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霜華滿袖1
-
2 # 錦帆
馬一浮早以說出文化的未來
中國繪畫的現代性問題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近百年來,中國美術始終為現代性問題所困擾,並受本土與西方、傳統與現代深層文化問題的制約和影響,從而使中國美術的現代性問題成為一個世紀性難題。問題始終不在中國現代美術是否需要實現現代性轉換問題,而是如何實現現代性問題?
藝術是沒有國界和古今之分的
秋一 夢境
“筆墨當隨時代”是清初石濤的名言,而在現代社會,筆墨真的應當隨時代嗎?時代特徵是什麼?在美術史上每個時代的特徵在筆墨、形狀上雖然有變化,但歸根結底是心性在變化。從境界上來講,只有深淺高低的變化,而不存在大的轉折。對藝術來講論文和野,沒有前後之說。所以,當隨時代這種提法是不對的。
當然了,從藝術角度來說“藝同於道,道不乖時”。它是不背離這個時代的。但是時代也左右不了道。藝術的東西是超時空的,沒有時間和空間以及地域的概念。萬物分陰陽,前人是從陰陽的角度來認識問題。當時並沒有什麼派別、東西方差異等問題,現在我們大談東西文化,讓藝術顯得太狹隘了。藝術是沒有國界的,也沒有古今之分的。“論畫無古今,唯造平淡難”,古今不是本質的問題。
藝術是沒有國界和古今之分的
夏回 暗香疏影花間意
古今的本質應是平淡。和諧是藝術的境界。古今不是境界,古今是時間性的東西,藝術和時間沒有必然的聯絡。所謂“道不乖時”,藝術亦是如此,他不受時間的左右。
現代很多人說現代性,什麼是現代?現代的內涵是什麼?不求現代和當代,藝術是沒有時間界限的,是一個整體的價值系統,沒有必要分當代或是古代。現代的世界是快節奏的時代,是大競爭的時代,我們不能跟著西方跑,自己不穩定、沒有定力、價值系統受到動搖。
藝術是沒有國界和古今之分的
呂雪峰 佛曰
按老莊的思想“道法自然,得道得自然”。現在有很多的行為、意識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我們決不能夠扭曲天道順應時代的錯誤的邪念。現在是天下無道的世界,無道是指以強凌弱,弱肉強食,這就是無道的。有道的世界是小德毅大德,小賢毅大賢。也就是說,現在是誰強誰說了算,現在就是天下無道的時代,這個時代我們不能隨波逐流,要進行修正、矯正。具體到美術也是如此,天不變,道也不變,我們要捍衛道。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糾偏、糾斜,使我們的思念沒有雜質。與其斜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就是走正道,絕不能走斜了。還是那句話:時代性不是本質問題,本質是心態問題,要先正其心。
藝術是沒有國界和古今之分的
詹國英 醉花澗
繪畫會起到淨化心情,養心、治心的作用,使我們思考的問題不斷深入。我們在藝術上表達的是完整的世界,“一花一世界”。
因此我們要注重傳承,藝術的本源是靜心。必須要回歸到原本的東西。大地無言承載萬物。中華民族從孔孟到莊周都講究含而不露、韜光養晦,中中國人崇尚平和,平常心,不張揚不凸顯。古人講“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隱行者必有昭明”。隱是為了更好地充實自己不受干擾。藏和隱才是博大的,萬物張揚的為小。滿招損謙受益,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謂之大。能夠抓住本質的東西才有光彩。孔子講“克己復禮”。藝術上也要求博大之境,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化。這才能成為大家。
-
3 # 深信因果amtf
湯恩比預言:中國文化將統一世界
阿諾德。湯恩比(ARNOLDTOYNBEE)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的20卷鉅著《歷史的研究》與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及更早期吉朋的《羅馬帝國的興亡》列,堪稱為“巨型的歷史博物館”,被美國當代最著名的哲學教授李維譽為對人類文明“最看透底蘊的和最持續不變的沉思錄”。
下面,我將摘錄他晚年與日本社會活動家池田合著的對談錄:《展望二十一世紀》,看看他是如何預言世界統一的:
“中華民族的美德,就是在那屈辱的世紀裡,也仍然繼續發揮作用。特別在現代移居世界各地的華僑個人活動中也都體現著這種美德。
東亞有很多歷史遺產,這些都可以使其成為全世界統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軸。依我看,這些遺產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華民族的經驗。在過去二十一個世紀中,中國始終保持了邁向全世界的帝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地區性國家的榜樣。
第二,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逐步培育起來的世界精神。
第三,儒教世界觀中存在的人道主義。
第四,儒教和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義。
第五,東亞人對宇宙的神祕性懷有一種敏感,認為人要想支配宇宙就要遭到挫敗。我認為這是道教帶來的最寶貴的直感。
第六,這種直感是佛教,道教與中國哲學的所有流派(除去今天以滅絕的法家)共同具有的。人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種必須與自然保持協調而生存的信念。
第七,以往在軍事和非軍事兩方面,將科學應用於技術的近代競爭之中,西方人雖佔優勢,但東亞各國可以戰勝他們。日本人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第八,由日本人和越南人表現出來的敢於向西方挑戰的勇氣。這種勇氣今後還要保持下去,不過我希望在人類歷史的下一階段,能夠把它貢獻給解決人類問題這一建設性事業上來。
