祖宗的土地上,做起了他的復國大業。他想要重塑祖宗的輝煌,讓大清的龍旗再次在中國這土地上升起。然而,還是一樣,他的命運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夠掌握的,他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他不能控制軍隊,不能控制所有一切。他唯一能做的,只能在背地裡咒罵。
最後,再說溥儀的感情,溥儀少年時期,被一群宮女誘導,在生理上有了缺陷,沒有生育能力。溥儀和他的皇后婉容的感情,也是一出悲劇。他的妃子文秀於1931年同溥儀離婚,成為了當時的一大新聞,試想堂堂一個皇帝,他的顏面何在。
溥儀是末代皇帝,從他出生,就是一顆棋子,任人擺佈,溥儀當然是歷史上最不幸的皇帝之一。
-
5 # 木易聞世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簡單舉列幾個皇帝(秦始皇以前的諸侯王不計算在內):
梁武帝蕭衍,這個皇帝是八十多歲活活餓死的,慘吧~~~
宋理宗趙昀,此君活著的時候沒什麼,問題是死後才慘,真正的戮屍荒野,頭還製作成飲酒的容器,至今還在展覽...(見下圖)
宋徽宗趙佶,唉~~~投降金人,金人不把他當人看,金人不但強姦這個皇帝的老媽、皇后、妃子、女兒...還餓這個皇帝,有病也不給看,最後發現死在炕頭上(不知道是病死、餓死還是凍死)屍體已經冰涼了,死了之後金人還把他的屍體熬成屍油,用來點燈...有死的窩囊的皇帝,有死的搞笑的皇帝,也有死的不明不白的。
據說,史上死的最窩囊的,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這位老哥跟大多數皇帝一樣,沉迷於聲色,成天摟著嬪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寵妃張貴人吵架,注意,是吵架,不是皇帝訓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對罵的吵架。最後司馬同學給惹急了,甩出一句賭氣的話:“俺不理你了!俺那麼多妃子,俺找別人去!”說完,倒頭呼呼大睡了。
還在那兒清醒著的張貴人開始琢磨了,老傢伙要不理我了?找別人去,那哪兒能行?!現在我這麼年輕美貌,你就不理我了,那將來等我老了,還有好日子過啊?!越想越氣,越想越不妙,最後,張女士一咬牙,一狠心,招來幾個宮女,搬了幾床大被子,三下五除二,把還在香甜睡夢中的司馬同學給活活捂死了。可憐純真的司馬同學,為了小兩口拌嘴得這麼一句氣話,丟了幾輩次才修來的一條皇帝命。
據說,史上死的最離奇的,是春秋時晉國的國君晉景公。這老哥是真正掌握生殺大權的一代國君,上了年紀,多少有點老年病。晉國的一位算命先生,大概是活膩味了,跟國君說,您老啊,活不過今年吃新麥子的時候了。姬老先生一聽當然不痛快了,到了當年新麥子下來的時候,把算命的招來,捧著飯碗說:你看,你說我活不到吃新麥子,我這就吃給你看!不過,你得先給我死,誰叫你算得不準!說罷叫人把算命的推出去砍了。
姬老頭子端起飯碗,剛要吃,突然覺得肚子不舒服,跟左右說,不成,我得先去上趟茅房,說著放下碗出去了。左右侍從左等右等,飯都涼了,還不見國君回來,咋回事呢?私下分頭去找,宮裡哪兒都找不到,最後,在茅房,發現了姬老先生,原來掉進了糞坑裡,已然了。後來有人讚揚說,姬老先生是第一個殉難於廁所的帝王。汗一個...
其實俺心裡一直有個疑問,2000多年前的廁所,真的有那麼落後嗎?連一國之君都要蹲坑,難道就沒有馬桶嗎...再汗一個
一向以文筆簡潔有力著稱的《左傳》,僅用了一句話描寫這一事件:“將食,漲,如廁,陷而卒”...狂汗不已。
秦國的君王秦武王贏蕩(先汗一下,這位國君的名字有夠“*蕩”啊)。其實這位國君多好的前途啊,17歲即位,年輕有為,秦國也國勢鼎盛,諸侯皆懼。哪兒哪兒都好,就是有點傻缺,喜歡跟人家比力氣,見什麼都不服不吝,尤其看不得大玩意。23歲那年外出,看見人家洛陽的大鼎,較上勁了,聽說姓孟的大力士能舉起來,非說自己也能舉起來,結果還真舉起來了,可是沒抗住,掉下來砸斷了大腿,擱著當時醫療條件也差點,沒過兩天就死在洛陽了。
前兩天在中體網上看見了一篇文章,還說秦武王舉鼎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舉重比賽,我汗,那照這麼說,贏同學就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出國參加比賽獻身體育事業的舉重運動員嘍,看來,雖然傻缺,意義非凡啊...
另一位最傻缺獎的候選人,漢武帝的兒子,名頭夠響的吧,廣陵王劉胥。這位劉同學也是好胚子,天生的身強體壯,勇力過人。
可是您再能耐,也不能喜歡這麼變態的活動吧。劉同學不愛金銀美女,就喜歡跟狗熊打架。據說他在自己的封地裡有一個很大的熊苑,裡謾頡蚩養著棕熊,灰熊,黑熊,馬來熊,白熊...白熊?!誰知道呢。總之,劉同學成天啥也不幹,就琢磨著怎麼跟熊掐架,還為此請了老師。隔三差五的,進熊苑去揪出一隻熊來一頓胖揍,英雄啊!
8過泥,英雄也有失手的時候,終於有一天,劉同學遇著厲害熊了,打著打著,被狗熊給撓死了... 你說堂堂漢武帝,多英明天縱啊,怎麼有這麼個寶貝兒子...
當然了,還有一個皇帝,他死的就有意思了,就是明朝四大疑案的"紅丸案",說的是明朝光宗朱常洛,年號泰昌,在位僅29天,就是**吃多了,連馭數女,結果精流不止,最後死亡,真真正正的精盡人亡。
-
6 # 王飛自媒體
我的認知範圍內,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劉協,雖也算是聰慧過人,膽識過人,卻生在英雄輩出的時代,特別是一代雄主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權利被架空,之所以說他最不幸就是有才能卻無法施展,委屈一生!
