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汪柏炻

    我們常說“你的時間和金錢流向哪兒,你的人生就走向哪兒。”雖然,這只是一句樸素的話,但它卻也是人生的重要底層邏輯之一。時間的流向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其中的三種。

    一、暗時間

    什麼是“暗時間”?

    “暗時間”是《暗時間》作者劉未鵬提出的一種時間衡量方式與運用法則。

    劉未鵬說:“衡量一個人活了多少年,應該用思維時間來計算。”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即一個人的生命長度應與他的思維時間直接掛鉤。

    那些善用時間的人,不僅會用整塊時間拿來工作、學習和思考,還會在平時不太留意的“邊角料”時間進行毫不懈怠的思考。於是,他用來思考、做事、成長的時間就被大大地拉長了。

    比如:他們會在走路、刷牙、吃飯、洗手、坐地鐵時用大腦進行思考、咀嚼、聯想和推理。

    這些都是“暗時間”。

    “暗時間”並不顯眼,但日積月累後的效應卻很巨大。

    可是,為什麼我們要不停思考呢?

    思考,其實是幫我們把看到的、學到的、要做的東西從淺錶帶入深處的最重要一步。

    少了思考這一環的學習,就像是少了“消化”的“進食”,食物是吃進去了,卻沒能轉化成對你有用的養分。而少了“思考”這一環的工作,就像是盲目重複的機械,它解決不了任何複雜的問題,也產生不了大的價值。

    正因為此,我們常常都有一種體會:雖常看書、收聽各種課程、參加各種認證,但大多浮於表面,真正領悟的很少,更別提用於實踐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雖然投入了很多時間精力在一件事上時,卻常常毫無進展?

    究其根本,是因為你沒有整天把你想做的事,要學的東西放在你的大腦裡,時刻給予它最高的優先順序。

    假如在你走路、吃飯、做夢的時候,心心念念想的都是這件事,你的CPU總是分配給它,那麼你的思維時間就是用到了極致,你投入的時間就真正等於了實際流逝的時間,因為你的CPU是滿載的。

    所以,要想開啟自己的“暗時間”,你首先要有明確的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才能開足馬力、不斷圍繞你的問題進行思考。

    而那些能充分利用暗時間的人將在無形中多出一大塊生命,你也許會發現這樣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麼的就是比你走得更遠。

    我們要成為的“暗時間”使用者。我們的頭腦經常在思考,每天都有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僅在白天,就連在睡夢裡,我們也常在琢磨白天的問題,那時是我們的潛意識在幫我們思考。

    所以,當遇到想不明白的問題時,我們會習慣性的在頭腦中儲存下來,隨後這些問題就會在各個時間空隙進行自動運轉,不知不覺間,答案就會自動浮現,非常神奇。

    但與此同時,很多人雖然會在暗時間裡不斷思考,但有時他們思考的內容卻基本屬於“胡思亂想” , 比如:別人是不是會那樣想我,比如:我剛才是不是說錯話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情況非常常見,這種思考習慣稱為雜亂無章但停不下來的思考,這種思考對一個人的傷害大於益處,因為它的副產品往往是焦慮和恐懼。

    所以,它會讓一個人的頭腦長滿“雜草”,而破除這種雜亂無章思考習慣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正確的思考方式。

    當你學會並開始運用正確的思考方式時,你大腦中的“雜草”就會被“稻禾”所取代。而當那片土地都種滿了稻禾的時候,它就再也沒空地去生長雜草了。這時,你就能好好運用自己的“暗時間”了。

    二、正念時間

    對“暗時間”的正確使用,確能讓人獲益良多。

    但很多東西都是“雙刃劍” :當頭腦思考力太強、思考太多的時候,雖能帶來很好的洞見、巨大的成長;但同時,也可能會產生一個副作用,那就是停不下來,有時就會影響睡眠。

    所以,你還需要另一種時間,那就是“正念時間”。事實上,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的“暗時間”,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正念時間”。

    什麼是正念時間?

    正念的意思是“帶著愛的覺知”,假如你在做事時,清晰的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連裡面的每一個細微動作你都清晰的知道,你的所有關注都在此時此刻,同時,你對自己沒有評判也沒有批評。那麼,你正度過的就是“正念時間”。

    然而,能常常做到這種境界的人實是鳳毛麟角。

    但我們可以嘗試的是:每天給自己留出一點兒時間,作為正念時間,比如十五分鐘。

    寫到這裡,你可以會問:為什麼要有“正念時間”呢?

    如果說“暗時間”是讓我們去進行不間斷的思考,充分運用我們生命裡的點滴時間。那麼,“正念時間”給我們帶來的就是頭腦安靜、回到當下的感受,並終將帶我們進人“身心合一”的境界。

    具體怎麼做?

