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糖糖沒有果558

    陳嘉謨(1486年-1570年),字廷採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號月朋子,今安徽祁門縣二都(西鄉石墅)人,有文獻記載稱其曾任明朝御醫。

    陳嘉謨年少時天性聰穎,攻讀儒學,且博學多才,在詩、詞、賦和書法等方面均有建樹,後因體弱多病,遂鑽研醫藥學知識,並終以醫藥造諧深厚且頗有建樹而著稱於世。

    陳嘉謨由儒入醫,尤其喜好金元四大家的醫學著作及其學術思想,受李杲和朱丹溪思想的影響最大。其畢生精研醫學,以醫鳴世,雖幾度喬遷,總為從遊者甚眾。其善於透過臨證實踐,悉心進行經驗總結,他認為《大觀本草》“意重寡要”,明代著名醫家王綸的《本草集要》“詞簡不賅”,而明代嘉靖年間四大名醫之一、新安祁門人汪機的《本草會編》對本草的記述雖力求詳細,但“雜採諸家而迄無的取之論,均未足以語完書也”。因此,他對前人之本草著述進行整理,結合自己心得和經驗加以補充,於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開始撰寫,歷經了七年時間並且五易其稿,於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在其八十歲高齡時撰寫成書,名《本草蒙筌》。《本草蒙筌》是陳嘉謨用來教授弟子的本草講稿,意為童蒙作也。筌者,取魚具也,漁人得魚由於筌。正如他在“自序”中寫道:“予少業舉子,尋以體弱多病,遂留意軒岐之術於凡三代以下諸名家,有裨衛生者,罔不遍閱精擇之”,陳嘉謨特別重視本草學,說“不讀《本草》,無以發《素》、《難》治病之玄機,是故《本草》也者,方藥之根柢,醫學之指南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影視劇中裡講道士捉妖的作品多,和尚捉妖不行嗎,這種文化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