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朔雲邊月
-
2 # 力蒙施
工程機械與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融合的兩個方向:其一是人工增強,另一個是人工替代!
為更好地理解,先以人體為例,我們透過觸覺、視覺、嗅覺、聽覺等感官感知周邊環境,並將接收到資訊透過神經元反饋至大腦,大腦做出判斷與處理,將結果透過神經系統傳回至肢體末端,進而做出反應!
相應的,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只是手段,功能類似於“神經系統”,連線著工程機械端(類似於肢體端)與指令端(類似於大腦),若要指令端的“指令”經由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傳遞至工程機械端,並在工程機械端做出實時的反應,就需要在工程機械端增加“眼、耳、鼻、喉”的感官系統,即在感知層、識別層、分析層、反饋層增加資訊獲取、分析、反饋的裝置,如紅外、藍芽、射頻、條碼、工業攝像機等系統支援,並在控制層、執行層增加自動化控制系統,以實現指令端與工程機械端的充分融合,使得工程機械端識別的資訊經由指令端處理後實時傳回機械端並做出相應動作反應,讓機械像人一樣具備“智慧”(資訊獲取、反饋、分析、控制與執行),這就是新技術賦能傳統機械觸發的智慧化!
工程機械和網際網路的對接,或者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透過網際網路建立工程機械的雲平臺。
二,透過雲平臺,將工程機械的引數,使用狀況,進行資料分析。
三,透過分析,提前預知裝置效能,那些配件損耗嚴重。那些部位需要保養。提前給客戶診斷。
四,工程機械和網際網路的對接,實現了裝置的身份資訊登記。
五,與物聯網想配合,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