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蜀仙醉
-
2 # 野袍子仙女
導語:安祿山是霍亂唐朝的第一梟雄,他的事蹟在正史中,在野史中,都有許多記載,有的事情很離奇,有的事情很荒唐,但是,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事情背後,都隱藏著什麼真相呢?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安祿山安祿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軋犖山, 營州柳城縣(今遼寧省朝陽市)人 ,粟特族。唐朝時期藩鎮、叛臣。
安祿山出身西域康國,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於右羽林大將軍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從此改為安姓,精通九蕃語言。 開元初年,逃離突厥,成為幽州都督張守珪的部將和義子。驍勇善戰,屢建功勳,遷平盧軍兵馬使、營州都督。天寶年間,平步青雲,兼任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受封東平郡王,鎮撫東北地區。天寶十四載(755年),以誅殺宰相楊國忠為名,悍然發動安史之亂。一路勢如破竹,攻破兩京。建立偽燕政權,年號聖武。晚年失明,寵愛幼子,引發晉王安慶緒不滿。
至德二年(757年),為嫡次子安慶緒指使宦官李豬兒所害,諡號為剌。史思明殺死安慶緒後,成為大燕皇帝,追諡光烈皇帝。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提起安祿山,人們想到最多的是安史之亂。這是因為,安史之亂後,大唐由盛轉衰,老百姓陷入永無止休的戰亂當中,整個國家四分五裂,形成軍閥割據。
所以說,安祿山在推動大唐滅亡這件事上,還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作為一個由安祿山這樣的將領主導的,以滿足自己私慾而挑起的一場戰爭,安祿山勢必成為了歷史的罪人。
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古代社會,這樣的戰爭毫無疑問是不義之戰。所以,安祿山錯就錯在了在一個不是那麼恰當的時機,發動了一場不義之戰。所以,兵敗還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作為安祿山來講,最後竟然死在自己兒子手中,確實也是太窩囊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安祿山只可作為一代梟雄,沒有成為皇帝的水平。雖說,他建立了大燕政權,但是很快他就死了,他的政權也隨之消失。
但是,作為唐朝歷史上避不過去的一個人物,安祿山確實有著非常過人的地方。從他的年少來看,我們知道,安祿山是很不幸的一個人。但是,從他開始進入朝廷到他平步青雲,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人非常不簡單。
他的不簡單,實際上,我們可以簡單概括為:審時度勢,察言觀色。
先說審時度勢。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晚年,朝政是非常的腐敗。而安祿山正是靠著這種腐敗的吏治,像唐玄宗身邊的大臣重金賄賂。從而使得這些大臣在唐玄宗面前大讚安祿山的功績,從而使得唐玄宗知道並開始提拔安祿山。
再說察言觀色。像安祿山這種從底層上來的小人來說,察言觀色也是必備功課了。皇帝喜歡什麼,他就說什麼,沒有的東西也能造出來以取悅皇帝。比如,他知道唐玄宗寵幸楊貴妃。便進皇宮後,先拜見楊貴妃,而他的理由是,在胡人的家族中,母者為大,這使得唐玄宗非常開心。
除此之外,安祿山還極善偽裝。他知道,皇帝認為他是胡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他便極力在唐玄宗面前表現的裝傻充愣,從而讓玄宗沒有絲毫的戒備之心。
也正是由於這幾點,安祿山的勢力逐漸壯大。在和楊國忠矛盾激化的時候,安祿山終於坐不住了。藉著討伐楊國忠的口號,起兵造反了。
但是,此時的安祿山實際上準備的並不是很充分。而唐王朝,雖然玄宗晚年朝綱敗壞,民不聊生,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換句話說,大唐的命數還沒玩完。
所以,安祿山還是失敗了。
總結:關於他的死亡,史書說的最多的是,因為他寵愛自己的小兒子,結果被二兒子和宦官殺死了。縱觀安祿山的一生,儘管他有著非常中國人的地方,但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梟雄而已!
-
3 # 足球愛好者含
這年頭連北齊那幫人渣都能洗,大燕二聖安祿山史思明憑啥不能洗?
