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曉生
-
2 # 深夜聊齋
大明朝的前三次皇權交接,看起來都極不尋常。
第一次,明太祖朱元璋拋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傳位規矩,直接跨過自己眾多的兒子們,把皇位交給了孫子朱允炆。
這前兩次皇權更迭充滿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甚至直接爆發了朱氏子孫內部的熱戰,與它們相比,第三次皇權交接也絲毫不遜色,看似順理成章的“父死子繼”,實際上暗潮湧動、風雲詭譎。
《明史》記載: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在親征漠北的返京途中突然駕崩,皇太子朱高熾即位。
雖然太子即位順理成章,但朱棣其實早有廢掉太子之意,朱高熾並非符合他心意之人選。
而縱觀朱高熾即位的整個過程,用元芳的話說就是:其中必有蹊蹺。
一、朱棣的煩惱在確定皇位繼承人這件事上,朱元璋晚年大費腦筋,最後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但是,事情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立嫡以長不以賢”的老規矩,身為藩王時的朱棣不敢輕易打破,然而平心而論,他是真的不喜歡朱高熾,原因為何?
原來,朱高熾性格懦弱、寬厚溫和,這一點確實像極了建文帝朱允炆。
有人說,自己的孩子有如此品行,難道不好嗎?
可惜他生在了帝王家。在明初皇權鬥爭的漩渦之中,擁有如此人格的朱允炆、朱高熾,分明就是別人案板上的肥肉!
試想,如果朱允炆擁有朱元璋一般的殘忍狡詐,朱棣又豈能得手呢?
而且,從個人才能上講,朱高熾也不是朱棣的理想接班人,史料記載,朱高熾“體肥碩,不能騎射”,這與他能征慣戰的父親形成了強大的對比反差。
明朝初期,北元勢力尚存,而且常常威脅明朝邊境,這樣的兒子又怎能像朱棣一樣御駕親征?
《明史》記載:“初帝起兵時, 漢王數力戰有功, 帝許以事成立為太子......帝又憐趙王年少,寵異之。由是兩王合而間太子, 帝頗心動。”
朱棣偏愛朱高煦、朱高燧,而這倆兒子也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心懷野心,亦常常在太子與朱棣之間挑撥離間。於是,朱棣便動了廢掉太子的心思。
然而,朝堂上的士大夫們可不答應,他們不僅拿出了種種封建禮法來抵制,還以“寬厚仁孝”等不爭的事實來為太子申辯。
如果朱棣在太子沒有太大過失的情況下廢掉他,勢必會導致朝廷內部勢力的分裂,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在重重輿論的壓力下,朱棣也不得不暫時作罷。
然而,終永樂一朝,太子之爭從來就沒有中斷過,朱棣廢掉朱高熾的心思也沒有因為一直以來的隱忍而消失,反而愈發強烈。
二、朱棣的遺詔永樂二十二年,朱棣開始了他人生中第五次北征韃靼。
前四次北征,朱棣都未能徹底掃除北方的威脅,因此,這次出征,他勢在必得。
然而,這年五月,當他率領著大軍逼近韃靼主力時,事情卻突然發生了變化:朱棣可能已經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所以他做出了班師回朝的決定。
《明太宗實錄》記載,當時朱棣把隨軍出征的大學士楊榮等人召至賬內,說:
“朕昨夕三鼓, 夢有若是所畫神人者告朕 日:‘上帝好生’。如是者再。此何祥也 ? ”
於是,朱棣一改自己消滅韃靼的初衷,在敵人近在咫尺的情況下,匆忙班師。這對於一生志在消滅邊患的他來說,當然顯得極不尋常。
而在班師途中,朱棣也顯得極為急躁:儘管幾十年的征戰,讓他對出塞的路程諳熟於心,但他仍然不停催問到京的時日,《明太宗實錄》記載了他詢問內侍的對話:
“‘計程何日至北京?’(內侍) 對曰 :‘八月中可至’”
而後來的歷史證明,催促朱棣趕緊回京的不是什麼神人,而是他的健康。
果然,就在七月,朱棣詢問規程還有幾日的第三天,大軍“至榆木川, 上(朱棣)大漸,遺命傳位皇太子”。
但是,歷史的詳情並非如此簡單。接下來卻發生了十分詭異的一幕,那就是一個叫馬雲的宦官,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等人決定祕不發喪!
