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悠於茗

    中國傳統上特別強調階級和等級,人為的把人、社會地位、學問深度等等方面都分為三六九等。這就使得每個人都是先關注自己和對方的等級排行,然後再決定對對方採取什麼態度。這種分級思想有利於封建統治,卻不利於做學問。

    學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是說你會寫詩歌的人就一定比我這個會養牛馬的人更高貴。但因為傳統上的等級思想,使得會寫詩歌的文人騷客自覺比紡織農耕的農民更高貴,從而不認為他們所掌握的也算是學問。這是一種退步的思想。

    現在有一個詞叫做“認知半徑”,也就是掌握知識越多的人,反而發展自己不知道的更多,而那些本來就不知道多少的人反而覺得自己沒有多少是不知道的。這算是一種認知的矇蔽。

    作為現代人,不應該根據人的社會角色,職業分別,收入水平,甚至是受教育水平來評價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而應該認知半徑來評價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

    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知道的,也都有自己不知道的,每個人既能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也能給別人教會一些東西。而這些只和你認知半徑的大小有關,和其他的東西都無關。

    一旦能客觀的對待認知半徑這件事,那麼也就能打破思想禁錮,專心求知了。到那時,只有知道不知道之分,而沒有人家是在你之上還是之下之分。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度,也是做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 2 # 廣陽梁山

    這句話對於今人仍然有極深刻的教育意義,“不恥下問”是學習的關鍵!一個“敏而好學”的人必須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

    此句出處: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出自於《論語·公冶長》第五篇;

    釋義:“子貢問孔子:孔文子為什麼諡號是“文”呢?孔子回答說:他聰明好學,不以向不如他的人請教而感到恥辱。所以他的諡號是“文”。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意思是指天資聰慧,又愛好學習,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的行為,現今用於比喻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

    此句出處: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出自於《論語·公冶長》第五篇;

    釋義:“子貢問孔子:孔文子為什麼諡號是“文”呢?孔子回答說:他聰明好學,不以向不如他的人請教而感到恥辱。所以他的諡號是“文”。

  • 3 # 宇宙以外弄啥來

    愛智慧的人沒有恥辱之心,只有性和趣的求索,這就是愛多累也不覺的苦。知識求於外,智慧求於心。孔聖最大的功績是讓眾人都能接觸知識技術的民辦教育,而後人為了一己之私常把自己的目地轉借聖人之口,這話倒像董仲舒,王莽之流的話。

  • 4 # 一個冒牌的讀書人

    心誠則靈,重在“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有階級觀念的,不提倡,只有專心致志的學習,才會有問的出現,如果只是好讀書不求甚解,那也談不到提問的層面,不管是上問還是下問,不認真專注,“問”是不存在的。

  • 5 # 匯侃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學,位居高者多恥於下問。聰敏之人,天生靈慧,一點就通,一學就會,以此為資,據此生傲,認為自己天生才智,就不願發奮刻苦。寓言故事《龜兔賽跑》中失敗的兔子,就是這些敏而不好學的寫照,現實中也不乏此種例子。

    一個人要向學問不如自己,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就更難了。文人相輕,人性的弱點往往在於高己下人,總認為人不如己,好問猶難,更別論下問了。

    孔子要求人們: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意義重大,所指中的,我們即使心智聰慧,也應發奮苦學,要知道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更要謙虛向學,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不懂就問,放下身段,虛心請教於人。

  • 6 # 曹宗國

    孔文子夲來就很聰明,可他還是喜歡學習,而且不惜低下架子向別人請教問題,這樣的學習態度確實讓人很受啟發。特別是對那些天份比較好的人有教導作用,讓他們不要仗著自己聰明就不加勁學習,就不虛心求教。

  • 7 # 為一天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宋代理學家朱熹曾這樣說。人生就像水塘,水塘再大,池水再多,若無源頭活水注入,也是絕望死水一潭。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掌握新知識,才能保證源頭有活水。

    在孔子看來,“敏而好學”也許不足為奇,但“不恥下問”一定難能可貴。現實生活中,“敏”人也就是聰明人,一般都好為人師,但是,倘若“敏而好學”就不免讓人高看一眼,它體現了虛懷若谷,求知若飢,永不滿足的可貴品質。“下問”需要放下架子,“不恥”則說明謙虛平和,不端架子。“不恥下問”不僅顯示了人的謙虛,更表明了追求真知的學習態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別人的言談舉止,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既如此,人生在世,追求學問真知就當“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語出《論語·公冶長》: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意思就是:子貢問夫子:“孔文子憑什麼諡號‘文’?”