劉協雖說是傀儡,但並不是昏庸無能的君主。他不同於白痴晉惠帝,也不同於樂不思蜀的蜀漢後主劉禪。在備受壓抑拘束的生活中,劉協身上不時閃耀出才幹的火花。
十常侍之亂的時候,劉協和劉辯被宦官挾持逃出宮外,正倉惶間,迎面遇上董卓率領的三千隴西鐵騎賓士而來。劉辯見到這樣的情形,嚇得渾身哆哆嗦嗦,雙腿戰慄,口不能言。小天子手下的內侍太監和一眾文官也都沒人敢出口大氣,只怕稍有閃失,便惹來殺身之禍。
此時,劉協挺身而出,問董卓:“你是來劫駕,還是來救駕?”董卓見是一個小孩,不由一愣道:“當然是來救駕!”劉協高聲道:“既然是來救駕,為何見了天子不跪!”遂朝劉辯指了指說:“這就是當今天子,你還不下跪!”當時的劉協才九歲。能以稚齡之年面對這麼大的陣仗而毫不慌亂,實屬膽識過人。
據說,董卓正是因為這次經歷,對劉協印象深刻,日後扶持他為新天子的。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天大旱,長安城內,谷一斛值錢三十萬,人相食。獻帝令侍御史侯汶開倉濟民,餓死者如舊。獻帝懷疑侯汶作弊,於是,親自檢驗,用米、豆各五升於殿熬粥,竟有兩大盆之多,和平時大不相同,輕而易舉地弄清了侯汶的假公濟私。結果是侯汶被當眾杖責五十,很多饑民及時得到了賑濟。
顯然,魏國君臣也承認劉協的聰明睿智。在《諡法》中,“獻”的解釋是“聰明睿智曰獻”。而劉協死後的諡號就是“漢獻帝”。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劉協逃離戰亂連綿的關中地區,來到已是一片廢墟的舊都洛陽。在洛陽的幾個月裡,漢王朝的宮廷只能在城西殘留的、原大太監趙忠那座勉強有四壁的破落院子裡臨時辦公。大臣數十人,其中尚書郎以下的大臣必須自己去城外採摘野菜充飢。他們與饑民、亂兵一樣,你爭我奪。體弱的人就再也沒有回來。但是劉協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因為只有在殘破的洛陽,他才是真正的天子,可以獨立自主地發號施令。這樣的感覺是他夢寐以求的,儘管他的命令只在小小的洛陽城內部有效。 為此,劉協正式改年號為“建安”。
遺憾的是,曹操隨即率軍來到了洛陽。劉協正式見到曹操時,後者已經是飽經征戰,佔據中原腹地的大軍閥了。當時,幕僚們對曹操說,主公應該迎接困居在洛陽的天子,拯救形勢危如累卵的朝廷。當然,也有人反對,說為什麼要搭理那個只能算作是洛陽縣令的倒黴小天子?曹操明智地決定,迎接劉協,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個“挾”字決定了劉協後半生的命運。
劉協的朝廷跟隨曹操大軍遷都到了許昌。曹操集團以許昌為中心,不斷擴大勢力範圍。他擊垮了北方佔據冀、青、並、幽四州的袁紹;取下了盤踞在東南方向淮南的袁術和割據東邊擁有徐州的呂布的頭顱;安撫了西方割據關中的韓遂與馬騰集團;招降了割據西南方向宛城的張繡集團。外圈遼東的公孫度、幽北的烏桓、河套長城沿線的匈奴都紛紛向曹操低頭,向劉協稱臣。曹操幾乎是親手梳理了一遍中原大地,塑造了一個新的王朝的雛形。在晚年,曹操曾下詔明志:“天下若無孤,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天子?”的確,如果沒有曹操,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在劉協生前南向稱天子,又有多少人會稱王一方。
在許昌的日子是劉協過得最安逸、最穩定的時期。他享受到了作為天子的一切表面權威。隨著曹操大軍不斷取得勝利,劉協手中的大漢王朝似乎實現了“中興”。一個新的統一國家眼看就要從亂世的廢墟中崛起了。可這不是劉協想要的生活。
劉協也嘗試著掙脫“傀儡”的命運,但沒有成功。與曹操的其中一次交鋒,就是名揚後世的“衣帶詔”事件。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八歲的劉協任命岳父董承為車騎將軍,祕密寫下衣帶詔賜給董承,授意董承聯絡漢室大臣諸侯,聯合剷除曹操。
官渡之戰前夕,董承聯絡西涼馬騰、左將軍劉備,動員自己掌握的軍隊在許昌宣稱受漢獻帝“衣帶詔”,發動兵變。曹操毅然回兵董承,平定劉備在徐州叛亂,再次派遣衛覬入關,穩定韓遂、馬騰集團。“除曹”行動尚未展開,與謀者董承、吳子蘭、種輯等人就被滅三族了。劉協還曾授意自己的另一位岳父伏完籌劃地下組織,再次遭到了失敗。為此,劉協付出了許多血的代價:他的岳父董承被滅了三族,董承之女董貴妃和腹中胎兒被一併誅殺;貴為皇后的伏氏及兩個皇子連同伏氏的家族也成了曹操刀下之鬼……
劉協處理與曹操的關係面臨著一個兩難困境。一方面,劉協的小朝廷全賴曹操的支援,全靠曹操大軍拓展疆土;但另一方面,曹操打下的江山卻不再姓劉了。作為能力出眾、又一心希望中興漢室的君主,劉協為什麼扮演了一個令人同情的末代天子的角色呢?宋元之際的史學家胡三省是這樣評價漢獻帝的:漢獻帝並不是一個昏庸無能之輩,之所以在他手裡終結東漢一朝,是因為他只不過是一空頭天子。
-
7 # 萌寵綠皮書
金末帝,完顏承麟。說他最不幸不是因為他在位期間的經歷,而是因為背了亡國之君的“鍋”。
以身護主,不離不棄✏️天興元年,也就是1232年,蒙古軍隊來了。兩軍大戰之時,蒙古軍趁著大雪打了金軍一個措手不及。第二年六月,因為戰事失利,金哀宗率人馬逃到了歸德,誰知在這裡來了一個窩裡鬥,金朝的一員大將在這個地方殺掉了哀宗的隨行大臣和當地將士近4000人。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心懷鬼胎,什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小九九都毫無顧忌的做到明面上來。唯有完顏承麟一直護在哀宗的身邊,護他周全。在後期依舊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建議哀宗組織中央集權,並積極籌備防禦蒙古的事情。
受禪登基,以身殉國✏️金朝成了這副模樣,金哀宗也難受啊,金哀宗放到現在就得診斷出抑鬱了,得發個推特,貼個醫院的診斷書,帶節奏控告蒙古人,都是你們啊給我逼成這樣,我都抑鬱了。讓世界網友唾罵一下這群“畜生”。
✏️為什麼是完顏承麟呢,因為金哀帝的兒子都死了,完顏承麟是宗室子弟,而且他人品貴重。關鍵是有勇有謀,能搏一搏也說不定。完顏承麟一想啊,嘿你這小老弟,我陪你出生入死,臨了你還有給我甩鍋,你下去無顏面地列祖列宗,說的我好像有顏一樣,就給拒了。
✏️金哀宗一看,這不行啊,得想個理由啊。就說,承麟啊,我不是想甩鍋給你,你看我這麼胖,騎馬打仗肯定是不行了,你驍勇善戰,才略兼備,是有機會帶兵突圍的。你即位以後啊,只要活著,國家就沒有亡,這才是我的本意呀。
✏️完顏承麟也是忠義之輩,既然自己可以保全國家,就接受了。如果是我心裡肯定腹誹,嗨,你這小老弟真是聰明,我接不接受這個鍋都是我的了唄。
但凡忠君報國的人都渴望得到君王重用,但凡忠義之君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興旺發達,不幸不是讓渴望權利的人永遠得不到權力,而是讓一個有抱負的將領得到天下又迅速失去天下。
不幸的不是無法擁有,而是得到了又失去了。
-
8 # 老王講史
1.八歲登基,險些喪命天花
康熙自八歲登基,在他的父親福林還在位的時候就在一次考試中對他讚賞有加。不過那場考試剛結束年幼的康熙就被感染上了天花。
當時的醫療條件絕對治不好天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時一個來自草原的女孩用偏方救了小康熙的命,而這個小女孩就是日後陪伴康熙左右的蘇嘛喇姑。
年幼的康熙在孝莊太后的輔佐下挑起了大清朝的重任。 本來正是貪玩的年紀卻被逼著去處理一些自己都搞不懂的事情,這乃康熙的第一個不幸。
2.最愛的女人死於意外朱三太子是明朝皇室的後人,他曾想盡千方百計的刺殺康熙,結果都以失敗告終。朱三太子死後他的女兒被安排到康熙身邊當侍女。康熙和容妃都知道那個人是刺客,但一時心軟的容妃卻安排康熙仇人的孩子出逃。
結果容妃在刷馬桶的時候由於坍塌被馬桶砸死。
3.最心愛的女兒遠嫁和親康熙在位後期清朝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葛爾丹部落。為了能讓兩地重修於好,讓百姓少受戰爭之苦,葛爾丹和清朝進行和親。
結語康熙皇帝一生功績卓著,他所創造的康熙盛世為大清的發展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但究其一生,縱然有萬般功績,但終歸是一個可憐之人。
-
9 # I八零印記I
最不幸的當屬掉進糞坑淹死的晉景公了,真正實現”遺臭萬年”的屎上最強。
《左傳》中有載:將食,漲,如廁,陷而卒。
說起此君,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可提到趙氏孤兒,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當時的國君正是這位老兄。可人家早年還是比較英明神武的,曾帶領弱小的晉國走向強大,成就輝煌的,只是老年昏庸做了許多混事。
話說這位老兄將趙家滿門抄斬後,常做噩夢,一次夢中被趙氏的魂魄索命,醒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從此一病不起。
為求心安,於是請來巫師給自己算上一卦。神巫一番眼花繚亂的操作後,煞有其事地說:“這個夢實在奇怪,全讓國君的病變得更壞。本大神掐指一算,你會走得很快,甚至吃不上今年的新麥啊。“
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這誰能忍?晉景公一聽,大怒:“如果我吃到新麥,我就砍了你的狗頭,你個神棍。”說完把神巫關進監獄。
把“神棍”關起來後,晉景公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反而更加來得了。為了給自己續命,他趕緊派人去秦國把“神醫”扁鵲的弟子叫緩的醫生請來。
緩趕到診脈後,說道:“此病已入膏肓,藥物和鍼灸都起不到任何時候作用,臣慚愧啊。“
晉景公想來也是個相信科學, 不信神棍的人。聽完緩的話長嘆道:”莫非是上天安排的,天命難違啊。“
重金謝過緩之後,晉景公就每天躺著等待昇天了。
轉眼新麥收割完了,晉景公發現自己還沒死。想到神巫說過的話,不由虎軀一振,馬上吩咐手下把新麥煮粥。
說完,就讓手下把神巫推出去斬首了。
斬了那個不知所謂的神棍後,這位仁兄心情大爽,來了精神,取來麥粥就要吃。突然感覺肚子突然漲了起來,很是不舒服,便急急奔去廁所。
晉景公剛到廁所準備蹲下,突然一陣眩暈,噗通一聲,掉入糞坑。
手下人看他半響沒出來,進去一看,晉景公已由“如廁”變成“入廁”了。雖然從糞坑將他撈了出來,但為時已晚,晉景公已經沒有了呼吸了。
這位倒黴的仁兄終究是沒吃完那年的新麥。而他離奇的死法,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帝王中,也算是蠍子拉屎——獨(毒)一份了。
-
10 # 想象中飛過
中國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起,到1911年宣統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時間內,共產生了230位皇帝。(我這篇評論皇帝範圍還包括沒有稱帝的實際上的萬歲。)在這些皇帝中有很多是傑出皇帝,其中是有始有終的好皇帝、道德皇帝,也有很多是有作為的文治武功好皇帝,還有是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大貢獻的皇帝。而有德兼有功的皇帝就很少了。皇帝聽起來威風八面,但是倒黴的也不少!
