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月文

    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口語的語言水準問題。

    一個人的語言水準,最主要的因素取決於教育水準。當然還有別的影響因素,比如家庭背景,個人能力。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問題。如果一個人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語言教育,是不可能不加思索的,保證其語言不出現嚴重的語法錯誤的。換句話說純粹依靠語言情境模仿學習,但沒有人為的進行規則的傳授只能夠達到保證交流的目的,但不能保證語言的準確度。這個話講的有點拗口,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如果是生活在英語國家的文盲,或者受教育水平很低,那麼語言當中出現語法錯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但是這種錯誤不影響日常交流。

    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當中,有不少是發達國家,民眾的語言水準普遍是比較好的,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教育普及水平比較高。印度嚴格來說不是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只是一個以英語為普遍的第一外語的國家。印度能夠熟練掌握英語的人不到兩個億。但是在國際社會上活動的那些印度人,大部分都受過比較高等的教育,英語水平自然比較好。

    這個時候不妨舉一箇中國的例子。在東北,有很多上年紀的人沒有系統地學過拼音,講話的時候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習慣,比如有的人從來不髮捲舌音,有的人只發捲舌音。這就是在自然語言模仿環境下形成的一個結果,因為沒有辦法自行區分捲舌和不捲舌。但是現在東北的中小學生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是教育的結果。如果你接觸了英語母語國家的學齡前兒童的語言,你就會發現其中存在著大量的語法錯誤,但是這種錯誤不影響日常交流。進入中小學以後,通過掌握語法規則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進行提升訂正。這就和現在東北的中小學生能夠普遍區分捲舌與不捲舌一個道理。

    語法規則其實和漢語普通話當中的發音規則一樣,不能夠完全靠自然語言環境模擬得來,非常細節的內容需要通過教育來完成。這裡再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那就是洋涇浜英語。所謂洋涇浜,其實就是上海開埠以後,華界和租界的一條界河。這條河後來被填土改路,位置就在現在的延安路高架底下。當時的一些中中國人在這條河附近與外中國人做生意,出售一些上海的土產和副食品,因此就掌握了一些英語。這種英語完全在自然語言環境當中模仿學習而來。這些人連漢字都不識,更不要說英文了。當然也不會去上語言學校。所以這種英語的特點就是完全靠單詞堆積,沒有所謂的語法規則影響。後來很多人把洋涇浜英語作為英語水平不行的一種諷刺說法。但如果真的考察這段歷史,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自然外語學習過程。其實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語言的學習過程。可見語法規則是不能通過自然情景模仿直接獲得的,必須要經過非常正規的學校教育才能掌握。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有沒有讓提問者有一點竊喜,原來英語母語國家的人如果不上學掌握語法規則,講出來的也就是洋涇浜水平的英語。

  • 2 # 星漢塵埃

    高看白人大眾了。

    實際上他們一半以上人口,在地球儀上找不到美國、加拿大、德國、中國、印度……[吐血]

    完全一頭霧水。

    天天塞漢堡、薯條、牛肉、雞肉、超大杯可樂。肥得跟豬一樣。

    紅脖們交流,2000個單詞以內搞定。

    城市裡的幫派黑人,1000個單詞以內。

    滿口F開頭的穢語,一堆你聽不懂的俚語。

    就如你家鄉的潑婦用你晦澀家鄉話罵街。外地人同樣一個字聽不懂。

    +

    別把世界想像得太美!小盆友。

  • 3 # 王祖蔭1

    這點都作不到嗎?對英語較熟的中中國人都不覺有什麼難,遑論母語是英語的人呢?假若這都難,那俄人咋辦呢?俄語才真正是一開口就得變化的語言哦。揀幾個英語詞彙還可成"洋涇浜英語“,可絕對不會有“洋涇浜俄語“,不知變化僅湊幾個單詞根本無法成句。

  • 4 # Tony150663978

    不能。

    語法是規範語言的最高形式。即使英美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他們的人民也常犯語法錯誤,而且很普遍。(我們中中國人說漢語時語法錯誤也不少,比如語文課改正錯誤,作文裡的錯別字,更別提我們南方人的翹舌。)

    英美人士語法錯誤如此之多,以至於他們在有些時候不把錯誤當錯誤,比如,體育比賽現場解說,不再計較語法,特別是時態。

    而英格蘭北部人,蘇格蘭人,美國南方人(特別是美國南方黑人),美國的拉丁裔等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甚至沒有語法。

  • 5 # 探微閣主

    你這種觀念就是第二語言的思維![大笑]語言的發展規律,先有口語,然後形成書面,再有語言專家總結其中規律,形成語法!

    所謂單複數、時態,是人們先那麼說了,然後才有人總結出來的,而不是先有語法,然後人再去根據語法去組織語言!