    孔子回答:“他聰明機靈,愛好學問,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諡號。”

    孔文子,本名圉(yǔ),是衛國的大夫。作為一個臣子,他曾經做過一些與禮不合的事情,但他死後,衛國國君仍然賜予他“文”的諡(shì)號,後人遂稱他為孔文子。諡(shì)號,是對一個人的“終評”,是蓋棺定論。因為孔圉(yǔ)人品不行,所以子貢覺得給孔圉(yǔ)評價太高了,覺得孔圉(yǔ)配不上這個諡(shì)號。子貢不理解,所以他想聽聽夫子怎麼說。夫子認為人有兩面,瑕不掩瑜,本著傳播正能量的想法,就沒說別的,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角度給出瞭解釋。而根據諡(shì)法對“文”的定義,“敏而好學曰‘文’,不恥下問曰‘文’”。

    人生就像水塘,“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才能保證源頭有活水,才能保證清如許;斬斷源頭,最後只會是死水一潭。

  • 8 # 梧桐一緣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對應的就是謙遜。能夠以低姿態去和別人進行交流。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海能夠容納百川在於足夠的低,它能夠將水流容納到自己的身體裡。大海是一望無際的,都說男人的胸懷要像海洋一樣寬廣。對於知識也是一樣的。腦子裡的知識能有多少,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自己的求知慾,以及對於求知的態度。其實每個人最好學的時候是小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對於世界充滿了好奇,能夠接受任何知識,無條件接受。這塊不好的就是壞的也會學的很快。所以對於求知這件事情,可以多想想小時候是怎麼樣去做的。都說很多的科學家,就像孩子一樣,就是因為他們保持了孩子時的求知慾,成就了他們。

  • 9 # 悖往

    我覺得,“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句話,在現代的某些地理範圍內,風俗不太好的地方,會遭受人格的侮辱!

    有些地方,只要你請教了別人一句話,或者禮貌一些,幾乎所有人的認知裡,覺得你自願承認低人一等,覺得你內心深處在崇拜被你請教的人,覺得你自以為不如人家。

    這樣的環境,就沒有這種謙虛的可能了。

    但是,謙虛照樣存在,你看見公眾所定為“愚人”的所作所為,內心不以為恥,如果看見“愚人”有優點,你也會借用借鑑,說明你已經有這個底氣了。

    這個問題,我想特別說明一個現象,就是古代是男女封閉時代,現代則自由化,男女自由戀愛,所以在文化的、心理的環境,就有很大區別。

    就拿這個問題來看,女孩子喜歡崇拜吧?而且經常盲目崇拜。

    那麼當你已經是個大神級的,你“不恥下問”於某“愚人”時,不少女孩紛紛崇拜那個“愚人”,然後好多男人以女性的崇拜為榮耀的情況下,那個“愚人”就被男人們抬上天去,覺得他特別厲害,有本事,再接著,可能職業升遷機會都被他拿去了,然後婚姻的喜事也被他得了很多好處了。

    那麼這個,在職場上,就造成了極大不公平,且不說女孩子自己沒有水準沒有判斷力,但是,找錯物件,那後果照樣存在的。

    所以,現代人對於諸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之類的,謹慎借鑑。

  • 10 # 礦野牧歌

    這是論語裡的一則,初中語文課中選錄過,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而且其中的成語“不恥下問"廣為流傳,並做為激勵人們勤奮向上的勵志語。

    今天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將問題向上延伸,探討一下子貢為何要發此問?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全書共20篇,主要闡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張。

    此問題所出原文是: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文子,名圉(yǔ),是衛國的大夫。他聰明好學,又非常謙虛,因而死後,衛國國君賜予他“文子”的稱號,後人稱他為“孔文子”。

    那麼問題又來了,子貢為什麼發問?這個發問多少透露出對孔文子的質疑,難道孔文子的人品出了什麼問題,在子貢看來,不配享受“文"的稱號?