NO.1 殤帝(劉隆)(公元105年--- 公元106年)
出生:公元105年--去世:公元106年(在位1年)
殤帝,和帝的小兒子,即位時剛滿月,在位8個月死。
NO.2 衝帝(劉炳)(公元144年-- 公元145年)
出生:公元143年--去世:公元145年(在位1年)
衝帝劉炳,順帝的兒子,在位半年死,時年才3歲。
又一個沒張大的! NO.3 獻帝(劉協)(公元189年-- 公元220年去位)
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
獻帝劉協,靈帝的兒子,即位時9歲,董卓專權,後曹操迎獻帝於許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為帝,建立魏國,漢亡,劉協被貶為山陽公,死於234年,時年54歲。獻帝從未掌握朝政。
NO.4 愍帝(司馬鄴))(公元313年--公元316年)
出生:公元300年--去世:公元317年(在位3年)
司馬鄴,晉武帝孫,吳孝王司馬晏的兒子。司馬鄴即位時才13歲。,由琅邪王司馬睿,南陽王司馬保輔政。匈奴劉曜進攻長安,愍帝投降,受盡侮辱,317年被殺,時年18歲。 NO.5 幼主(高恆)(公元577年--公元577年)
幼主(高恆)(公元577年--公元577年)
出生:公元570年--去世:公元577年(在位0年)
幼主高恆,後主長子,在位25天被俘,北齊亡,高恆被殺,時年8歲。
NO.6 朱溫,出生:公元852年--去世:
朱溫,出生:公元852年--去世:
公元912年(在位5年) 877年參加黃巢起義,後出賣起義軍,成為唐朝封疆大吏,後殺唐昭帝,廢唐哀帝自立,建立後梁。各朝各代,沒有一個皇帝象朱溫這樣,建立王朝後沒幾年就毀在自己手裡,原因竟是“扒灰”,朱溫強納自己的兒媳,後被兒子朱友珪殺死,時年61歲。
NO.7 高祖(石敬瑭)出生:公元892年--去世:
高祖(石敬瑭)出生:公元892年--去世:
公元942年(在位6年) 石敬瑭,後唐明宗的女婿。936年他割讓燕,雲十六州與遼,並任比自己小11歲的契丹耶律德光為父,被契丹封為大晉皇帝,是一個十足的無恥賣國賊,遺臭萬年。死於942年,時年51歲。
NO.8 出帝(石重貴)出生:公元914年--去世:公元964年(在位4年)
出帝(石重貴)出生:公元914年--去世:公元964年(在位4年)
公元九四二年,石敬瑭卒,其侄石重貴繼位,是為晉出帝,也稱少帝。 晉出帝有心擺脫「藩臣」地位,對契丹「稱孫不稱臣」。遼太宗決意伐晉,於會同七年(944年)春,發兵大舉攻晉。晉出帝親統大軍拒敵,接連在戚城、馬家口兩地(今河南濮陽北)挫敗契丹軍。隨後,兩軍戰於澶州(今河南濮陽),契丹軍戰敗後撤。次年春,契丹軍再次伐晉,兵圍邢州(今河北邢臺),分兵攻州、磁州。契丹軍進入鄴都(今河北臨漳西)境。晉軍且戰且退,引契丹軍至榆林店(今河北臨漳西南)會戰,晉軍步騎力戰,擊退契丹軍。不久,遼太宗親率八萬大軍第三次伐晉。契丹軍進至陽城(今河北安國東南)被晉軍擊敗,遼太宗險些成為俘虜,乘駱駝逃回幽州。契丹會同九年(946年)冬,晉出帝命大將杜重威統軍攻契丹,但杜重威卻率軍降敵,契丹乘勢第四次攻晉。會同十年(947年)正月,契丹兵至開封,晉出帝投降,受盡凌辱,死於964年,時年51歲。
NO.9 天順帝(阿剌吉八)(公元1328年--公元1328年)
天順帝(阿剌吉八)(公元1328年--公元1328年)
出生:公元1320年--死亡:不詳(在位0年)
天順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兒子。在位1月,戰敗逃亡,不知所終。
10、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公元1620年)
出生:公元1582年--去世:公元1620年(在位0年)
光宗,神宗長子。年號"泰昌",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由於淫慾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後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時年39歲。
NO.10 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公元1620年)
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公元1620年)
出生:公元1582年--去世:公元1620年(在位0年)
光宗,神宗長子。年號"泰昌",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由於淫慾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後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時年39歲。 NO.11 德宗(載湉)(公元1874年--公元1908年)
德宗(載湉)(公元1874年--公元1908年)
出生:公元1871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34年)
光緒帝載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位34年,光緒十三年病死,終年38歲。
-
11 # 青言論史
說實話,漢獻帝其實並不算太憋屈,因為雖然他當了二十多年的傀儡,但是至少曹丕篡位以後對他還不錯,讓他以山陽公的身份安度了生命的最後十四年。
相比之下,光緒就比較委屈了,但是請注意一點——無論如何,光緒和慈禧都是血親,畢竟慈禧是他親大姨。因此,對這個外甥兼養子,慈禧的手黑不到哪裡去。
相比之下,其他的傀儡皇帝就有點難受了。
比如漢殤帝,這孩子不足百日的時候就被抱去當了皇帝,還沒年滿週歲的時候就夭折了,他還沒斷奶就做了皇帝,估計也還沒斷奶就徹底退休了。
又比如晉惠帝,身為一個智障兒,被推上帝位是他的不幸。他的皇帝生涯經歷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在老婆賈南風和各個諸侯王跟前來回當傀儡,最後以一杯毒酒結束了他憋屈的皇帝生涯。
此後的兩晉南北朝,皇帝走馬燈一樣的換,幾乎每朝的末代皇帝都挺慘。而最慘的就是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在他十六年的皇帝生涯裡,先後被高歡、高澄和高洋父子三人玩弄。即使是最後被高洋搞下臺,也沒有被放過,以一杯毒酒結束了生命。