在現代世界上,我親身體驗到中中國人對任何職業都能勝任,並能維持高水平的家庭生活。中中國人無論在國家衰落的時候,還是實際上處於混亂的時候,都能堅持繼續發揚這種美德。
……
將來統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歐國家,也不是西歐化的國家,而是中國。且正因為中國有擔任這樣的未來政治任務的徵兆,所以今天中國在世界上才有令人驚歎的威望。 中國的統一政府在以前的兩千二百年間,除了極短的空白時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幾億民眾統一為一個整體。而且統一的中國,在政治上的宗主全被保護國所承認。文化的影響甚至滲透到遙遠的地區,真是所謂“中華王國”。實際上,中國從公元前二二一年以來,幾乎在所有時代,都成為影響半個世界的中心。最近五百年,全世界在政治以外各個領域都按西方的意圖統一起來了。恐怕可以說正是中國肩負著不止給半個世界而且給整個世界帶來政治統一與和平的命運。”
按我的設想,全人類發展到形成單一社會之時,可能就是實現世界統一之日。在原子時代的今天,這種統一靠武力征服--過去把地球上的廣大部分統一起來的傳統方法--已經難以做到。同時,我所預見的和平統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軸為中心,不斷結晶擴大起來的。我預感這個主軸不在美國,歐洲和蘇聯而是在東亞。
由中國,日本,北韓,越南組成的東亞,擁有眾多的人口。這些民族的活力,勤奮,勇氣,聰明,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毫不遜色。無論從地理上看,從具有中國文化和佛教這一共同遺產來看,或者從對外來近代西歐文明不得不妥協這一共同課題來看,他們都是連結在一條紐帶上的。且 就中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這樣的統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絕對要求。中中國人和東亞各民族合作,在被人們認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類統一過程中,可能要發揮主導作用,其理由就在這裡。
如果我推測沒有錯誤,估計世界的統一將在和平中實現。這正是原子時代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雖說是中華民族,也不是在任何時代都是和平的。戰國時代和古希臘及近代歐洲一樣,也有過分裂和抗爭。然而到漢朝以後,就放棄了戰國時代的好戰精神。漢朝開國皇帝劉邦重新完成中國的統一是遠在公元前202年。在這以前,秦始皇的政治統一是靠武力完成的。因此在他死後出現了地方的國家主義復辟這樣的反動。漢朝劉邦把中中國人的民族感情的平衡,從地方的分權主義持久地引向了世界主義。和秦始皇帶有蠱惑和專制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運用了處世才能完成了這項事業。
將來統一世界的人,就要象中國這位第二個取得更大的成功的統治者一樣,要具有世界主義思想。同時也要有達到最終目的所需的才幹。世界統一是避免人類集體自殺之路。在這點上,現在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兩千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不是在半個世界,而是在人們能夠居住或交往的整個地球。必定要實現統一的未來政治家的原始楷模是漢朝的劉邦。”
-
4 # 豈厶厶
問題說清很複雜。
文化是人類社會相對經濟、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動及其產物。一個綜合性概念問題。
或許若干年後(指中國的文化)會成為有錢人或上層建築的交際工具。(我新增一點自己的觀點,從小學生時期老師讓孩子增加閱讀的能力,推薦很多優秀的書籍,但家長買回一堆後,孩子們也不能靜下來心閱讀,其一海量作業。其二層出不窮的電子產品的吸引力強大。其三大多數家長閱讀量幾乎沒有。)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大多數中國人覺得自己閱讀量較少,其中原因很多不在這裡一一闡述。
世界文化是多樣性的,有歷史性,統一性,各民族的文化差異習俗都具有獨特性,正因為此,才構成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不重視世界文化的包容性,歸宿有可能會因為傳承和創新等等問題而消亡(現在已有許多世界文化遺產悄然消失)。
世界文化的發展過程要求每個國家、民族、個人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異,秉持自己的特色,促進多元化發展的道路。
-
5 # 上善若水689
世界文化的基本趨勢走向就是多樣化文化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
首先,自從有了人類文明,文化應運而生,從古至今,文化一直綿延。現如今,文化更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力量,文化與經濟,政治合為綜合國力衡量的標準。可以說,一個國家文化的軟實力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發展的走向。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朝著多元化、開放化、融合化方面發展。
一、多元化:社會生活的多樣化,異質化必然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帶來影響,使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邊性、差異性明顯增加。
二、開放化:與當代經濟發展的全球化開放化交相呼應,世界各國和名族之間的文化日益走向開放,國際間文化交流不斷。