“宦官馬雲等以六師在遠外, 祕不發喪, 密與大學士楊榮、 金幼孜議喪事”(《明太宗實錄》)
這大段話的大體意思是,朱棣突然發病駕崩,身邊只有馬雲等宦官在側。馬雲不知所措,因此祕密找來大學士楊榮等人商議,他們一起決定祕法不喪,以防止京師的漢王、趙王起兵謀反。
並且,因為朱棣去世時並沒有留下遺詔,馬雲本想用皇帝敕令的方式安排太子即位,被心思縝密的大學士楊榮等人否決。
最後,他們一起假託朱棣的意思,共同製造了一篇遺詔出來,順利“安排”太子即位。
當年八月,朱高熾即皇帝位。他登基後,不僅廢除了鄭和下西洋等擴張舉措,還取消了朝廷在雲南、交阯的採辦活動、將首都遷回了南京,以節省國家財政支出。
當然,對於楊榮等扶他上位的功勳之臣,他也極盡封賞,這年十二月,朱高熾加賜楊榮為工部尚書,加倍工資,還感激的說:
“皇考上賓, 六軍在外......惟卿盡忠為國,報先帝恩德, 獨為果斷, 至有今日......報卿甚微,今追前衍......特升卿為工部尚書,前官如故,三俸俱支,全支尚書本色”
綜上所述,朱棣廢太子之心久矣,以至於想在自己死前回京交代後世,沒想到未趕到京師就抱病而亡,更沒來及立下遺詔。
而宦官馬雲、大臣楊榮則“替”他立了遺囑,以致朱高熾順利即位。這也是他們一上來祕不發喪的原因。
-
3 # 莫地方
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先後進行了五次北伐。並給蒙古的幾個強悍部落韃靼、瓦剌、兀良哈沉重的打擊,天不待雄主,最後次北伐歸途中,病逝於榆木川,結束了其輝煌的一生。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明成祖朱棣率兵第五次北伐,因大意導致兵敗,病逝於榆木川。臨終前祕宣首輔楊士奇來到榆木川大營交代後事,改立漢王朱高煦為太子繼承大統。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改立太子,那就是太子朱高熾命不久矣,為了天下太平,傳位漢王朱高煦,才能保證政局穩定,朱瞻基為自身安寧,聯合楊士奇、于謙、樊忠等人密謀,扶持太子朱高熾繼位,朱瞻基連夜回京助父親朱高熾繼位,楊士奇、于謙等人祕不發喪,甚至以鹹魚掩蓋屍臭,朱高熾順利登基。
歷史上朱高熾繼承皇位雖無電視劇中驚心動魄,可還是有一定隱患,朱高煦確實對皇位有想法,朱棣也確實想立朱高煦為太子,不過在解縉的勸說下,最終還是立下了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為漢王,並將其遠貶雲南,以防止其奪取皇位。
朱高煦一直未放棄對皇位想法,留在南京自己就有機會,他找了不少藉口一直未到雲南就藩,密謀造反並多有違法之事,朱棣經過幾次訓誡,將其囚禁,並削其護衛、殺其親信,可這並未削弱其奪嫡之心。
朱棣去世前已明確朱高煦儲君之位,朱高煦一直對皇位有很大興趣,父皇朱棣去世是自己最好的機會,為了朱高熾可以順利繼位,一定要保證太子朱高熾可以順利繼位,才能保證局勢穩定。
朱棣駕崩後,有相關資料記錄,在《明史.成祖本紀》、《明太宗實錄》中詳細說明,那就是楊榮等人雖選擇祕不發喪,可並未和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採取鹹魚掩蓋臭味,而是採取了另外一種非方法,那就是蒐集了軍中所有的錫器,融化後打造成一個圓桶,並將遺體放到其中,再密封桶口,在將參與工匠全部滅口,並要求光祿官每日照常進膳,楊榮等人先回京師,並將這件事情告知朱高熾,從而保證朱高煦皇位順利繼承。
