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喜事多
-
2 # 扒瞎電影
任何專案必須找到良性的商業模式才有可能引起積極的響應,否則只能淪為美好的口號。生態農業,天人合一,和諧而處,聽著多麼美好,也多麼符合我中華的思想。
但人,總要“恰飯”的嘛。
生態農業好,能掙錢嗎?
目前看來,很難。也許有個別的專案盈利了,但成功往往不可複製,要根據區位優勢各方面來分析,難以照搬。
而且題主也問了,農業大戶,他們可以理解為“既得利益者”,要讓他們轉變思想是很困難的。
我的家鄉在濰坊,濰坊壽光的蔬菜很出名的,可我還是要謹慎地說一句,至少有一部分蔬菜是最不生態的,重水,重肥,重藥,產量上去了,“品相”上去了,利潤上去了,生態呢?
想讓他們做生態農業,得先讓他們覺得掙得比現在多才行。
有些大企業做過嘗試。
正大集團某地分公司,規劃的比較生態,養殖蛋雞,雞糞做有機肥,有機肥還田,種植當地比較有名的桃子。然後就近再建一個鱷魚養殖場,用來生物處理雞場的淘汰雞。形成一個閉環,看似非常美好。
但是,人總要“恰飯”的嘛。
淘汰雞可以被鱷魚吃掉,雞糞可以種桃子,這都沒問題。但是最重要的,你雞蛋賣的出去嗎?桃子賣的出去嗎?鱷魚肉,鱷魚皮賣的出去嗎?簡而言之,你一股腦建這麼多工廠,能掙錢嗎?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工廠不是慈善機構,商業要追求利潤。所以如果沒有好的模式,如果不能掙錢,生態農業是很難開展的。
如果不掙錢又能廣泛開展,那一定是到了物質資源極大豐富,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的時候,我想已經渡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了吧。
目前來看,中國農業還是粗放經營。不能充分體現優質優價。生態農業小範圍種植。還不能形成優勢產業。價值還不能充分體現在價格上。影響了農業的再投入和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所以說短時間內,生態農業推廣還存在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