三、融合化:各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在交流的過程中求同存異,有融合的趨勢,當然,完全的融合是不可能的。
最後,我認為儒釋道三家的文化會走向世界,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力。
儒、釋、道三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進取文化。
道家文化:規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獻文化。
二、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
道家文化:領悟道、修養德、求自 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 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 智慧。
三、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四、世界觀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臺。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 造地獄、極樂。
五、價值觀
儒家文化: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
佛家文化: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六、哲學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學。
道家文化:出世哲學。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
6 # 崑崙139100429
文化及文化形態是文明及文明形態的反映。而文明形態是隨著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社會形態的演進而演進的。社會是發展的,包括當前的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也只是社會發展演進中的一個階段。按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論斷,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應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也只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其對資本主義逐利性、無序性的弊端和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的判斷已得到驗證。而任何文化都是不同社會文明形態的反映。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前進,資本主義、封建主義乃至奴隸制形態下產生的文化儘管會仍有部份殘留痕跡,但終究會被社會主義一一一共產主義的先進文化所代替。她的共同特點和主要表現應是公心為尚、集體主義、奉獻精神、團結協作、利他利民。國際社會也會注重一體化,協調共進。階級差別逐漸縮小直至消失,一切等級、貴賤、貧富的陳腐意識也會被真正意義上的新的平等觀念代替。但文化的表現形式仍應因地理、環境、習俗的不同而呈多姿多彩、多樣性。總之,文化是伴隨、依託於社會形態這個客觀存在的,社會發展的歸宿就是文化的歸宿,社會前進無止境,文化也無止境。
-
7 # 明心自覺
說到文化就離不開人。因為文化是人創造的。那麼說到文化歸宿的問題。就離不開人類歸宿的問題。
人類發展至今天。是伴隨著正確與錯誤,一路走到現在。那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呢?
宇宙中有沒有外星生命?我不知道。因為科學家也不知道。但根據常識,我認為,宇宙必須要有智慧。因為如果沒有智慧,那麼宇宙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就像一件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我們誰也不會去做一樣。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人類的歸宿就有兩種可能。
一,如果地球以外。宇宙中沒有外星智慧,那我們人類就不用擔心了。因為宇宙不會讓我們人類消失。
二,如果宇宙中有外星智慧,那就麻煩了。我們人類就會面臨兩種選擇。即:正確的發展和錯誤的發展。正確的話。人類可能就會長期發展下去。錯誤的話。人類可能很快就會消失。
那就看看我們今天的人類是怎麼發展的。自打西方工業革命,以及現代科學誕生以來,挖礦,掏煤,抽石油。在看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水汙染。空氣汙染。核汙染,土地汙染,食品汙染。氣候不斷惡化。
再看看當前爆發的新冠疫情,自近代以來,傳染性疫情爆發越來越頻繁,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和環境汙染沒有關係嗎?
古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多種病。近代以前。我們中醫看病。都是用天然的植物。製成的中藥。調理我們的五臟。通過出汗。大小便。把病毒細菌排出體外。病也就好了。可自打西方抗生素誕生以來。不斷地去殺死病菌。導致病菌不斷的產生變異。要知道病菌這種微生物。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10億多年。我們人類卻要殺死他們。是對是錯,值得我們思考。
再說說我們人類自己。小到人與人。大到國與國。為了利益。惡性競爭。甚至不擇手段。再看美國。以及那個叫什麼川普的總統。整天喊著人權。卻罔顧人命。欺小凌弱。霸道無比。完全沒有道義和底線。人類的歸宿在哪裡?