朱棣去世後,雖和電視劇中一樣採取祕不發喪,可並未採取用鹹魚掩蓋屍臭,而是密封藏屍,最終,朱高熾順利登基,從而保證了國家政權移交順利。
-
4 # 一介草寇
首先要強調一下,現在大家看到的歷史題材的影視劇都是對歷史的演繹,其中都做了戲劇性的改編。雖然我們不能否認其核心還是符合歷史的大局,但在一些細節方面還是作了不小的改動的。
就以最近熱播的《大名風華》為例,朱棣的幾個兒子中,太子貌似是是無能的一個,主要還是軍權不在手中,所以朱棣為保太子能夠順利登基,死後祕不發喪,還用鹹魚掩蓋臭味。
這個片段就加了不少演繹的部分,朱棣死後是否祕不發喪?確實。真的是用鹹魚掩蓋氣味?這倒沒有。
朱棣斃於北征回師途中明朝初年,北部邊疆尚不穩固,少數民族多有入侵,這讓天生驕橫的永樂帝十分不爽,於是他在位時先後五次揮師北上。
在第五次北上時,朱棣的王者之師到達前線,敵軍將領阿魯臺聽聞落荒而逃,連面都沒敢露。這讓朱棣十分開心,北方蠻夷畏懼自己如同虎豹,這足夠在史書上增彩了。
可是這股高興勁還沒過,噩耗就來了。朱棣已經60多歲高齡,再加上日夜顛簸,不幸染病身亡。當時明軍行至榆木川,也就是現在內蒙古的烏珠穆沁,離蒙古國太近了,如果朱棣的死訊傳出去,他們肯定會趁機擾亂,回師之路有波折倒沒什麼,驚動了已故的永樂帝事情就大了。
出於穩定政局的考慮,祕不發喪這裡有三個重要的人物,太監馬雲密和大學士楊榮、金幼孜。這三個人是與朱棣同行的,得知死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瞞了下來。
他們先是密報京城內的太子,讓他暫時把持住朝居,然後熔造了一副錫棺用來放置朱棣的遺體,放在龍車之上,任何人不得靠近,平時的吃穿都是由太監馬雲密親自送進去。
也正是因為這三人的運作,才保證回師的路上沒有遇到埋伏。但是電視劇中演繹的用鹹魚掩蓋氣味倒是沒有的。
-
5 # 集賢院居士
永樂二十二年(1424)正月七日,阿魯臺侵犯大同、開平,詔見群臣討論北征之事,告誡邊將整兵待命。九日,徵調山東、山西、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及西寧、鞏昌、洮、岷各衛衛兵,期望三月在北京及宣府會合。十一日,大祭天地於南郊。十六日,鄭和又出使西洋。三月二日,大閱兵,告訴諸將親自出徵。命柳升、陳英領中軍,張輔、朱勇領左掖,王通、徐亨領右掖,鄭亨、孟瑛領左哨,薛祿、譚忠領右哨,陳懋、金忠領前鋒。三日,賜邢寬等進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別。
四月三日,皇太子監國。四日,從北京出發。二十五日,臨時住隰寧。偵察的情報說阿魯臺向答蘭納木兒河逃跑,於是率師前進。五月五日,暫住開平,派使臣招諭阿魯臺各部。十一日,掩埋道路上屍骨。二十三日,在應昌大宴群臣,命中官唱《太祖》御製詞五章,說:“這就是先帝所以警誡後人,雖在軍中也不敢忘記。”二十五日,臨時住威遠州。又宴請群臣,成祖親自作詞五章,命中官歌唱。皇太子命令免去廣平、順德、揚州及湖廣、河南郡縣水災後所欠田租。六月十七日,前鋒到達答蘭納木兒河,不見敵人,命張輔等搜盡三百餘里山谷均無所得,便進軍駐紮河上。二十日,陳懋等引兵抵達白邙山,因軍糧已盡而回。二十一日,回師,命鄭亨等以步兵向西會合於開平。二十九日夜晚,南京地震。