傀儡如此,其實不是傀儡的也差不多。比如唐昭宗李曄和崇禎,兩位皇帝都曾經為了國家殫精竭慮,費盡心思。奈何國運已經衰微,他們的能力又無法迴天,便只有為國家殉葬。崇禎好歹還是自殺,而李曄則是被朱溫派人弄死的。
其實,哪碗飯都不好吃,皇帝都不例外。
-
12 # 代牧益州閻文平
西晉北宋末代二帝受盡亡國屈辱,後趙石弘連讓位都不得被篡位權臣滅全家,東晉司馬奕司馬德文被逼得連孩子都不能生,劉準元子攸楊侗不願再生在帝王家,南齊蕭昭文想吃魚權臣不給吃,北魏元子攸元恭等被權臣廢黜囚禁殺死,元曄連親媽都被權臣家族所殺,東魏孝靜帝被權臣手下打三拳,南梁蕭棟被堂姑父侯景上枷鎖關地牢剛逃出來就被叔公派人殺死,唐文宗感慨自己受制於太監,唐昭宗顛沛流離死於非命,吳國楊溥說話要避權臣親信的家諱。
吳國楊隆演不是皇帝故不列。
但我覺得最慘還是唐哀帝。天下傀儡皇帝那麼多,沒有一個像他這樣被迫黑自己的親生母親(或是權臣黑了而他只能預設)。
唐昭宗最初沒有正妻,避難華州期間被節度使韓建挾持,韓建為了輿論請求立太子,於是昭宗立長子德王李裕(示字旁)為太子,李裕生母何淑妃為皇后。
結果韓建差點擁戴太子取代昭宗……沒敢做大死,後來宦官劉季述敢做,死了,但李裕從此復封德王,太子沒了。
宰相崔胤引狼入室導致大軍閥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獨霸朝政後,昭宗任命朱全忠為天下兵馬副都統(副元帥),想認命一個皇子做正元帥,當然這明顯是虛的。昭宗意在長子,但朱全忠厭惡李裕年長俊秀,崔胤為了迎合老朱,力挺何皇后的第二個兒子皇九子(成年第七子)輝王李祚併成功。朱全忠透過崔胤對昭宗提出李裕曾經篡位,應該殺了,昭宗不肯,問朱全忠有此事嗎,朱全忠否認三連。
再後來就是崔胤謀除朱全忠失敗被殺,朱全忠劫持昭宗去洛陽,昭宗還帶著打球等服務人員二百人,朱全忠把他們都殺了換成形貌相似的自己人,宮中的事朱全忠全知道了,唐昭宗和何皇后只能喝悶酒。
其他藩鎮說朱全忠劫駕要勤王,朱全忠想出兵征討,擔心昭宗生變,就派心腹樞密使蔣玄暉等人殺了昭宗和昭宗的兩個妾,何皇后乞求饒命得免。最後官宣的檔案說的是昭宗被兩個妾殺了、何皇后遺命輝王李祚為皇太子監國登基改名李柷,就是唐哀帝。
哀帝想按例進封自己的奶媽,無果,可以說是相當的沒權了。何皇后成為何太后以後,尚能幫他拿一些主意。但是他們能做的有限,沒多久蔣玄暉設宴,將李裕等昭宗最年長的兄弟九人全部灌醉縊死拋屍九曲池。
何太后雖然“多智”,知道朱全忠早晚篡位,卻也沒什麼好辦法,病急亂投醫地哭求仇人蔣玄暉。正好蔣玄暉和宰相柳璨、太常卿張廷範認為天下沒統一,朱全忠此時稱帝操之過急,即使稱帝也應該加九錫封大國按基本法,朱全忠不滿;張廷範又太盡責了,唐朝都要完了還在積極籌備新年郊禮,雖然郊禮因為老朱不開心一直推遲沒舉行。
朱全忠的其他手下宣徽使王殷、趙殷衡(朱全忠幹孫子)趁機誣陷蔣玄暉、柳璨、張廷範已經和何太后有密約,是想延緩朱全忠的稱帝步伐,尋機復興唐朝。
何太后和蔣玄暉有接觸是事實,朱全忠也懶得調查,派人把那三位抓了處決,再密令王殷、趙殷衡去太后積善宮,堂堂國母竟被糙漢子活活縊死。
然後哀帝就下詔宣佈蔣玄暉才是殺先帝兇手(沒毛病),皇太后和他私通,有愧母儀,蔣玄暉罪行暴露,皇太后私情也暴露,於是自己駕崩謝罪了。朕雖然哀痛親媽之死,但法不容情,收回皇太后寶冊,追廢皇太后何氏為庶人,派官員告訴宗廟。
然後就是廢棄積善宮,以及以我媽出醜聞了我沒臉見祖宗為由停止郊禮。同時仍然按太后死了廢朝三日,被胡三省指為不倫不類。
中國歷史那麼長,第一次出現皇帝追廢親生母親的。也是最後一次。顯然這不會是哀帝的意思。這樣一來,何太后不再是昭宗的妻子,不能和昭宗合葬了。
再就是朱全忠代唐建梁;遜位後,哀帝被迫遷到曹州(在今山東省內),次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被朱晃毒死。朱晃上諡號為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之定陶鄉。
後唐滅梁自稱中興後,明宗李嗣源改哀帝的諡號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哀帝因系篡位奸臣朱全忠所立的傀儡且本人及父母都被朱全忠殺害,被認為不夠稱“宗”,故由橫海軍節度使盧質提議的廟號景宗未被採用,故後世稱李柷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而殺何太后的趙殷衡改名孔循在後唐官運亨通做到樞密使,女兒還嫁給明宗兒子李從厚(後來做了皇后是明宗計劃外的事)。明宗追封何太后為宣穆皇后,祔太廟,廢朝三日,總算平反了(那兩個妾比較慘,沒人理會)。
哀帝只是一個未成年人,卻承受了父親被殺、兄弟團滅、母親被殺各種不能承受之重,被迫做一個抹黑親媽的大不孝子,無力報仇,生不如死,不如解脫。
-
13 # 陳大舍
歷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既不是漢獻帝,也不是光緒帝。因為這二位都是都不是“獨一無二”的“憋屈”。
漢獻帝受制於權臣,無論是董卓、李傕、郭汜、曹操,都是手握重兵,威震天下的“狠人”,受制於彼等不算丟人。而且這些人做事基本都留個面子,沒有讓漢獻帝過於難堪。
光緒帝受制於慈禧太后,但是那畢竟是母后,有綱常孝道擺著,這也不是什麼丟人現眼的事。更何況光緒帝的在位期間還是對國家大事有一定的影響力,雖說不能乾綱獨斷,但也絕不算尸位素餐。
所以說最憋屈的皇帝不是他們,而是另有其人——那就是魏教靜帝和唐文宗。
先說魏孝景帝,他的情況和漢獻帝類似,終生都被權臣挾持。但是董卓、曹操甚至李傕、郭汜對漢獻帝還是相當禮遇,不敢肆意妄為。但是魏孝靜帝卻沒這麼好的待遇,他所遭遇的權臣是高歡和他的兩個兒子高澄、高洋。怎麼這麼倒黴,這父子三人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禽獸王朝”——北齊的締造者。高家有遺傳病,男子之中大概有一半是抑鬱症,而且是暴躁型的抑鬱症。犯病時的樣子,十分恐怖。所以,孝靜帝在跟這三位打交道時簡直是一日三驚。
所以孝靜帝決定跑路。但是即便是傀儡皇帝,也是皇帝。你要是想大搖大擺的出京城那目標實也在太大。是不太容易的,於是就決定挖地道跑路,神不知鬼不覺的逃出去。 但是因為工程浩大,所以還是被發現了。當時掌權的是高歡的兒子高澄,此人極為狂躁,曾經借酒遮臉罵過孝靜帝是“狗腳朕”(其實“狗腳”就是“狗x”),還故意打了皇帝三拳。
此次得了理還能讓人?於是直接進宮問罪,說什麼高家父子兩代對忠心耿耿,你為啥要逃出城去,是不是想謀反? “天子謀反”的梗,就是從這裡來的。
知道大勢已去的孝靜帝也不是窩囊廢,直接懟了回去:“自古以來那裡有皇帝謀反?你說出這樣的話,就可見你才是反賊!我敗了,就魏家氣數已盡。” 高澄於是自知理虧,於是就將孝靜帝關了起來……後來高澄神秘的被謀殺,弟弟高洋接班,不久便篡了北魏的江山。魏孝靜帝也被迫害致死,享年二十有八。
再說唐文宗。
