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咖啡漸淡81518339547
-
2 # 焊接加
如果是事不關己,就高高掛起,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何必去說服別人呢,去說服別人那才是沒事找事,還可能弄個自討無趣。不試圖說服別人,可以說是修養,但不是最大的修養
-
3 # 誠意正心
是的!作為成年人,該有的社會地位、世界觀、價值觀,包括性格、脾氣、秉性、個人素質以及修養等都已經基本固化成型。在這個年齡段試圖說服別人,接受自己或者是接受別人的觀念、觀點、立場等,我以為,是很難的,無異於製造矛盾或者是激化矛盾!
-
4 # 天下君閱
修養本身就是綜合水平的體現。包括閱歷,包括自律,包括適可而止。
不同生存方式產生的各自想思,心理,精神及自身防護體系,一般情況,除非地位及能力強壓他人,讓他人臣服。否則說服他人有較大困難。
看透,不說透,和站在對方角度上思考,幫對方提出建設性意見,是修養的一種體現。
與對方爭論到分道揚鏢,不是修養。應該是逞能。
何況是超出範圍的這種爭論結果。
有修養的人,早就該及時閉嘴沉默而保留自已的意見了。
-
5 # 印真1975
用最大一詞,有些誇張。修養,概括面很大,內含也深厚,方方面面都有所指向。
成人之間的交往,貫穿著厚黑學。也是一門情商功課,在期間,媒婆那張嘴,才是犀利的。
聰明人總有其聰明的道理。有些事情看起來簡單,其實背後文章不容易寫。成人之間,各有成熟思想,這形成思維定勢。
這定勢一旦養成。就有了自己一套判斷、定位、鑑舍丶予取的系統,除非長時間洗腦,否則難代入思核。這就是思想工作非常難做的道理。
況且,每個人所依的靠點不同,人文背景,臨事角度的不同,加上文化開智力,財富話語權鋪墊力不同,再有對事情的緒受度不同,就會影響講話與受眾的差異。
做好自己,以身作則,比說教更容易走心過交情。
試圖去說服他人,難。也考技巧!這個的確需要化精神。可以看孔子周遊列國傳儒教的故事。
成人是一個小世界,奇妙![祈禱]
-
6 # 海納百川87295
一錘定音!最大的修養就是,不管別人怎麼說你怎麼看你,毫不動聲色。金良玉語,沉默是金。人們往往都是討厭別人在自己面前總是說教。
-
7 # linwq36284533
對,人與人之間在於尊重彼此的思想,可以展示自己的觀點,但不要試圖說服和改變別人的觀點。有相同的三觀則交往融洽,沒有則保持微笑與尊重。
-
8 # 一米陽光8538447608384
西方人說"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羅密歐",說的就是每個人對同樣的事物看法不同。所以不去說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是最高修養。
-
9 # 悅聞一二
很高興能與你分享。我想你出題的意思是指工作之外的那種說服。成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對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能是起參考作用,所以在生活中,不要試圖去說服他們接受的你的意見,過分熱情,難免讓人懷疑你的動機不純,這樣倒是弄得自己裡外不是人。所以說,從這個角度看是中肯的。成人會尊重別人,哪怕是最親的人,都不會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是最起碼的做人原則!
-
10 # 相遇如風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是從出生就註定的,見到第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接觸到人和事,都會日積月累慢慢沉澱在個人的意念中,形成為人處事基本習慣。
一個成熟的人,首先會取捨,他為人處事會擇其優點,據其缺陷,兼收幷蓄,不斷進步。其次有包容,他不會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也不會惱羞成怒,他會坦然視之,洞若觀火,包容別人的問題和毛病。第三意志堅。他有理想,有判斷,有方向,不會受他人影響,他們奉行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個人如此,國家亦然如此,如果中美之間,中國不斷學習美國優點,但也在控制美國的缺點,不斷讓自己的發展道路趨於完善,無論美國做什麼,說什麼,只要中國不亂陣腳,始終沿著既定道路前行。中國不試圖說服任何人,因為事實會證明一切。比如這次抗疫工作,比如中國巨大發展成就。
-
11 # 道義視角
題主好!
人在不同的年齡段由於其認知、閱歷的不同而導致其對事物的看法與行為方式就有所不同。進而會得出兩種不同的結論,造成兩種相反的結果。
但是,這種不同也會隨著其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不斷豐富而有所調整或改變。
我認為,在被人們廣泛認知且達成共識的問題上,就應該去說服對方(當然要講究方式方法)。“就事論事”而非其它。如果一味地去迎合對方,勢必會形成“你好我好大家好”,“好壞不分,是非不明”的不良社會風氣。
人類社會是在矛盾中發展前行的。
對某件事物發表不同的看法和見解,經過爭論最終會達成共識的。進而形成合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使事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只有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才能推動社會文明向前發展和進步。
對待同樣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導致不同的結果。
比如:當你看同一件東西時,面向光的一面去看就會說“它是暗淡的”;反之,你就會說“它是明亮的”;再比如:你會說“小李人好”,而對方說“小李人不好”。為什麼哪?因為小李符合你“認知”中“好人”的標準而不符合對方“認知”中“好人”的標準或者是“小李符合你的利益”而不符合對方的利益。
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難得糊塗”就成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圓滑默契、老道城府且符合彼此利益的所謂相處“原則”。
因此, “成人之間最大的修養,就是不試圖說服他人”的這種說法是“迴避現實”、“是非不辨”的社會“負能量”。對人們普遍認知共識的良好社會風氣是不利的。是不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的。
至於題主的朋友家長因“病毒陰謀話題的爭論而導致離婚”,我想應該是那位家長夫婦由於“疫情期壓抑煩躁”或者是因夫婦間常年不合、矛盾疊加,加上更年期失去理性衝動所至。與修養無關。
哎,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是複雜多變的。感情亦如此。再好的朋友也可能因為一件事、一句話的原由就變成了陌生人甚至是敵人。
“身正不怕影子斜”。社會需要正能量。
讓我們共同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說真話,辦實事;彼此坦坦蕩蕩,真情才能長長久久。
這才是成人之間最大的修養。
回覆列表
這個說法假如成立,那麼,所有的推銷和導購職業將消失,新產品將無法投入市場。黨派和議會無法形成共識,任何事都辦不成。社會良秩無法形成和維持。這個所謂的最大修養,也是目前西方國家放任新冠疫情不斷加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