七月七日,刻石於清水源崖壁上。十五日,派呂震告訴皇太子隨即回師,詔告天下。十六日,臨時住蒼崖戍,覺身體不適。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留遺詔傳位皇太子,喪禮尊從高皇帝遺制。
十八日,成祖死,終年六十五歲。太監馬雲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祕密商量,保守祕密不發駕崩訊息,用錫熔化後製成內棺裝殮成祖遺體,用龍車運載,所到之處早晚飲食同往常一樣。十九日,楊榮和御馬監少監海壽一起騎馬趕路向皇太子報喪。二十九日,暫住武平鎮,鄭亨步軍會合於此。八月二日,楊榮等趕到北京,皇太子當天派皇太孫奉迎於開平。七日,住鵰鶚谷,皇太孫到軍中發喪。十日,到北京近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後殮入靈柩。九月十日,加上尊敬諡號叫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長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改上尊諡叫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讚美道:文皇帝從小擅長練兵,據有幽、燕地形較好之地,乘建文帝幼弱,長驅向內進攻,才有四海。即位以後,親自帶頭節儉,遇水旱災情早上報告傍晚立即賑濟,從來沒有阻攔和掩蓋。他知人善任,表裡通達如一,雄武之略,同高祖一樣。經常率六師出征,漠北如塵土一樣被掃清。晚年時期,威德蓋世,四方誠服。受朝之命入貢的約有三十國。幅員遼闊,遠遠超過漢、唐。成功之快,功績之顯赫,算卓絕昌盛了。然而,變革修整之際,倒行逆施,欺詐品行也是不可掩飾的。
-
6 # 袁衛宇
很顯然不真實,並無此事。《大明風華》這麼創作,應該是借鑑了秦始皇死後,趙高
祕不發喪,用鹹魚掩蓋秦始皇屍臭味的故事。趙高這事倒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而朱棣死後用鹹魚掩蓋氣味,顯然是《大明風華》虛構的。
連續好幾次北征都沒有取得任何戰果,讓朱棣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搬師”回朝,但是在途中,他累倒了,而且情況越來越糟糕,當他行至榆木川(今內蒙多倫)時,就駕崩了,當時是8月份,天氣也比較炎熱。
但是榆木川到京城還需走很長時間的路程,為了防止屍體腐臭洩密,老成持重的楊榮想了個法子,他命人集中軍中所有錫器,找到工匠把錫器溶化後打造成一隻大圓桶,把朱棣的屍體放到裡面密封起來。隨後又把所有工匠都殺死。每天假裝朱棣還活著的樣子,一日三餐照常進膳,官員向朱棣上摺子彙報每天的工作,一切照舊,幾乎沒有人發現其中的異樣。
楊榮用錫桶密閉朱棣的屍體,雖然有失皇家尊嚴,但至少比用鹹魚掩蓋屍臭好得多。而且祕不發喪避免了政局動盪,讓朱高熾順利即位。這也比秦始皇死後,秦朝政局混亂不堪要好很多。朱高熾順利即位,也是朱棣最希望的看到的。既然如此,讓自己的屍體稍微受點委屈,朱棣應該不會介意的。
-
7 # 歷史守望者
看到這道題目,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在說秦始皇呢,應該說這道題目的說法只對了一半。《大明風華》只是歷史劇,不能當作正史來看待,那麼歷史上朱棣死後的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的呢?