唐朝從唐明皇時便賦予了宦官極大的權力,至肅宗朝李輔國更連宮中的禁軍皆要受其調遣,而自穆宗開始唐家天子的廢立大多都由都是由宦官決定。這樣一來,宦官的權力就更大了,連皇帝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裡,所有的勢力,門閥世家、藩鎮、庶族士大夫都不敢跟宦官作對。
唐文宗是第十四代大唐天子。在大哥唐敬宗被宦官謀弒之後宦官王守澄擁立為帝。為防止步大哥後塵,唐文宗從基層提拔了鄭注、李訓分別擔任御史大夫和宰相,作為自己的輔佐,並利用宦官內部矛盾,削去王守澄的兵權,逼其自盡。一個月後,唐文宗又發動甘露之變,準備剷除另一個大宦官仇士良。但最後事情敗露,功虧一簣。宦官們囚禁唐文宗後,立刻調動神策軍與鄭注、李訓為首的朝中文官進行巷戰,大明宮內外血雨腥風,最終李訓、鄭注被殺,史稱甘露之變。
甘露之變後,國家政事由宦官專權,天子和宰相全部成為傀儡。宦官氣焰囂張,欺凌唐文宗君臣猶如奴僕犬馬。無奈之中的唐文宗對當值學士周墀慨嘆自己的下場還不如周赧王、漢獻帝,因為人家好歹是受制於強臣,但是自己卻受制於家奴……君臣二人之後皆禁悽然垂淚。
《櫃中美人》中唐文宗。
唐文宗與王守澄。
歷史上唐文宗在甘露之變以後又活了幾年,直到最後默默無聞的離開人世間。上仙之年三十二歲。後人認為他的一生是“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
-
14 # 夜溶月
活得最憋屈的皇帝非光緒皇帝莫屬。
漢獻帝雖然也憋屈,好歹活到54歲,混了個自然死亡。
光緒從4歲當皇帝到38歲被毒死,整整做了34年的傀儡。
光緒有3個“最憋屈”。
01 成長經歷最憋屈光緒是醇親王奕譞與福晉葉赫那拉氏(慈禧的妹妹)的兒子。對慈禧來說,光緒既是夫家侄子又是孃家外甥,血緣關係很親。
同治皇帝病死後,慈禧選中了光緒。
同治生前叛逆,與生母慈禧關係緊張。
慈禧吸取教訓,在教育光緒上,她煞費苦心。
慈禧不僅切斷光緒與親生父母的日常聯絡,更關心如何教育光緒孝順自己。她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來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培養光緒的絕對服從。
她對光緒極端嚴厲,動輒訓斥罰跪,“每日必至太后請安,不命之起,不敢起,少不如意,罰令長跪”。”(《清外史》)
缺乏家庭溫暖,教養方式刻板、教條、嚴厲,對光緒的性格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光緒長大後,拘謹懦弱,同時又固執倔強,暴躁易怒。
02 家庭生活最憋屈十八歲那年,光緒被迫娶了慈禧的孃家侄女、自己的表姐為皇后。
這位皇后比光緒年齡大三歲半,才德平庸,相貌一般,還是個駝背。
光緒除了皇后,只有珍妃、瑾妃。
後宮只有一後二妃,光緒是清朝妻妾最少的皇帝。
妻妾少就算了,質量還低。
皇后不說了,瑾妃年輕時就有甲亢,俗稱大脖子病。(後面的照片能看出來)
珍妃漂亮聰明很受光緒喜歡,可惜年紀輕輕就被慈禧害死了,還是被太監推到井裡溺死的,非常悽慘。
其實珍妃也不是善茬,靠著給光緒吹枕頭風的機會賣官鬻爵。她曾經把四川鹽茶道的官職賣給一個叫玉銘的木材商人,這個玉銘大字都不識幾個。
光緒身體不好,一直沒能生出孩子,與皇后關係緊張,與瑾妃的關係也淡淡的,唯一喜歡的珍妃被害死,家庭生活非常不幸。
03 皇帝當得最憋屈光緒名義上19歲親政,仍然要向慈禧早請示、晚彙報,是慈禧手中的提線木偶。
甲午戰爭,光緒主戰,結果一敗塗地。
戊戌變法,搞得轟轟烈烈,大多不切實際,得罪了慈禧和大部分滿洲親貴,導致變法失敗,自己被囚禁。
從28歲開始,光緒做了10年的囚徒。除了逢年過節被放出來當“吉祥物”,活動範圍只在小小的瀛臺。
慈禧擔心光緒翻案,臨死前先把光緒毒死。
光緒的死因在當時是個謎。
直到2008年,國家清史工程編纂委員會舉行“清光緒皇帝死因報告會”,釋出光緒是死於急性砷中毒。
可悲!可嘆!
最後,用擔任過光緒起居注官的惲毓鼎所寫《崇陵傳信錄》中的句子結尾:
“緬懷先帝御宇不惟不久,幼而提攜,長而禁制,終於損其天年。無母子之親,無夫婦昆季之愛,無臣下侍從宴遊暇豫之樂。平世齊民之福,且有勝於一人之尊者。”
附:光緒像、皇后瑾妃珍妃像(中間是皇后,左邊是瑾妃,右邊是珍妃)
-
15 # 水煮汗青
歷史上死的最憋屈的皇帝,大家可能會想到掉進廁所淹死的那位——晉景公,其實他還不算憋屈了,還有一位比他更憋屈的,那就是趙武靈王。
倆兒子打架,餓死了自己趙武靈王是一位很厲害的皇帝,他推行“胡服騎射”,把趙國管理的井井有條。但在立儲君問題上,他卻犯糊塗了。
最開始他覺得大兒子趙章不錯,就立為太子;後來受到身邊愛妾的影響,廢了太子章,改立趙何為太子。這樣一廢一立直接導致兄弟不和,但這都還不算離譜,最離譜的是趙武靈王早早將趙國傳給了趙何,自己做了主父。然而,他做主父沒多久就覺得,自己還有能力繼續做國君!
趙武靈王在立儲和讓位這個問題上搖擺不定,廢立太子已經是感情用事,讓出國君之位也是一時激動,如今還想跟兒子要回江山,如此善變的性格也是造成趙國內部混亂的原因。
趙武靈王希望透過大兒子趙章向小兒子趙何施加壓力,自己趁機奪回失去的權力。但趙何此時已經是趙國的趙惠文王,朝中大部分勢力都在他掌握之中,怎麼肯輕易棄權?於是他決定除掉趙章來保住自己。
最後,在趙何的策劃下發生了沙丘宮變,趙章被追殺而逃至趙武靈王的行宮躲避,但趙何的手下仍然不肯放過他,衝進宮內把趙章殺了。當時趙武靈王也在行宮內,在場所有人都不願背上弒殺主父的罪名,於是退出行宮。
趙何知道父親想奪回權力,因此對手下包圍沙丘行宮的事不聞不問。實際上趙何肯定是有下命令的,就是所有士兵把行宮圍了,不允許趙武靈王出來,但又不能傷害他。
就這樣,趙武靈王在行宮內斷水斷糧,什麼吃的都沒有了,餓得到處覓食。在飢餓難耐的情況下,他竟然爬到樹上,把麻雀窩裡的小麻雀都抓下來吃了!具體是生吃還是烤熟了吃就不得而知了,這個在《史記》上也沒說明,但堂堂一代國君落得如此下場也是相當悽慘了。
三個月後,趙武靈王被餓死在沙丘行宮。
趙武靈王為何憋屈?堂堂國君,為趙國南征北戰,立下無數赫赫戰功,最後被自己的兒子圍困而餓死。關鍵是,在沙丘行宮沒有一個敢對他下手,他為何不提把刀直接走出去?
從當時的情形來看,趙何絕對不敢對自己的父親下手,因為弒父這個罪名他擔當不起;在場的兵將們也不敢對趙武靈王動手,因為他們是趙何的兵,所有罪名還是會落在趙何身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武靈王完全可以拿把刀殺出去,沒人敢攔他。但他沒有,他選擇躲在行宮內活活餓死,這樣的結局真是夠憋屈的。
-
16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大家說的皇帝都是自己被囚禁而活的憋屈,那有沒有皇帝大權在握而感到憋屈的呢?