劇本都想好了,安祿山男一,史思明男二,兩人是青梅竹馬(汙),同歲,一同在邊鎮長大,少時貧賤而志氣不改,從小就想成為拯救世界的卡密,為渲染二人感情深厚與早年困苦,小安祿山在母親改嫁後遭歧視啥的,起碼二十集起步。
青年時,安祿山外出做生意,倍償人世艱辛。屌絲史思明與白富美幸氏一見鍾情,衝破門第在一起,這裡面沒個十集八集根本講不清楚。
而後二人從軍,相互扶持,征戰沙場,漸露頭角,期間獲得上司賞識重用,甚至唐玄宗召見賞賜,安祿山初遇楊貴妃……戰爭場面要大,二人表現要足夠熱血,特技一點定要duang~duang的,但為了避免預算過大,也就十集打住。
嗯,看我的表情(⁄ ⁄•⁄ω⁄•⁄ ⁄)大家就該知道重頭戲來了,當時安祿山四十多歲,楊貴妃三十出頭,唐玄宗奔七十了,他那個年紀,她那個歲數,這尼瑪要不發生點瓜田李下、牆頭馬上的事兒都對不起咱這張八卦的臉,安祿山對楊貴妃一見傾心,為了接近她不惜認其為乾媽,楊貴妃初不以為意,怎奈唐玄宗疑神疑鬼,對其冷暴力,數次趕她回孃家,還與其姐私通,貴妃傷心寂寞之餘遂對安祿山產生好感,安祿山有感美人情重,愈發在邊關作戰英勇,只為博妃子一笑……終於,那一夜,溫泉水滑洗凝脂,但事後貴妃自責再不與安祿山相見,安祿山遂遷怒唐玄宗,衝冠一怒為紅顏,掀起叛亂。這個篇章一定要加上各種沒來由的誤會誤解、裝深沉裝冷酷裝不在意和“你冷酷無情無理取鬧”的擰巴劇情,別問我為什麼,大媽們愛看,你問多少集?五十集是底線。
最終篇回,貴妃馬嵬坡香消玉殞,安祿山傷心不已,悔恨難平,大罵唐玄宗是個拿自己女人邀買人心的懦夫……安祿山佔領洛陽、長安,登基稱帝,皇袍在身,而伊人不再,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在唐宮的府庫中他看到了貴妃醉酒的畫像,觸控這那粉墨勾勒,“我未殺貴妃,貴妃卻因我而死”,將自己關入宮中三日,垂淚至泣血,雙眼遂盲,不理戰事政務,不久為兒子所弒。史思明後為安祿山報仇殺死逆子,歸唐復反唐,繼承安祿山遺志,建立大燕,就在大業將成之時,被兒子所殺,壯志未酬身先死。安祿山思念楊貴妃、安祿山之死、史思明聽聞安祿山身死、史思明之死這幾段一定要加上各種閃回、回憶殺,極盡渲染,結尾要有旁白,灰常正經的那種,說安史如何偉大,死後百年仍祭祀不絕,河北軍民呼之為“二聖”。
編劇就請於正,主題曲就是那個什麼《傾盡天下》,多妥帖!首播馬桶臺,主演清一色小鮮肉、網紅臉,收視率絕對火爆。ԅ(¯﹃¯ԅ)
另外,電視劇做宣傳的時候,為了能夠反殺噴子和“歷史帝”,一定要高調宣傳自己如何尊重歷史,比如安史青梅竹馬、屌絲史思明與白富美結為連理,安祿山與楊貴妃私情、安祿山最後瞎眼等等都是歷史記載的!
-
4 # 清水空流
安祿山絕對是一個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唯一的遺憾就是失敗了。如果不是安祿山重病被殺,只要安祿山再活個一年半載,立好太子,半世英明的李隆基就是大唐末代君主,只能說,遺憾了,別說安祿山的胡人,大唐皇帝也是胡人,還是“大野氏”呢。下面我們仔細說說,這位沒成事的半路英豪。
回覆列表
安祿山就是個胡人中的梟雄,為唐殺敵立功,最後亂唐成功,是為“安史之亂”。
安祿山是個“翻譯家”
安祿山原來姓康,粟特族,出身西城唐國,因其母改嫁安延偃而改姓安。
安祿山是個野心家
安祿山父親死得早,母親改嫁,寄人籬下的生活並不好過,幼時曾逃離突厥,後被抓回。
一隻羊改變了安祿山的命運!
張守珪任幽州節度,安祿山偷羊被抓,見慣世面的他高聲大喊道:“大夫難道不想消滅兩個蕃族啊?為什麼要打死我!”
這話果然引起了張守珪的注意,張守珪釋放他後命他與史思明一起去抓俘虜,每次都能建功,便升其為偏將,後收為義子。
安祿山在張守珪的庇護下人生邁了大大一步!
安祿山並不只想做個偏將,他在得勢後露出了野心家的手段,用厚禮賄賂往來官員,最後成功站穩了腳跟,進宮面聖,在李林甫等人鼓吹下深受唐玄宗的喜愛和信任。
安祿山腦瓜子靈,認了張守珪為義父使自己在大唐軍隊站穩腳跟,所以又認了楊貴妃為義母,這一步果然賭對了,果然又平步青雲,官至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還與楊家人結拜兄妹。
安祿山很肥,比豬還壯。擁有臃腫的身材,卻又具有華麗的舞姿,這種矛盾的對立,讓安祿山跳胡旋舞時很吸引人眼球。
安祿山敢與楊貴妃獨處一夜,可謂膽子包天,卻又懼怕兩人,張守珪和李林甫。
在張守珪手下當差,因為肥胖每次見張守珪不得不收緊小腹,佝僂著腰,顯得很是滑稽,為此還不得不減肥。
安祿山因肥胖懼怕收腹的習慣見到李林甫更是如此。
李林甫心思敏捷,每次能先揣摩到安祿山欲說之事,因此安祿山認為李林甫是未卜先知的大能人,低頭彎腰,大肚子下垂,端得是不動已出喜劇效果。
安祿山殺敵心狼手辣是出了名氣的,不論是契丹人還是唐朝人,一樣殺得心平氣和。
安祿山對付奚人和契丹人,先擺下酒宴,一付哥倆好的手足情深的樣子,實則酒中放麻醉草藥,等人昏迷,直接斬首推進預先挖好的土坑埋掉,居然還得手四次,幾千人死在安祿山你酒下。
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造反,一路打敗缺少戰鬥經驗的朝廷守兵,而守城將領大多戰死或自殺殉節,直到佔據東京洛陽城,都未遇到具有威脅的抵抗。
安祿山最後也沒落個好下場,雖然稱帝,國號大燕,定都洛陽,挺象那麼一回事,可是因為肥胖長年長瘡癤,在登基後還成了個瞎子。
天理昭昭,疏而不漏。
安祿山曾經閹了李豬兒,並將其安置為自己的親衛,而最終李豬兒也給了安祿山一刀,一刀換一刀,互不相欠,於是安祿山亡。
天理迴圈,報應不爽!古人誠不欺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