    還真讓你猜著了。據《左傳》記載,哀公十一年冬天,衛國太叔疾逃到宋國。當初,太叔疾娶了宋國子朝的女兒,她的妹妹隨嫁。後來,子朝因故逃出宋國。孔文子就讓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兒,然後把自己的女兒孔姞嫁給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卻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接回來引誘出來。孔文子為此事大為惱怒,準備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勸說孔文子打消念頭。最後孔文子把女兒強行要了回來。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亂。其實不亂,簡單的一句話講,就是孔文子想要攻打的疾是他的國君,身為君臣去攻打國君,是以下亂上。另外,他還隨意地將女兒嫁來嫁去,都是不符合禮的行為,所以子貢對他死後被授予“文”這一諡號大為不解,於是就去問孔子。

    而孔子就告訴他,孔文子這個人先不說他的做法對否,單就他“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種虛心求教勤奮刻苦的態度,就配得上“文"的稱號。

    這則對話給我們在求學上的啟示是:對待學業,就要有一種虛心學習永不滿足的態度,就要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鑽研精神,就要有一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明辯是非的能力。

  • 11 # 烽火武堂

    在尋求知識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不僅僅是不尋求進步。我們忽略了兩個最大的問題。

    這是一種自信,認為沒有必要繼續學習,因為你很聰明,而且你有很高的地位。

    不願意和地位低的人商量。

    然而,這仍然是一個壞習慣。如果你想更成功,

    有兩個問題我們必須注意。

    1.不管你有多聰明,你都必須繼續學習。

    那麼論語的話就是對我們的一個很好的警告,警惕我們學習中的傲慢和魯莽。

    不要認為你很聰明,所以沒有必要繼續學習。聰明實際上善於探索問題的本質。

    然而,你需要反思書中的理論知識,這樣你的知識就像活水一樣,整個知識系統都是活的。

    不是一潭死水。

    2.不管你的社會地位有多高,你都應該向別人徵求意見。

    社會地位越高,被諮詢的社會地位越低。

    如果你想在未來有所發展,你將遠遠看不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你的遠大理想將會落空,你將不得不看老百姓怎麼說。

    一個人的想法似乎很好,如果沒有普通人的支援,你的想法也是幻想。

    恕我直言,你看起來很沒面子,但是你虛心學習的精神會受到很多人的尊重。

    摘要

    在通往知識的道路上,一個人必須有一顆像大海一樣的心。

    對海洋的開放接受將使所有的河流和湖泊流入其中,並有效地補充他們的知識。

  • 12 # 邊牧愛看書

    孔子是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全民教師”,文化圈的“一哥”,穩坐頭把交椅兩千年。他不僅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可謂是跨界奇才,各種“XX家”的頭銜都一攬包收。在他去世後,歷代崇尚他的君王都給他追贈了“文聖”“先聖”“先師”“宣父”等重量級稱號。

    即使是在孔子逝世兩千多年後的現在,他的思想依舊散發著光輝,給我們以人生指引。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一句,對我們的求知也帶來了多方面的啟發。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典故來源

    孔子雖被人尊稱為“聖人”,他卻也謙虛的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來就有學問的。

    有一次,孔子到魯國的祖廟裡參加祭祖典禮,他時不時就向身邊的人提問,幾乎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因此在背後嘲笑孔子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

    孔子聽到別人對他有失公允的評價,非但沒有惱火,還樂呵呵的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呀!“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他為人正直,虛心好學,在他死後,人們授予他 “文“字諡號,尊稱他為孔文子。孔子的學生子貢對此憤憤不平,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跑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翻譯過來就是說,孔圉聰明又勤學,不以向比自己職位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諡號。

    從此,這句話就用來比喻謙虛好學,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請教。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難在哪裡

    那麼,這句話隱含了哪兩種含義呢?

    ① 一般來說,天資聰穎的人,可能沒那麼好學。他們或許會依仗自己的天賦,而對學習有所鬆懈,他們自視聰明,並把這種聰明當作天然優勢,自然也就不會下苦功夫去學,更難以在某個領域上持之以恆。

    就如王安石筆下的《傷仲永》。方仲永世代為農,他卻無師自通,不到5歲就能“指物作詩”,一時間震動鄉里,聲名鶴起,城裡人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風采,紛紛邀請方仲永的父親進城作客,有人甚至花錢求仲永的詩。

    父親發現了這個財路之後,就每天帶領仲永四處賺錢,方仲永不再有時間學習。時隔多年,當王安石探親偶遇方仲永,叫他作詩時,他做出來的詩已不再驚豔。7年之後,王安石又聽聞方仲永已做回了農民,令人惋惜不已。

