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一知
在歷史上,暹羅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東南亞國家,但是現在的他也只能算作一個古稱,現在的名字在1939年的時候改為現在聞名的泰國,這個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國家。從公元十三世紀開始建立國家,先後經歷了四個時代,分別為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裡、曼谷。在1939年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改回原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泰國”並一直沿用至今。這些歷史也是有據可依的,在1938年,當時的鑾披汶·頌堪政府建立了法西斯政權,其目的就是為了躲避日本帶給他們的種種刁難,後來鑾披汶·頌堪政府開始宣言他們的大泰民族主義思想和政策,後又頒佈了《國民條例》,這這個條例中明確規定了,把國名暹羅改為泰國。時過境遷,當時的很多條款都已經過時,但是泰國這個名字被一直流傳了下來。
-
3 # 我是江西老表
以下來自百度:
暹羅 [xiān luó]
暹羅,是中國對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泰語為สยาม(Sayam),英語為Siam。主體民族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公元13世紀開國,先後經歷了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裡、曼谷四個時代。1939年6月24日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複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為“泰國”,沿用至今。
中文名稱
暹羅
英文名稱
Siam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曼谷
主要城市
清邁、清萊、普吉、芭提雅等
-
4 # 泰國風融媒體
泰國原名“Siam”,潮州華人翻譯為“暹羅”。清末民初,中國沿海苦民為討生活選擇闖南洋,乘上紅頭船漂洋過海,往往目的地駛向暹羅。在中國潮州地區,幾乎家家都有親人在暹羅,人人都懂暹羅國。
泰,泰語的意思是自由和自主。泰華人自稱“坤泰”,就是“泰人”,自由而自主國度的人。佛曆2482年(公元1939年)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後,當時總理Jomponpiboonsongcharm提出,我們對外介紹時都說:我是暹羅國的泰人。這很奇怪,不順口。國家者,以人為本,既然是泰人,那麼不如改國名為“泰國”。接著,全國上下一致通過了。
1939年暹羅國正式改名為:泰國。
-
5 # 白月影片
泰國以前名為暹羅,現在有的泰國主題的文藝作品也還是以“暹羅”為名稱呼這個國家。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泰華人把他們的國家名字從暹羅改為泰國呢?
這要從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說起。當時有個名叫鑾披汶·頌堪的強權軍人上臺,他上過臺後,身兼總理、國防部部長和內務部部長等職。在組建的內閣中,內閣成員也多是他這一派系的的人。當時他推出一項被稱為“大泰民族主義”的國家主義政策。從1939年到1942年約三年的時間,他先後頒佈12個政府通告,希望透過建立一些新的政治、文化理念來改造泰國。
泰國的改名就和第一個政府通告有關。第一個政府通告是在1939年6月24日頒佈的。這個通告稱:確定國家的名稱應與種族的確切名稱和泰族人民的喜愛相一致,因此,從泰語的角度來看,國家、民族、國籍的名稱應為“泰”,從英語的角度來看,國家的名稱應為“Thailand”,民族和國籍的名稱應為“Thai”。這是泰國第一次正式將國民由“暹羅”(Siam)改為泰國(Thailand)。這項通告規定:泰國為泰族的國家。而實際上,泰國還有許多少數民族。02、心懷叵測的鑾威集·瓦他幹鑾披汶·頌堪手下有一名官僚幫忙宣傳“大泰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這名官僚名叫鑾威集·瓦他幹,是一位華裔,華名為雲金良。他鼓吹泰族起源於中國南部,後來受到漢族的壓迫而南遷。他把泰國周邊國家中和泰族有共同族源的民族,例如中國的壯族、傣族、水族等,寮國的老族,印度阿薩姆邦的泰族等,都納入泛泰族的範圍,推行大泰民族主義。這種民族主義和德國當時納粹推行的種族主義類似,目的是推行法西斯統治。
而在這種民族主義之下,泰國的華人和華僑的處境變得艱難起來。鑾披汶·頌堪組建起來的政府頒佈的通告,不少都針對當地的華人。
在政治上,他們製造泰華之間的民族隔閡和民族對立。在經濟上,則對華人資本進行限制和打擊。他們推行經濟管制的政策,把大量的華僑華人經營的中小企業都合併到官辦的國營企業中,對華僑華人的經濟實行掠奪和侵吞。同時,他們還限制華工的就業。這一限制從《保留泰人職業條例》開始。
在文化上,這一政府則打擊華文教育和華文報紙。有一串數字可以證明這種打擊的嚴重程度。1938年,泰國有民辦華校294所,打擊華校教育的《民校條例》頒佈後,有242所民辦華校被查封,餘下不多的幾所華校則只准教泰文,不能教華語。1938年,泰國有10家華文報館,僅僅過了兩年,全國只剩1家華文報館。這些措施的直接影響是,此後幾代華僑華人的子女都不懂中文。
因為片面強調泰民族的利益,漠視其他少數民族的利益,所以這種大泰民族主義並不可取。
這就是泰國第一次將暹羅改名為泰國的背景和故事。1945年,泰國國名又改回暹羅,1948年,它再度將泰國作為官方國家名稱。
回覆列表
因為“泛泰主義”的崛起。泰國1939年改名為“泰國”,1945年恢復“暹羅”的舊名,1949年再次恢復“泰國”的名稱至今。宋元時代,中原使者前往真臘(高棉)稱呼真臘西部的國家為“暹羅”,《真臘風土記》中第一次出現了“暹羅”之名。
公元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冊封阿瑜陀耶國王為“暹羅王”,對泰國的稱呼正式確立了下來。
數百年中,由於中原王朝強大的影響力,“暹羅”一直都是外界對泰國的稱謂,直到20世紀30年代“泛泰主義”的不斷強化,鑾披汶頌堪上場以後,不斷推進“泰民族主義”,將國民更改為“泰國”。
歷史上很多國家最後都自己或者被殖民者更改了中原王朝的賜名,比如倭奴更名日本,琉球更名沖繩,呂宋與蘇祿更名菲律賓,渤泥更名汶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