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明揚51

    京劇作為三大國粹之一,目前陷入低谷,如何才能振興?從國家到劇團,從演員到觀眾,其實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也都採取措施試圖扭轉不利局面。

    我想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提高從業者水平

    京劇不再吸引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演員水平下降,不足以吸引觀眾。隨著流派創始人、弟子的逐漸離世,已然60歲左右的三代演員的水平支撐不起京劇的門面。

    2:京劇人放下架子

    吸引人說到底的核心是培養觀眾,這就需要京劇人走向大眾,特別是年輕人和孩子,讓他們對京劇有直接的感性認識,成為京劇潛在的觀眾群體。

    3:增加演出

    增加演出不僅有利於京劇的普及,也對演員自身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猶如運動員一樣,只訓練不比賽,水平是不會提高的。何況現在是京劇演員根本做不到天天練功。多演出也能從側面督促演員下功夫。

    4:降低票價

    現在的京劇演出水平不高票價不低。京劇院團應該好好利用國家的用來扶持藝術的“惠民政策”,讓觀眾看得起演出。

    5:加大媒體宣傳力度

    現在的媒體十分發達,國家也好,京劇界也罷,應該藉助媒體力量,一方面普及京劇知識,一方面宣傳演員,形成應有的藝術氛圍,畢竟現在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必要的宣傳,適當的炒作,其實有利於京劇的普及。

  • 2 # 葉子陶

    國粹,京劇,川劇,湘劇,黃梅戲,等等戲劇似乎都面臨這這樣的窘境。在這個大雜燴的社會里面,要想謀得一席之地應該抱團取暖。為什麼要把這個單一的區別開來做呢?為什麼不能把所有的劇種在一個舞臺上演出?

    讓一個舞臺上有流行歌,京劇,舞臺劇,川劇,湘劇,黃梅戲。相聲,花鼓戲。都能同時出現在一個舞臺上?

    我想風光無限的相聲演員郭德綱現在撐得也應該有點累,這些劇種不要再擺高調了,統一起來,輪流演出,一個舞臺,多種表演,何樂不為?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一個通病,想廣泛傳播,卻放不下身段,大毛病也。如若能引入商業裡面的營銷手段,肯定能起死回生。來個大雜燴。

    適當適應當代中國,保持節操,放下身段。定能大方光芒。

  • 3 # 京劇之家

    京劇作為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被稱為最具東方傳統美學意境的戲劇。在兩百餘年發展過程中,京劇廣泛地吸收了其他地方曲種優秀的唱腔和表演形式,集百家之長,形成了大量的聲腔劇種及其經典作品,取得過空前的藝術成就。然而,當今社會,新的傳媒載體蓬勃發展,對京劇這一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劇場繁華不再,甚至陷入了“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境地。所以,京劇如何更好地緊跟當今時代的發展主題,融合現代傳媒技術,突破創新,從中走出一條持續生存、跨越式發展的道路,這已經變成了當代京劇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當今時代,人們生活在一個藝術表現形式多樣化的社會環境中,京劇演出面臨著眾多強勁的競爭對手。傳統戲曲要重新贏得當代觀眾的青睞,必須適應當代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必須兼顧舞臺戲曲的藝術性和娛樂性。這樣,京劇藝術才會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才能重新擁有觀眾市場和不斷髮展的可能。

      京劇的傳承要充分利用新傳媒技術。新傳媒技術的不斷融合,如微博、播客等都將使京劇的傳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時也給京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重視京劇與新傳媒技術的結合,探索傳統藝術的新內涵,既保留京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又能在不同的傳媒載體上得以適當的表現,這便是京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能夠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課題。

      京劇的傳承要兼顧當代青年的審美特點。傳統戲曲浸潤著華夏民族千百年的文化血脈,沉澱了一套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心理。青年人的審美需求是最具時代特徵的,這與傳統京劇的情節結構、藝術表現方式、節奏、語言、風格等之間存在著固有的矛盾,這個矛盾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但不會消失。因此,在京劇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必須在遵循戲曲的美學原則的基礎上,兼顧當代青年審美需求,在努力推出弘揚民族精神的京劇作品的同時,使其擁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生動活潑,以滿足青年觀眾的需求。

      京劇藝術應該是一門開放的藝術,海納百川、博採眾長、融會貫通是京劇藝術的生命力所在。作為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不斷地創新改革是京劇永葆青春的不二法門。京劇的傳承與發展,必須結合其自身的特點,把握時代的脈搏,大膽地吸取現代元素並以新傳媒為載體進行廣泛傳播,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重新贏得青年觀眾的喜愛,才有可能實現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爺爺奶奶也需要孝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