毛澤東說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美國的霸道行為如果不收斂,那麼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就永遠不會被排除,可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核武器,究竟有沒有引爆的那一天?我看誰也說不好。
中國的外交講:人類命運共同體。可能人類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才能對這一觀點產生認同。也許那個時候,各國的領導人才能真正坐到一起,對人類共同的命運達成共識。
文化是人類發展的載體。那麼人類的歸宿,也就是世界文化的歸宿。西方的哲學我不懂。也沒認真研究過。但是我們中國的傳統國學。向來是以:仁,義,禮,智,信。講以和為貴,與鄰為善,天人合一。為宗旨。《道德經》,更是一部最適合於人類生存發展的哲學理論,是人類最理想的生存狀態。如果人類能夠長久發展下去,世界就必須大同。那麼中國文化就應該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中國文化也必將成為世界文化的歸宿。
-
8 # 傳統文化小蜜蜂
我認為世界文化的歸宿就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習主席曾經說過: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世界上的矛盾和衝突,其實說白了就是文化上的衝突,文化上的差異。中東地區的戰火延綿不斷、生靈塗炭,主要還是文化和信仰上的衝突,以及文化上不能包容並濟。
從中國歷史來看,從來一種外來的文化如若與中國包容的文化之氣質相悖,註定都是吃不開,而必然音消響歇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講,西方20世紀中期,尤其是“二戰”以後人們開始逐漸看到的現代文明的一些弊病。比如民主制度有很多弊端,包括民主制度可能造成的大多數人的專制,在21世紀逐漸暴露出來了。比如,人的文化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也不能分什麼高階的和低階的。那為什麼不同的生活方式會存在呢?因為能解決問題。最早、最原始、最基本的那條路就是西方的文化,它的長處是很會利用理智,是第一個階段,用理智去征服自然。但是征服過了頭,也就沒有大自然了,當你走到頭,會遭遇一些別的你不知道的問題。比如用暴力或者破壞性的方式方法去征服大自然,認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人,那麼將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和反噬。2020年對全人類來說,都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可正是這2020年這一年,是大自然給予世人的警醒。大自然在告訴我們人類:人類只是地球的客人,並非地球的主人!而中國文化,自古以為就是講究天人合一,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人類在地球史上走得更加持久和長遠。
除此之外,中國文化也一直在探尋人類生命本來的意義,也是所以說:光有物質與物質性力量,人間實在還不行,在此情形下,哪個文化能把生死的問題回答得更好,哪個文化就可能為人類所接受。畢竟,一切叫做文明的東西所迴應的終究都不過是生死問題。而人類最根本的還是生命的意義的問題。西方是神學文化,印度是鬼學文化,中國是人學文化,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都是對應了人類解決問題的不同階段。東方世界,包括中國和日本在內,當它們面對西方強勢打壓,積弱積貧之際,對於自己的傳統文化多持一種否定的態度,認為要全盤西化,甚至要改良人種。迄至富強起來之後,民族自信心就上來了,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情和認可逐漸獲得恢復和強化。這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強盛起來了,越來越有大國的風範,因而,出現了一個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現象,即原來比較激進的崇尚西方文化的人士可能轉向中國傳統文化主義,這說明文化自信心上來了。
全世界除了中國之外,包括南韓、日本在內,統治者都是武士、世襲的貴族,中國沒有。中國的文化是上下溝通的,有一種交融。所以中國的文化是真正做到了有容納大,海納百川,所以我認為世界文化的最後歸宿必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
9 # 龍雲思鄉
”歸宿”不會”走向哪裡”!
而是人~趨向歸宿!
是吧?
建議調整此問題:
人類文化的”終極歸宿”在何處?
或:
人類文化 將 會趨向哪裡?
或:
人類世界各種文化,將趨歸何處?
適當與否?望各位指教![作揖]
~問題太大,難以回答![我想靜靜]
文化,是以依附形式,存在於人類主體活動之內的,不會單獨存在執行
如果人類世界能包容交流,
世界文化可就可能隨之趨向
-”和諧融化”的歸宿!
如果人類世界爆發衝突戰爭,
世界文化就可能會趨向 -
”銷燬火化 ” 的結局![骷髏]
-
10 # 薛學彥
世界文化的歸宿應該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哲學精典,是天理與人行為的融合,與家運國運緊密相聯。天理是良心加事實,遵守天理天就幫助你,違背天理天就懲罰你。天看的最清楚,你的好與壞都會給你相應的報應。人有千算,天則一算是天人合一在家運國運上的俱體顯現。
回覆列表
從短期看,隨著經濟發展、文化的交流和民智的啟蒙,強權政治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大社會、小政府的體制會成為主流。因此,與之相適應的強調自民平西方文化會成為世界文化的主導。
從中期看,現代社會其實就是春秋時代的重現,而在今後若干年內,將會進入“禮崩樂壞”、弱肉強食的新戰國時代。傳統的地域、陣營、格局都會發生深刻而徹底的轉變。結束混亂的,必然是世界範圍的“大一統”。在新的“大一統”之下,需要一個超越地域侷限、民族主義、階級區分和宗教傾向的,能被最多數人群所接受和奉行的大文化。以我所知,沒有哪種現有文化能如儒家文化更適合擔當這一使命。
從長期看,歷史是不斷起伏、週期性發展的,治亂相繼、分合相隨,文化也必然會有各種相適應的變化。沒有歸宿,只有不斷的發展。
如果一定要找到歸宿,那麼,如果人類認識到自身的渺小短暫,自然的偉大恆久,不至於在對自然萬物的侵奪與改造過程中,被萬物排斥和反噬而滅亡的話,主張“安守本分,順應自然”的道家思想,或許會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個理想的歸宿。但這只是願望,不能驗證,也無法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