還真有!
誰呢?
大清國第九位皇帝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1861年)。
咸豐帝憋屈在哪些地方呢?
第一、道光帝的遺詔道光帝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他有兩個還不錯的皇子,四皇子咸豐和六皇子奕訢,也就是後來的“鬼子六”恭親王。
道光帝對這兩皇子都拿不定主意,咸豐是嫡長子,奕訢是能力出眾。
後來咸豐老師杜受田出損招,讓咸豐以孝道勝出,成為大清國皇帝。
然後,關鍵點來了。
道光帝遺詔的確封了咸豐當皇帝,但是道光帝也封了奕訢當親王。按理說沒啥問題啊?
問題大著呢!
道光帝遺詔先封奕訢當親王,然後在說明咸豐繼位。當時咸豐帝的臉色沒人知道,但是想一想,就會覺得不太好,合著道光帝一直惦記著奕訢,自己這個皇帝只是走程式而已。
道光帝也不知道咋想的,直接讓兄弟兩矛盾激化。
第二、太平天國運動咸豐上任才幾個月,屁股還沒坐熱,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農民起義,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開始了。
這一大口黑鍋直接向咸豐帝砸過來,躲都沒法躲。
然後咸豐帝到死都沒看見太平天國被剿滅的那一天。
第三、英法聯軍侵佔北京太平天國運動是內部問題,還有外部問題等著咸豐帝。
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清朝首都——北京。
咸豐帝被逼無奈,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還好英國法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異族入侵,人家只是來威懾清朝的,不是來滅亡清朝的。在圓明園放了一把火就撤了。
但是這對咸豐帝打擊就大了。
大清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首都被他國佔領,大清國的政治權威徹底被動搖,咸豐帝的威信也基本喪失殆盡。
也由於這件事,咸豐帝受到過度驚嚇,不到一年時間,年僅31歲的咸豐帝就一命嗚呼了。
第四、咸豐帝的遺詔咸豐帝雖然人沒啥才幹,但是最基本的皇帝素質還是有的,臨終前任命“顧命八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以為萬事無憂。
結果僅僅二個月,咸豐帝任命的“顧命八大臣”就被咸豐帝的小老婆慈禧和親弟弟恭親王奕訢給一鍋端了。
咸豐帝地下有知,會不會悔不當初呢?
第五、地方割據的開始為了剿滅太平天國運動,咸豐帝鼓勵民間地方武裝力量發展,結果太平天國雖然被剿滅了,但是更大的問題出現了,地方武裝力量比如湘軍、淮軍、楚軍等等呈尾大不掉之勢,清朝地方割據的局面已然成形。
第六、咸豐帝媳婦是慈禧咸豐帝媳婦是慈禧,咸豐帝媳婦是慈禧,咸豐帝媳婦是慈禧。
重要的話說三遍。
慈禧太后掌權四十餘載,沒幹過一件好事,自然而然,慈禧太后名聲臭了,那她的丈夫名聲也一起跟著臭了,慈禧實力“坑夫”。
可見一個好媳婦對自己,對家庭有多麼大的好處。
總結:咸豐帝雖然貴為天子,大權也在掌握中。。
但是無奈命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老爸不愛,媳婦坑夫,能幹的弟弟虎視眈眈。
內有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外有世界歷史上最強帝國——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大清國也處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階段,有才幹的皇帝都不一定能承擔的起來,何況資質平平的咸豐帝。
最終咸豐帝在內憂外患中一命嗚呼。
他不是歷史上活的最憋屈的皇帝,但是他一定是有真正的天子權力中最憋屈的皇帝。沒有之一。
-
17 # 野史日記
提起憋屈的皇帝來,那大家可真是如數家珍!
比如順治啊,被多爾袞欺負的沒邊了,最後自己還不願意做皇帝,這輩子除了多爾袞就是孝莊,自己啥主做不了;
還有漢獻帝啊,一輩子被權臣控制,先是董卓,自己很沒面子。好不容易跑了,被曹操接去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又被權臣控制了,好不容易整個衣帶詔還失敗了。身邊的妃子啥的都被曹操給換了,換成曹操的女兒們了,這輩子也夠憋屈了。
再說就是溥儀了,也很憋屈,皇上讓他當的如喪家之犬,讓馮玉祥攆走了,又落入日本手裡,當起了傀儡皇帝,後來又被俄國給收拾了。最可氣的是,小時候被宮女們玩他的小弟弟,長大後給玩的不好使了,這最後一任皇帝,很鬱悶。
他們雖然很憋屈,但是要說這最憋屈的皇帝,還真就不是他們,而是大家熟悉的秦始皇帝。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大一統的皇帝,看似威風凜凜,但是他很憋屈。作為一箇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沒有前人可以借鑑,也沒有能教他的老師,這位最偉大的始皇帝,他很憋屈呀!
雖然一統了江山,但是咋管理,咋樣才能服眾,咋樣才能讓六國的舊貴族臣服,他都得自己研究,兩眼一抹黑,管理一個省他很在行,管理當時的全國,他很鬧心,不論什麼事情都要去嘗試,好在秦始皇牛,他嘗試十次,至少成功八次,這很偉大,但是難免在這個過程中會讓一些人不滿意,於是大家都說他是暴君,秦始皇憋屈啊,老子啥事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而且成功率這麼高,你們憑啥說我是暴君啊。老子是暴君,那六國貴族能活下來啊,我要是有經驗的暴君,早就收拾他們了好吧。
秦始皇很憋屈,他不殺六國的貴族,這不是仁君?居然得了一個罵名,很鬱悶。這還不是最鬱悶的,最鬱悶的是這群貴族好像是白眼狼,總是鬧事,一整就帶頭搞事情,讓秦始皇很難辦,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秦始皇開始外戰,征伐百越。
秦始皇也不知道這大一統到底咋回事,反正就知道為了國家好,為了全國做好事就行了,於是他修長城,抵禦外敵。修馳道,讓國內有“高速公路”,可以快速支援邊疆;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和貨幣,推廣已經成熟的管理模式,這一切都是為了建立一個千秋萬代的王朝做基礎。
可是秦始皇他憋屈啊,他沒經驗,儘管乾的很不錯,但是他的身體垮臺了,他還有個50年計劃沒完成呢,這咋辦啊?找一個煉丹的延長一下壽命吧。
找到了方士徐福,這個徐福壞啊,自己沒啥能耐,出海轉悠一圈,回來兩手空空,秦始皇氣壞了,心想你這不是耽誤我的事嘛,我那麼多活沒幹呢。
於是徐福帶了3000童男童女跑了,跑到了日本去,給日本帶來了人口增長、身高增長、智商增長,未來給中國還帶來了不少麻煩,不過這是後話咱們先不提。
這徐福一去不回,秦始皇知道後氣的快吐血了,心裡罵道:“好你個老小子,老子秦始皇你都敢騙,你們這群方式沒好玩意。”
秦始皇一生氣,下令抓方士,抓了400多人,還有一些煉丹的書籍,都燒燬了。秦始皇沒想到啊,這麼個事兒被後世稱為“焚書坑儒”,得了,史筆如鐵,得罪了讀書人還有好嗎?殺方士和煉丹書變成了“焚書坑儒”了,真是憋屈,可惜已經仙去,沒法爭辯,這罪名活活的承受。
秦始皇憋屈,他認命了,行行行,我秦朝啥都不好,我秦始皇啥都不對,我把所有史書和六國舊時的記載都存在了咸陽,你們還說我“焚書坑儒”,好好好,我認命了。
隨後秦朝二世而亡,推翻暴秦的聲音此起彼伏,最後劉邦成功建立了大漢。按理說這麼殘暴的秦始皇建立的王朝,那得老殘暴,老爛了呀!結果劉邦一上臺,第一句話就是,漢朝遵循秦制。
劉邦居然說他最佩服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就想問,那你推翻我秦朝幹啥啊?秦始皇覺得很憋屈。要不是他,大漢朝估計都不知道怎麼玩,一輩子的鋪墊給了漢朝做了嫁衣了,你說秦始皇能不憋屈嗎?
-
18 # 達摩說
何為憋屈?