  • 6 # 少數派小報告

    作為母語,在日常生活中天天使用,可以做到不出差錯。但有些生僻的用法,也需要通過正規學習掌握。

    拿中中國人來打比方,正常受過教育的人,一般說話都能用詞恰當語句通順,無明顯的病句錯句。某些不常用的字,成語和稍複雜些句式,比如反義疑問,雙重否定等等,受教育更高的人會用得更多更熟練一些。

    英語的情況一樣。單複數比較簡單,靠平時生活積累都不會用錯。母音半母音字母結尾,以及特殊的複數需要記一下(好像漢語裡的量詞),但記住了就會錯了。至於時態,我留學的時候和一個曾做過小學英語老師的美中國人同組,談到英語時態的難點時,他說孩子掌握簡單時態沒啥問題,涉及到完成,虛擬這些需要邏輯思維的形式,也是花些時間反覆訓練才能正確掌握。

    所以,母語和外語在反覆操練產生不假思索的肌肉記憶方面沒什麼區別。

  • 7 # 愛的印記

    不會的。外中國人學中文最頭疼的就是我們的數量詞,一件衣服,一張桌子,一朵雲,一頭牛,儘管這些是完全沒有邏輯可言的習慣用詞,但我們中中國人是不會說錯的,所以外中國人講英語時的語法也不會錯的。

  • 8 # 日韓小姐姐研究院

    當然不是,就和你說中文一樣,很多習慣用於和方言是不符合語法規則的。而且語言是在不斷進化的,比如現在北美口語中me直接當做我的主語來說,而在語法規則中me是賓格。類似情況還有很多,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很多官方正式的語法語言是不會出現在口語中的,我想任何語言都是如此。

  • 9 # 大漢世界

    當然可以。這是由西方語言的文化特性決定的。所謂文化,簡單地說就是文(語言)的教化。西方語言的一大特性就是:思維以動詞為中心,動詞要根據人稱、格數、時態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變化,以便明確行為的功效區分,明確利益的具體歸屬。

  • 10 # 菁麥

    不會錯,義大利語還有陰陽之分,除了陰陽還有陰陽單復之分,除了陰陽單復還有定冠詞不定冠詞之分,他們都能對[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 11 # 初心之性自我之心

    書面語言和口語不一定,曾經在超市碰到老外,我和他交流,想到熟悉單詞,然後用上,說出來他都能聽懂,有時候把表達意思單詞說出來,外人人都能聽懂,不在乎語法錯誤

  • 12 # 阿中芳1

    英語詞法是最簡單的了,簡單到和漢語差不多了。俄語詞有陽性陰性中性,有變格(12種變化),麻煩多了!不過寫東西是不是合乎語法是受教育程度的標誌,也就是說,文化低的寫東西常常有語法錯誤,更不要提說話了。不過母語嗎,從小就說慣了,大部分還是正確的。

  • 13 # 上海石庫門裡的80後

    我們學英語的目的不是為交流,而是為了增加一門考試科目,而且這個科目又方便閱卷打分。

    之所以選擇英語,是因為英語語法明確,內容豐富,可以變幻出多種形式的考題,符合中國應試教育的考題標準需要。

    因此不要用我們對英語的認識去想西方人的英語。我們學的是“應試英語”

  • 14 # 痴痴

    當然可以,有些答案說英語各地區用詞不一樣,但是語法時態不會有太大出入。就像以中文為母語的能熟練掌握量詞那樣,哪怕各個地區量詞用法不同,比如北京愛用“個”比如買兩個(瓶)水,雲南等地愛用一張(輛)車。

  • 15 # FireBreak

    單複數和常用語法是沒問題的,但是複雜的語法不會,比如現在完成進行時這種的。不過口語化的交流中本身也不會涉及到太複雜的時態用法。

  • 16 # 快樂3768904

    就像歐洲人說英語,雖然發音有時不夠標準,但是人家也想說什麼就能說出什麼,而且也沒有語法錯誤呀。就像外地人說普通話,只是有口音而已。

  • 17 # 飲l山

    問你個問題,你是先會說中國話,還是先學會的中文的語法?學一門外語,之所以從語法學起,才能通順地讀寫,因為你沒有語言環境。中中國人未必能比一個學中文的老外懂中文的語法。但是你跟中中國人說話,他能聽懂,你跟老外說話,他還是不一定能懂。中文裡有非常多的量詞,英語裡很少,老外有時候肯定也會納悶,中中國人怎麼說這麼多量詞時,都不會說錯

  • 18 # 波波C維奇

    跟你講一句,母語國家的人講話是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簡單怎麼來。除了官方的說書面語言。我們學英文都是學到書面表達方式。聽起來就是怪怪的感覺。就好比你說跟朋友聊天一直文鄒鄒的你受的了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約拍之類的一定要用單反嗎?微單可以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