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永毅醫生
-
2 # 國風書
如果吃臘肉燻魚的南方地區比不吃臘肉燻魚的北方地區胃癌病例多很多,才能說臘肉燻魚可能與胃癌有關,否則就是不負責任的結論。導致胃癌到底是燻魚的危害大?還是環境汙染、飼料大量使用抗生素、各種催熟蔬菜、保鮮農產品,那個危害大?我覺得還是後者危害更大。
如果吃臘肉燻魚的南方地區比不吃臘肉燻魚的北方地區胃癌病例多很多,才能說臘肉燻魚可能與胃癌有關,否則就是不負責任的結論。導致胃癌到底是燻魚的危害大?還是環境汙染、飼料大量使用抗生素、各種催熟蔬菜、保鮮農產品,那個危害大?我覺得還是後者危害更大。
說胃癌是由燻魚所導致的,這說法不正確,也唬人,應該是燻魚可能誘發胃癌、或者說是胃癌的高危因素。查了一下,燻魚是南方的一種美食,有家庭版的,也有傳統版的,其製作過程中與胃癌相關的因素有醃製貯存時間長、煎炸以及放的鹽多!
大家也都知道亞硝酸鹽與胃癌的關係密切,因為它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轉變成亞硝胺,這東西致癌,直接攻擊細胞DNA。醃製食物24小時後亞硝酸鹽就逐漸升高,到了48小時後基本上就超過食品行業規定醬菜的標準、20ng/Kg,何況是醃肉,不一定到胃內就有亞硝胺產生。
煎炸食品中的苯並芘含量很大,這是已經明確的致癌物,尤其針對胃癌。還有高鹽也會損傷胃粘膜,損傷、小的炎症、潰瘍長期不得修復的情況下,胃癌也可能高發。
致癌因素確實存在了,但是一般在15-25年“堅持不懈”努力之後才可能患癌,吃一點、吃幾口關係不大,否則就不是美食了,是毒藥。因此對這些不太健康的飲食習慣要少一點了,雖然多吃、長期吃大多也不會有事,但患癌的機率還是高於同等條件下不吃的人群麼。
胃癌還有一個最、最主要誘發因素不是吃的原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90%多的胃癌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感染者最終有1%的病人成癌,而這個東西是唯一能在胃記憶體活的生物,破壞粘膜屏障,胃炎存在,先是非萎縮性胃炎(淺表胃炎)、再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有點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