如漢獻帝、光緒帝那種傀儡皇帝,他們本身就能力欠佳,又遭人擺佈,自然無力掙扎,加之身處末世,基本沒什麼翻盤機會,其實想來也算不上太憋屈。
真正憋屈的皇帝是啥?國家形勢還可以,有機會再創中興,自己大權獨攬,沒人篡權,沒人專政,然後硬生生地把國家帶向了深淵。
誰啊?清朝的咸豐帝算一個。
咸豐帝第一憋屈,繼位憋屈。咸豐帝做皇子時本來不怎麼受道光帝待見,就佔了聽話老實這麼一條,道光帝千思萬想,才勉強把皇位交給他,但在遺詔上卻又把奕訢封為親王。按理說應該是新君繼位再分封哥哥弟弟們,結果道光帝臨死前就直接定了,很明顯是對咸豐帝的能力不大信任,才故意為之。
咸豐帝第二憋屈,趕上太平軍作亂。咸豐帝剛繼位,就趕上太平軍一場大亂。本以為能很快平息,結果太平軍一路殺到南京,把八旗綠營打得七零八落,半壁江山丟掉了。咸豐帝下決心剿滅叛亂,下令讓地方自辦團練,但直到他去世,也沒看到太平天國被平定。
咸豐帝第三憋屈,地方四分五裂。咸豐帝為了平定太平天國,下令讓地方自辦團練,結果曾國藩、李鴻章等漢臣崛起,形成軍閥,號令天下,雖然沒有稱帝,但清廷面對地方勢力竟然束手無策,也真是夠憋屈。
咸豐帝第四憋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內患未平,外患又來,1856年起,英法聯軍入侵大清帝國,最後竟然攻入北京,簽訂城下之盟,還燒了圓明園。咸豐帝只好逃往熱河避難,而且直到他死,也沒回到北京,直接死在了異鄉。
總得說來,咸豐帝一生最憋屈的點在於,在權力完全不被制約的前提下,在內外形勢都還比較有利於追趕西方的情況下,而他自己似乎也有志向有能力把這個國家搞好,結果卻時時失控,事事失控,最後全玩現了。
所以,史學家茅海建稱咸豐帝為“苦命天子”。
-
19 # 人者仁義也
當然是東魏時期的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元善見是北魏孝文帝的曾孫,在北魏末年北魏王朝一分為二,一個是高歡擁立的東魏,一個宇文泰擁立的西魏。而元善見就是權臣高歡控制東魏的最後一個皇帝。高歡死後,高歡的兒子權臣高澄繼續控制東魏,高澄對於元善見更是百般凌辱,我們來看看史料記載的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元善見在鄴城的東面打獵,元善見打獵的時候心情輕鬆,縱馬狂奔,這一跑跑快了,高澄不高興,立馬就有權臣高澄的親信監衛都督烏那羅受工伐跑到元善見面前說:“天子不要跑太快了,大將軍已經發怒了。”導致元善見不得不低頭。
第二件事則是元善見和高澄一起吃飯,大家都吃比較開心,高澄估計多喝幾口酒,對元善見喊到:“臣高澄勸陛下多喝兩口酒。”元善見當時就不開心,說到:“天下沒有不亡之國,朕也不想這麼活著。”高澄大怒,喊到:“朕朕朕,狗腳鎮。”直接下令親信崔季舒毆打元善見三拳。然後離席而去。
第三件事,當時的元善見不堪凌辱之後,於是就聯合侍侍講荀濟,乃與華山王大器、元瑾密謀,假裝在皇宮內修假山,內地裡往鄴城的北門挖地道準備逃出鄴城,但是在地道挖到鄴城北門千秋門的時候,把守城門計程車兵聽到了地下的響動,發現了元善見挖的地道,高澄大怒,直接帶兵進宮逼問元善見,高澄的原話是:
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而且高澄還擺出要殺元善見的後宮妃子的態度,但是高澄的這句話使得元善見對高澄發出了一句感慨:“你自己想要造反,跟我有什麼關係,我自己都保護不了自己,何況是後宮的這些妃子呢。”高澄聽完之後就不好發作了,只好叩頭謝罪。高澄從皇宮出來以後,把元善見幽禁在含章堂,王大器、元瑾等人都被烹殺。
元善見的最終結局也不好,高澄遇刺之後,高洋接位,直接讓元善見退位,最後毒殺元善見。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如果說悲慘的有一堆,秦朝的子嬰被殺,唐朝的唐昭宗被殺,南明永曆帝被吳三桂用弓鉉勒死。但是傀儡皇帝最低也是有基本待遇,比如漢獻帝,但是像孝靜帝這樣的活著被權臣肆意侮辱,實在是歷史最憋屈的皇帝。
-
20 # 澳古說歷史
最憋屈的絕非北宋的末帝宋欽宗。
有別於漢獻帝、光緒帝,他們都是自己要當皇帝,所以就算被權臣控制也實屬罪有應得。還有說實話獻帝、光緒帝再憋屈,他們在明面上享受的依然是皇帝的待遇,也就是他們至少還是個皇帝。
但是宋欽宗卻是不一樣。首先他根本就不想當皇帝,對,你沒看錯,他就是一個絕對不想當皇帝,卻當上皇帝的主。1125年十月,金滅遼國,而後金分兩路進攻宋朝,隨後因宋軍統帥指揮不力,再加上宋軍戰鬥力實在太弱,金軍在數月內只逼宋都城開封。
此時,驚慌失措的宋徽宗在聽到金兵逼近開封的軍情後,頓時就嚇的臥床不起,而後在拉著領樞密院事蔡攸的手說道“真想不到金軍敢這樣長驅直入!”,緊接著就氣塞昏迷,跌倒在床下。之後在御醫的救助下,徽宗終於醒來。
可醒來後的徽宗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召集大臣商量禦敵之策,而是想著自己不能做亡國之君,宋朝不能毀在自己的手上,於是為了不讓這種事情發生,為了確保自己不是亡國之君,他直接拿起紙筆就寫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隨後,欽宗被詔見,此時他聽到自己的父皇居然在這危急關頭將皇位傳給自己。他頓時明白他的父皇這是想把他推到火坑上烤啊!這是明擺著坑自己,他早不讓晚不讓,偏偏在金軍逼近首都才讓,這是明擺著想讓自己背上亡國之君的千古罵名啊!