題目中說朱棣死後隨行人員祕不發喪,這點是符合歷史事實的,但用鹹魚掩蓋氣味則是虛構的。鹹魚蓋味明顯是根據秦始皇死後用閒魚或鮑魚遮掩氣味的典故改編的。實際上朱棣死後,隨行人員也曾採取過遮蓋氣味的做法,但並不是以鹹魚來遮蓋氣味。
根據《明史》記載朱棣死於第五次北征歸來途中,當時太監馬雲等人不知所措,於是和大臣楊榮等商議。經過一番商議,眾人認為現在大軍在外,而且目前離京城還遙遠,應當先不公佈朱棣的死訊,以防發生動亂。
為掩人耳目,隨行人員每天早晚依舊給朱棣呈上膳食,而且還將錫融化做成臨時的內棺,暫時用來裝殮朱棣的遺體。這種錫做的內棺應當是可以封口的,可以防止屍體腐敗的氣味飄出去。此外,楊榮等人還遣人提前回京向太子朱高熾稟報朱棣的死訊,sa
-
8 # 可榮188
《大明風華》中,朱棣死後祕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這是秦始皇死後採取的辦法,編劇來了個歷史穿越,用在了朱棣身上,讓人捧腹。
事後朱高熾順利登基。
有人說歷史就像一個愛打扮的姑娘,在我們現在的影視劇中確實如此,打扮得正史都被遮蔽了。
-
9 # 史論縱橫
秦始皇在東巡的路上去世後,為何要用鹹魚掩蓋屍臭?
朱棣去世後,大臣為了穩定局勢,竟然採取用鹹魚遮蓋屍臭的方式,乾脆是把掩蓋秦始皇屍臭的鹹魚帶到1600年後送給朱棣,這樣嫁接的歷史實在是過於荒誕。
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時候突然暴斃,由於秦始皇當時年紀並不算太大,所有沒有指定皇位繼承人,當然秦國後期以來的皇位傳承本身就很混亂。
有機會登基的,一個是長子扶蘇,一個是次子胡亥,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秦始皇應該更喜歡胡亥,不然不會在東巡的時候帶著胡亥,但是擁立扶蘇的人也不少,朝中不少人都支援扶蘇。
由於秦始皇的暴斃,產生了“資訊不對稱”的,誰掌握了秦始皇的遺詔誰就掌握了主動權,趙高作為秦始皇最信任的人,自然是距離資訊最近的人,他利用這個訊息,先是掌握了胡亥,然後策反李斯,形成一個三角同盟,反動了沙丘政變,立胡亥為帝。
由於秦始皇死在途中,如果訊息洩露的話,這個三角同盟的計劃很可能就敗露了,扶蘇當時和蒙恬手握三十萬大軍,一旦發難,胡亥肯定很難招架。不如祕不發喪,矯詔逼令扶蘇自盡。
趙高、李斯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陰謀大師”,能夠把這件事做成,還是下了一番功夫,尤其是當時正是炎熱的夏季,秦始皇的屍體不久就發出屍臭,想要不被人知道還是很難的,畢竟從沙丘到西安的距離不是一般的遠。
於是李斯和趙高就想到了這條“奇臭無比”的策略,說秦始皇愛吃鹹魚,在車上掛了一車鹹魚,來掩蓋屍體發臭的味道。
秦始皇歸途時期,用鹹魚掩蓋屍臭是逼不得已的手段,但凡扶蘇產生一點懷疑,這個計策自然就會不攻自破,哪有一代帝王愛吃鹹魚就把鹹魚掛一車的,走到哪裡都引發一陣惡臭,不讓人產生懷疑才怪。
但是秦朝時期人們的內心比較樸素,咱也不能追究了,因為關中地區魚蝦本身就不多,而這次是秦始皇第五次東巡,大概是到蓬萊仙境尋仙,搞一點當地的海鮮特產回來,也能夠說得通,畢竟秦朝還處於很久遠的歷史時期,發生什麼樣的事都能夠解釋得通。
趙高用鹹魚是逼不得已,明朝再用鹹魚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到了明朝,時隔一千六百年,還故伎重演,顯然是說不通的,而且朱棣第五次出征的地方是北方的大漠,還要搞一車的鹹魚,到底是朱高煦傻?還是編劇傻?還是編劇拿觀眾當傻子?