    首先,你可以坐在打坐墊或床上,閉上眼睛,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然後慢慢地將自己帶入正念時間。

    剛開始,你想進入那種“完全活在此時此刻、沒有思緒”的狀態是極其困難的。你的思緒就像是一條奔湧不息的河流,時刻不停。

    但是,隨著你慢慢的修煉,你對自己頭腦中不斷出現的念頭會產生越來越清晰的覺知。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坐在岸邊,看著眼前的河流奔湧而過,上面的船一艘艘的駛過,而你的目光並不會隨著那些船溜走,而是第一時間就收了回來,留在了當下。

    這就是“正念”的練習方法。

    而我所說的“正念時間”代表的正是每一天裡,你在正念狀態中度過的時間。

    你在正念中度過的時間,不僅可以是這種刻意留出來的修煉時間,還可以存在於你的很多時刻裡。

    比如:當你在洗碗,你就是全身心的在洗碗,你清晰的覺知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水流過手指的感覺,摸著碗時的光滑乾淨,還有水的溫熱的感覺。換句話說,你是真的活在當下的這些時刻裡。

    這些時間也是正念時間。

    我之所以會將“暗時間”與“正念時間”放在一起,是因為它們雖然都是片段式的短時間,比如洗碗、比如上班途中走路、比如刷牙。但是,“暗時間”是將這些時間全部用於思考了,而正念時間則是將這些時間用於全然覺知當下了。

    如果說“暗時間”帶給我們的是深度且持續的思考,是不斷圍繞問題想要解決問題的韌勁,是時刻不停的精進。那麼,“正念時間”帶給我們的就是久違了的“身心合一”的滿足感與平靜感。

    三、黑洞時間

    以上兩種時間是我們應該好好去運用的,而第三種時間則是我們應該去減少或避免的,它就是:黑洞時間。

    什麼是黑洞?

    在物理學中,黑洞說的是吸引力非常大的天體,它會扭曲時空。

    那麼,如果一個人掉入到宇宙的黑洞裡,會發生什麼呢?

    這是很多科幻電影都描寫過的情節,比如《星際穿越》的男主角就跳進了黑洞,等他出來以後,之前只有幾歲大的女兒已經變成老太婆了。

    講真,我們現在的很多App和網際網路內容,給我們提供的就是這種“黑洞”巨大的吸引力,以及進入後的被扭曲了的時空感。

    當我們將自己的時間投入到這些“黑洞”中時,這些時間就成為了“黑洞時間” ,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被吸引,然後沉淪,等出來時已是滄海桑田。

    比分說:“我想學習寫字,於是就關注了一個教寫字的短視訊。可是每次進去想練字的時候,就會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吸引,一刷就是老半天,刷累了出來,才發現原來自己是要去找練字視訊的,每次都這樣,無一例外。”

    這已經成為了當下很多人的真實體驗:為什麼會這樣?

    第一,這種短視訊沒有邊界感,它是一條連著一條的,除非你很累很渴很餓,否則你很難意識到應該停下來了。

    第二,它會投每人之所好,給你源源不斷的送上你所喜歡的東西。

    第三,它給人的刺激是多感官的,是能帶來快感的。

    於是,就這樣,你毫無還手之力的墜入了“黑洞時間” ,在這裡,你無需思考,也無需面對現實中的煩惱,簡直是快樂無邊。

    又或者,你本想查個資料就開始寫論文,誰知一旦開始就陷入其中,看完一個連結又看一個,不僅看了與論文有關的文章,更看了很多毫無關聯的文章。就這樣,隨著一個個頁面的不斷跳轉,你完全沒能意識到時間的流失。

    看完之後,你又覺得悵然若失,不知剛剛過去的幾個小時到底是做了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收穫了什麼。但下一次,你還是繼續如此。

    這些都是“黑洞時間”。

    當我們的時間不斷流向“黑洞時間”的時候,剩下的用於學習、思考、成長以及陪伴家人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而且因為它會扭曲時空,所以在其中的我們會常常感受不到時光的流逝。

    這並不是說,我們就不能放鬆休息了,而只能將業餘時間用於學習。

    事實上,每個人都要給自己足夠的放鬆休息的時間,否則效率就會越來越低,而且也會嚴重缺乏靈感,根本無法創新。

    只是,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更好的方式去做放鬆休閒,比如運動、比如看一部好的電影、比如在園林中欣賞美與自然。這樣,我們不但能得到更好的放鬆和休息,同時還能有益身心,何樂而不為呢?

    四、最後,人們常說:“你的時間和金錢流向哪,你的人生就走向哪”,這雖是一句樸素的話,但它卻是重要的人生底層邏輯之一。何去何從,最終不過是每個人的選擇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快樂幸福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和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