所以想到這裡,欽宗頓時是膽戰心驚,本就懦弱的他最後更是直接嚇的哭了出了。不知道是用力過猛,還是真的是嚇去的,他最後直接哭暈在殿上。但是無論如何,欽宗這個皇帝是當定了,他是逃不了的。
於是,1126年,二十六歲的趙桓受父徽宗趙佶禪讓登基,是為宋欽宗,改年號為靖康。
當然欽宗雖不願當皇帝,但是他更不願當亡國之君,所以登基雖無奈,可登基後的欽宗最開始卻是努力的做出各種選擇,藉此應對金軍的入侵。即位後,他就立刻貶蔡京、童貫等人,然後重用李綱抗金。
1126年正月,金軍渡過黃河,向開封進發。此時那些貪生怕死的大臣紛紛勸阻欽宗的趕緊逃出開封,向襄陽一帶轉移。就在此時,欽宗正猶豫不決之時,太常少卿李綱上諫“道君皇帝把宗社授給陛下,您卻打算棄而去之,這合適嗎?”,欽宗聽後黯然不語。
而後宰相白時中、李邦彥卻反駁道開封已守不住,如果一定要守,恐怕會讓陛下蒙難,所以還不如暫避一時。此時李綱為此反駁“天下的城池哪個能有都城堅固?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都在這裡,怎能輕言放棄!為今之計應當整頓軍馬,團結軍民,堅守都城,等待勤王之師的到來,只有這樣才能擊敗金兵”。
之後李綱直接請命“陛下不嫌我懦弱無能,讓臣負責軍事,我願以死相報”,後欽宗認為李綱言之有理,遂堅定抗敵軍心,並任命李綱為東京留守,負責率領都城所有兵馬,抵抗金軍。此後,欽宗雖曾還有數次想退出開封,逃到襄陽一帶,但都被李綱一一化解。
最後李綱向開封百姓曉諭“聖上主意已定,決心守城,敢有再說離開京師,擾亂人心者,斬!”,如此,在李綱的振奮下,開封百姓軍民一心,發誓誓死保衛開封。而後,在歷經數次的波折下,雖然欽宗曾數次揹著李綱與金國議和,並失去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和少量的錢財,但最終李綱成功的保住開封,第一次東京保衛戰,宋勝,金退回黃河,宋暫保無虞。
可是,在金暫時退出開封地界時,宋內部卻爆發內亂,欽宗本人是沒有罷免李綱的意思的,可是由於他生性軟弱,最終抵不過滿朝文武的威逼,李綱被罷免。可李綱罷免不久,八月金軍再次來襲,此時北宋再無能臣干將可幫助欽宗抵禦金軍,北宋都城開封外城最終被金軍擊破。
此時,欽宗後悔不已,為了再次鼓舞士氣,他親自穿甲戴盔,登城巡視,而後他還把御膳房為皇上做的飯食賞給士卒們吃,之後欽宗又乘馬踏著雨水、爛泥,到宣化門慰勞軍隊。可是,欽宗做的這些最終都無濟於事,沒有會打戰的將軍,宋已無力迴天,宋軍更是軍心渙散,三萬最精銳的禁軍逃亡大半。
如此,金軍勝局已定,但金軍的統帥宗翰、宗望為了避免金軍出現更多的傷亡,也為了防止宋軍被逼的“狗急跳牆”,金軍就假意求和,而欽宗也相信了,於是他趕緊讓人前往議和,而後金軍給出的條件就是讓太上皇徽宗出面親自進來面議議和條件。
但是顯然徽宗沒這個勇氣,他拒絕前往。無奈下,被逼上皇位的欽宗又一次被逼的只能自己前往議和,這次欽宗又哭了。
這次議和,金軍本來就有其他的不軌之心。在欽宗來到金營後,他就被金軍逼的簽了降表,然後跪著向金國稱臣。想想看,這是何等的屈辱,一個皇帝要向敵人下跪,欽宗本不用受這等委屈,本來這一切都該徽宗來承受,可是欽宗太孝順,他不想自己的父親受辱,所以他自己來承受這莫大的本該不是他要承受的屈辱。
靖康二年二月六月,被囚禁數月的欽宗終被金國廢為庶人。而後在1128年八月被押往上京,之後金軍命他身穿孝服,拜祭金太祖阿骨打廟,此後曾經貴為一代帝王的他,備受金軍的羞辱,毫無尊嚴可言。1156年六月,在一場馬球比賽中,欽宗被迫以羸弱之軀參加比賽,而後體力不支,跌落馬下,被亂馬鐵蹄踐踏死。
如此一代帝王連死都這麼的悲催,欽宗豈不憋屈呢?想想看,他曾經不想當這個皇帝,可是徽宗卻一定要讓當,他只能上。當上皇帝后,他本有心抵擋金軍,可是生性軟弱的他抵不過百官的威逼,只能罷免了北宋最後一位救星。
再之後,與金軍談判,身為皇帝本不用親自前往,金軍要求的是徽宗,只是徽宗太過怕死,無奈下孝順的欽宗只得親自前往,最後被金國無盡的羞辱,而後更是被俘至上京,受到金國的百般羞辱,最後更是慘死在馬蹄之下。
回覆列表
其實,歷史上結局不幸的皇帝並不在少數,但就亡國之君這個群體而論,最可憐的非劉宋順帝劉準莫屬。那麼問題來了,劉準究竟是怎樣淪為亡國君的?他最終的結局到底有多悽慘?
劉準的身世是一筆糊塗賬,按照《宋書‧順帝本紀》記載,他是宋明帝的第三子。但是,在同書《后妃列傳》及《南史》當中,他的生父則變成桂陽王劉休範(宋明帝的異母弟)。按照後兩條記載的解釋,宋明帝天生性無能,為了江山社稷的考慮,所以才把兄弟們的孩子祕密收入宮中撫養,但卻對外宣稱是自己的兒子。但不管如何,劉準出身皇室帝胄,這點確屬無疑。
古人都推崇相面學,並以此來預言某個人的命運。據正史記載,劉準相貌端莊英俊、眉眼如畫,看上去頗有神人之風(“帝姿貌端華,眉目如畫,見者以為神人。”見《宋書‧順帝本紀》),見過他的人無不讚嘆稱奇,認為他將來必定能成為一代聖主賢王。然而,事實最終證明,他們的預言無疑是錯誤的。
從晉朝開始,皇子們從幼年起便獲封王爵、進拜高官,劉準亦是如此。在劉準年僅2歲的時候,他便獲封為安城王,並出任撫軍將軍,此後又陸續晉升為揚州刺史、車騎將軍、都督揚南豫二州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要職。但由於劉準年紀太小,根本沒有能力履職,所以實際事務全部由僚屬打理。
劉準雖然深受宋明帝的喜愛,但起初繼承皇位的,卻是他的異母兄劉昱(後廢帝)。除宋武帝、宋文帝稍顯寬和外,歷任劉宋皇帝皆以殘暴好殺、荒淫成性著稱,劉昱亦是如此。據史書記載,劉昱在位5年間,整日沉溺於殺人取樂當中,身邊經常帶著針、鑿、鋸等工具,稍微不高興便會虐殺侍從、朝臣,但凡有一天沒有殺人,便會感到怏怏不樂。
宋明帝臨終之前,命令尚書令袁粲、中書令褚淵、丹陽尹劉秉、領軍將軍蕭道成輔佐幼主,時稱“四貴”。在4位輔臣當中,蕭道成掌握禁軍,負責保護皇帝的安全,按理說是劉準最值得信賴人。然而,小暴君為了取樂,竟然趁蕭道成某次午休之際,準備用箭射擊他的肚臍,幸好蕭道成的侍衛王天恩急中生智,勸說皇帝用圓骨箭代替鐵箭,才讓蕭道成免於被射殺。
蕭道成忠心耿耿卻換回如此對待,無比悲憤之餘便動了弒殺昏君的念頭,併為此收買皇帝的貼身侍從楊玉夫等人,準備伺機而動。元徽五年(477年)七夕節,楊玉夫因為先前受到暴君的死亡威脅,所以趁著劉準酒醉不醒之際,與同黨聯手將其殺死。得知暴君已死的訊息後,蕭道成立刻率軍入宮,並擁立年僅10歲的安城王劉準為帝,是為宋順帝。
蕭道成擁立劉準為帝后,立刻在朝廷內外安插黨羽,並不斷地侵奪其他三位輔臣的權力,篡位的意圖昭然若揭。袁粲、劉秉因為忠於劉氏,加上平素跟蕭道成關係不睦,便聯合荊州刺史沈攸之、前湘州刺史王蘊、禁軍將領黃回等人,密謀裡應外合、誅除蕭道成。但最終,這項軍事行動被蕭道成鎮壓,袁粲、劉秉、沈攸之等人也全部被殺。
由於另一位輔臣褚淵早就跟蕭道成採取合作態度,所以等到袁粲、劉秉、沈攸之等人被剷除後,蕭道成通向皇位之路已經變得暢通無阻。在這種情況下,蕭道成“趁熱打鐵”,在局面剛剛穩定之際,便脅迫劉準進拜他為相國,封齊公,賜九錫。僅僅過了1個月時間,蕭道成又逼迫劉準“禪位”,正式建立南齊,時在升明三年(479年)四月。
“禪位”儀式開始前,蕭道成派大將王敬則率兵進宮,威逼劉準前往皇宮前殿。小皇帝見到士兵闖進宮中,因為害怕當場被殺,便躲進佛蓋之下,但還是被強行拉出。劉準自知性命不保,於是一邊捻彈手指(表示悲憤),一邊痛苦著喊道:“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五》)。劉準話畢,宮中一片哭泣之聲,連王敬則也不禁唏噓。
蕭道成篡位後,降封劉準為汝陰王,並將他幽禁在丹陽。按照正史的說法,同年五月六日,監視劉準的官員聽得王府門外馬蹄聲雜亂,誤以為有人準備劫持劉準作亂,便按照蕭道成事前的叮囑將其殺死。劉準遇害時,年僅13歲,至於其他宗室成員,最終也全部被幽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