朱棣去世的時候,大概也是面對這樣的局面,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在對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也充滿了猶豫,長子朱高熾是朱元璋封的世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是沒跑的,但是朱高熾身體不太好,而次子朱高煦更像他,在靖難之役中,還立了很大的功,所以,朱棣一直猶豫不決。
朱棣還曾經跟朱高煦承諾過,“世子多病”你應該努力這樣勉勵的話,讓朱高煦有了奪嫡之心。
明朝實行的是分封制,皇子在封地有一定的號召力,畢竟朱棣就是藩王起兵,奪取政權的。
朱棣在北征撤軍途中突然去世,假如朱高煦得到這樣的訊息,輕則搞點動作,嚴重則造反,情況肯定是很嚴峻,甚至骨肉相殘的事情還會發生。
因此,《大明王朝》的編劇,搞了一個嫁接的歷史,將趙高與李斯祕不發喪的技術再次用了一遍,自以為“嫁接”的天衣無縫,實際讓人貽笑大方。
秦始皇是從東巡迴來,從沙丘平臺到西安道路不僅遠,而且還不好走,所以屍體腐爛是正常的事情,趙高等人就地取材,利用秦朝時期人淳樸的心理才矇混過關。
而朱棣是從榆木川(霍林格勒),距離北京也不太遠,根據資料記載,朱棣七月十八日駕崩,八月七日朱瞻基趕到軍中,就釋出了喪訊,前後不過二十天左右。
看來學習歷史還是很重要的,不然真被人當傻子了!
其實,歷史是不斷髮展的,科學技術也是不斷進步的,唐朝時期楊貴妃能夠吃到嶺南的荔枝,不可能是馬跑得快那麼簡單,肯定也帶有冷藏保鮮技術的應用。
明朝時期的“冷鮮鏈”技術已經很發達,想要朱棣的遺體體面一點還是可以的,不至於跟秦始皇的遭遇一樣,被弄得滿車的臭魚來燻人。
在真實的歷史上,隨即出征的大臣擔心朱棣意外去世的訊息洩露,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的確採取了祕不發喪的策略,只不過技術手段很高超。先是用軍隊中的錫器融化鑄造成一口棺材,將朱棣的遺體放入其中,再用一些手段隔絕空氣,可能朱棣的屍體還沒有發臭,就已經到達北京了。
將秦朝時期用鹹魚掩蓋屍臭的方法,嫁接到1600年後的朱棣身上,估計朱棣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
10 # 達摩說
歷史上不是這樣的。
據正史記載,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北征歸途至榆木川,突然病重,遂留下遺詔,傳位於太子朱高熾,之後駕崩。
朱棣駕崩後,當時皇子朱高煦就藩于山東,但卻一直串通宮人大臣,覬覦皇位,而太子朱高熾在京城監國,如訊息洩露,容易引發二子奪嫡,政局動盪。
所以,當時隨侍朱棣的太監馬雲、大學士楊榮及金幼孜三人當機立斷,遂決定祕不發喪,然後用錫融化後製成內棺存放朱棣遺體,以掩蓋味道,並以龍車運載,早晚飲食如常。同時令人進京密報朱高熾,朱高熾這才順利繼位。
而用鹹魚遮掩氣味的事也是存在的,應該是秦始皇去世後趙高、李斯等人的把戲。
當時秦始皇在東巡途中抵達了沙丘,因急病去世,但去世前他並未指定太子或提前選定接班人,所以當時丞相李斯與太監趙高密謀,令幼子胡亥繼位。為掩人耳目,二人故意買了一堆鹹魚和臭蝦,放置在秦始皇的遺體附近,以遮掩屍臭,就這樣一路把秦始皇的靈柩運送到首都咸陽。
可見《大明風華》裡這一段的演繹是有點張冠李戴了。但作為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來說,這麼演繹其實倒也不算什麼,畢竟大家看的是電視劇,而不是歷史書。
回覆列表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0),正在東征西戰的朱元璋聞報,說他有一個妃子生了一個王子,按道理來說,添人進口對於一個家庭是一件喜事。但此時的朱元璋似乎對這個訊息並無多少喜悅之心,前方的戰事正讓老朱焦頭爛額,甚至於連去看一眼這個孩子都沒有,只是按照慣例賜名,賞賜一應物品後,便繼續投入他偉大的造反事業。這個孩子,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日後的明成祖永樂大帝。