    方仲永通達聰慧,先天的天賦就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可他雖然聰敏,卻不好學,白白把老天賞的一手好牌生生打爛了,最後落得一生平庸的下場。

    ② 一般來說,身居高位的人都會恥於下問。例如父母自認為自己“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米還多”,往往好為人師,居高臨下教育孩子;領導會認為自己的下屬就該聽自己的,畢竟能當上領導的人是自己;學習好的同學可能會看不起學習差的同學,並以分數論英雄。

    只有那種身懷質樸、尊重事實、有求知慾望的高位之人才會下問,因為在其看來,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都是自然,都是樸素的。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對求知的啟發

    從這簡簡單單的8個字中,我們可以從“求知”的角度出發,或得哪些啟發呢?

    ① 不僅要勤奮努力,還要虛心請教

    第一,“敏”即是勤奮。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有方仲永的聰穎天資,我們大都是普通人,既然智力上拼不過“天才“,就要從勤奮入手。正所謂”笨鳥先飛“、”天道酬勤“,我們就需要暗下決心,努力去學習、工作。

    當然,光“口嗨”是不夠的,我們還要付出行動,要有恆心和毅力。正如孫敬 “頭懸樑”,蘇秦 “錐刺股”,這些都是敏而好學的體現。

    第二,“敏而好學”或許有不少人能做到,那麼“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又有多少人能秉持呢?人的天性往往是不可思議的,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問題,這可不僅僅是好不好學的問題,還關係到自尊心、虛榮心的內在問題。

    這種“羞恥感“多半來源於心理壓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正視它、克服它。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擅長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我這個問題不懂也不算丟臉,更何況問個問題而已,有什麼嘛?別人才不會在乎呢!”久而久之,便習慣成自然,有了謙遜的作風,定會有顯著的進步!

    通過勤奮學習,會增長見知,提升自我;不恥不問,又會進一步地昇華自己。因此,能做到它是十分重要的。

    ② 學習態度有了,思考也要跟上

    光有“不恥下問”的態度還不夠,在向別人提問之前,我們先要自己做出思考,多方面求證,有一個大致的判斷,當問題還是沒有眉目時,再去請教,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有個大學同學叫張果,在校期間就喜歡問問題,被大家調侃“張問問”。

    張問問的問題五花八門,什麼中午應該吃麵條還是米飯啦、明天去圖書館看書還是去教室自習啦、畢業之後要去大城市還是回家鄉啦,似乎她人生所有的答案,無論大小,都要參考別人的意見。

    畢業之後,她把這個習慣保留到了職場裡,問老闆、問同事,把人弄得煩不勝煩,最後不受待見主動離職。如此折騰,十年之後,她還是一名小小的職員。

    雖說向別人提問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但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事無鉅細的提問是沒有含金量的。當我們過度依賴別人的答案時,就失去了向內探尋的動力,也就永遠無法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渴望。

    所以,經過思考後的提問,並以別人的回答為參考依據,自己去做選擇,才是有價值的提問。

    綜述

    綜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勤奮”是一種努力,“好學”是一種品質,擁有“獨立思考”的“不恥下問”是一種態度。時至今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已經都成為了成語,相信這種治學精神可以在中華民族一直傳承下去。

  • 13 # 香草山

    學無止境!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由此可見人的一生是不斷學習的一生,學習讓我們更加上進,離成功的路越來越近,我們要博覽群書,才能厚積薄發,才能誇誇其談,即能培養我們的內涵,又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對事物的剖析能力,有獨到的見解!

    凡事成功的人,有大成就的人都愛學習!

    例如:西漢著名的思想家,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有後花園,但他專心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花園觀賞一眼,專心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

    這是古代的,比如學說:現在的袁隆平院土,現代雜交水稻之父,雖然年齡很高,但仍然去田間檢視水稻生長情況,仍然在這個領域不斷的研究,這都是我們的榜樣!

    在追求學問的路上,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契而不捨的精神!

    學習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要肯花時間,肯下功夫,大量閱讀,一定會有獲!

    孔子讚揚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作學問的一種追求精神,也是一種學習態度!

