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河草

    P2P網路的節點發現機制,類似於找老同學。

    剛下載的軟體,一般會自帶一些常上網的節點清單,就像手機通訊錄,包含有比較熟的同學。軟體聯網後可以一個一個問,有回話的就可以連線上了。

    跟隨軟體下載的通訊錄很難維護,所以一個改進做法是隨軟體下載一個DNS列表,可以透過這個列表獲得其他節點的地址。DNS是網際網路地址解析伺服器,每次使用者訪問一個網址,DNS負責把網址轉換成實際的IP地址。具體解釋就不展開了。

    隨軟體下載獲得的初始節點,一般只用於首次或者前幾次聯網,因為每次連線到一個節點,都會從那個節點獲得它正在連線的其他節點清單。就像聯絡到一個同學,拿到一張新的通訊錄,合併到自己的通訊錄。有些聯絡不上的自動剔除。後續上網只需要按照自己的通訊錄再次掃描即可,順便重新整理一下通訊錄以後用。舉個例子,現在流行的某區塊鏈網路,每次會主動嘗試連線最近連線過的2500個以上其他節點,相互交換通訊錄。

    總之,P2P網路的互聯機制,就是首先隨節點軟體下載種子節點,上線連網後和其他節點不斷交換通訊錄,各自儲存最近有效的節點資料庫以便下次上線時聯網。

    在一個P2P網路成形的初期,種子節點比較重要,扮演著類似伺服器一樣的中心資料庫的作用。隨著網路節點規模擴大,種子節點逐漸失去意義,可以透過隨機選取活躍節點代替固定的種子節點,實現完全的去中心化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纖收發器出現宕機故障問題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