當時的戰況,朱元璋剛攻下應天(南京),還沒等站穩腳跟,前線就傳來勁敵陳友諒進攻太平(安徽塗縣)的告急文書,要知道太平是南京的門戶,如果陳友諒打下太平,首當其衝的就是南京。軍情緊急,朱元璋對這個剛出生的兒子也沒有太過上心。要知道,兒子可以再有,但是戰爭輸了,那就是要丟性命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可想而知就不會受到太多特殊的關照,稍微大點後,就在軍營裡混,他老爹本身從事的就是打打殺殺的工作,所以朱棣整天見得最多的就是明晃晃的刀劍和缺胳膊少腿的大兵。他從小就對戰爭,有很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洪武三年(1370),朱棣十歲,受封燕王,並在十年後,也就是洪武十三年,就藩燕京北平,當時的北平,有苦寒塞北之說,元朝的殘存勢力蠢蠢欲動,朱棣就藩在此,也是鎮守大明的北大門之意,就藩期間,兩次率師北征,招降蒙古大將乃兒不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多次的勝利,加強了他在軍隊中的影響。
死於征途
永樂二十二年正月,蒙古的阿魯臺又開始蠢蠢欲動,在明朝邊界沿路搶劫,侵擾大同等地。此時的朱棣,身體因為連年的征戰和操勞,已經大不如以前,但是為了徹底解決蒙古這個隱患,他還是騎上了戰馬,開始了第五次北征。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就是,這將是他最後一次出征。
按照慣例,朱棣挑選了幾個大臣與他一起遠征,在他挑選的人當中,有一個人,在不久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內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楊榮。
北征的具體情節不再贅述,大軍進入蒙古後,阿魯臺卻逃之夭夭。經過反覆搜尋,仍然不見這個狡猾的敵人,此時朱棣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且糧草不足以支撐繼續搜尋,在多名大臣的建議下,朱棣下令班師回朝。
大軍在到達榆木川后,朱棣終於支撐不住,在軍營中病逝,一代帝王,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
祕不發喪
在《大明風華》中,朱棣逝世後,祕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這在歷史上是不正確的,祕不發喪不假,但是沒有用鹹魚來遮蓋氣味。
祕不發喪的原因在於,朱棣死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皇位的繼承。雖說朱棣在臨死前已經下旨傳位於太子朱高熾,但要知道朱高熙也在虎視眈眈,早在朱棣遠征之時,這個不安分的皇子就敏銳的意識到,他的老爹估計很快就要走人了,於是朱高熙派出密使潛伏在京城,以便隨時報告動態。
朱高熙十分想得到皇位,並且不惜的造反。但是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確認自己的父親搶救無效死亡之後,才能動手。不然,依照朱高熙的道行,和朱棣來對比的話,還是太淺。
而第一個知道朱棣死訊的人,是朱棣的內侍馬雲(確實叫這個名字),在朱棣死後,他以內侍的身份召集兩個人開會,這兩個人就是楊榮和金幼孜。
三人經過商議,做出了祕不發喪的決定,並每日按時給皇帝送膳食,以便掩人耳目,同時,安排楊榮祕密回京,向太子朱高熾報喪,並籌備太子登基等事宜。
而處心積慮的朱高熙,從頭到尾,都被矇在鼓裡,等到他知道訊息的時候,他的哥哥朱高熾已經登基繼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