    作學問就要勤學好問,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有好的學習方法,還要敢於問問題,問好問題!每一個人都有長處,我們也要敢於向不如我們的人請教,這是一種態度!孔子對孔文子的讚揚,從讚揚中我

    發現光有聰明不行,有聰明不愛學也白搭,終將悔恨終生,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圖傷悲!有聰明還要愛好學習,講究學習方法,有鑽研精神,不恥下問是我們的學習態度,謙虛的人會從不同的人身上學到好多東西,對於傲慢的人,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從態度上就對,更別說能虛心向他人學可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好學的人,虛謙的人!學習使我們走在成功的路上!

  • 14 # 喬冠鈞的商業乾貨

    大家好,我是喬冠鈞。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大為不解於是問孔子“孔文子為什麼能被賜予‘文’這一諡號呢?”,孔子說“(孔圉)聰敏又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低的人請教為恥,所以諡他為‘文’。”

    對於求知而言,“聰明”有時候是阻礙

    現代社會,我們往往會覺得“聰明”人很多,思維敏捷,學習很快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夠認真鑽研,最終在學術或其他領域取得很高成就者卻不多。

    孔子說的話揭示了一個很普遍的規律:聰明的人往往不太好學。

    聰明本來是一種天然優勢,可以讓初學者更快掌握基礎,但當一些“聰明人”自恃聰明,不下苦工,最終就只能在基礎上蹉跎,最後一事無成。

    這裡最典型的例子只怕就是“傷仲永”了。

    抱著“下問”心態去請教,自認以較高地位去“平易近人”,展示自己“好學”的,往往不是真正有求知慾的人。

    身居高位的人難以“下問”,是因為喪失了求知慾,開始固步自封,這樣的人無論是“下問”還是“上問”都是難以啟齒的。

    無論是“聰明”還是“地位”都在削弱你的求知慾,阻礙你的學習進步,希望大家可以保持求知慾,成為更好的自己。

  • 15 # 文化小粉

    學習除了有方法,還應該持有什麼樣的學習態度呢?藉此問答,今天就跟大家做一分享。

    一、這句話的出處及含義

    1、出處

    《論語·公冶長》第五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意思是說孔文子聰明好學,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這樣的人謙虛好學。

    二、這句話的啟示

    這句話強調學習的態度即“謙虛好學”。

    綜上所述,“謙虛好學”是這句話所要告訴人們學習應該持有的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需要我們不恥下問,謙虛好問;“學無止境”,需要我們學習,學習,再學習。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問答的理解和分享。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16 # 燃情部落

    孔文子因男女關係處理不好,“禮法”無度,其學問亦被廣泛質疑。於是子貢滿腹狐疑地問孔子:“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子答道:“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不但體現孔子看待世界人和事的“辯證觀”,更體現了他“勉而好學”的“求知觀”和做學問的基本態度。

    那麼?在瞭解這段典故的同時,又該如何理解“勉而好學,不恥下問”對當下人們求知的啟發?又有哪些幫助?我們從以下幾點探討。

    據《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冬,衛大(同“太”)叔疾出奔宋。初,疾娶於宋子朝,其娣嬖。子朝出。孔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妻之。疾使侍人誘其初妻之娣,置於犁,而為之一宮,如二妻。文子怒,欲攻之。仲尼止之。遂奪其妻。”

    意思是說,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天,衛國太叔疾逃到宋國。當初,太叔疾娶了宋國子朝的女兒,同時也把子朝的妹妹一起娶過來黨妾。後來,子朝因故逃出宋國。孔文子就要求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兩個女兒,也既太叔疾的一妻一妾。大叔疾不敢不從。因為,孔文子很有權勢,不但官位很高,還是衛國先君衛靈公姬元的女婿、衛國時任國君衛出公姬輒的姑父。於是太叔疾修了一妻一妾。隨後,孔文子就把自己的女兒孔姞嫁給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卻明面上修了一妻一妾卻不忘舊情,暗地裡派人把前妻的妹妹接了過來,並安置在犁這個地方,還為她造了一所宮殿,依然像夫妻一樣生活。為此,孔文子大怒,準備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雖勸說孔文子打消了念頭,但孔文子最後還是把女兒強行要了回來,並將女兒從先嫁給了太叔的弟弟遺,也就是太叔疾的弟弟。

    另外,據《左轉》記載,此前,孔文子自己個人也在男女關係上有很多事情都處理不當。因此,在以“德行天下”的那個年代,文人們都認為他自己行為不檢點,且還作為一個臣子要攻打國君,那是以下亂上,還隨意地將女兒嫁來嫁去,都是不符合“禮”的行為,所以子貢對他死後被授予“文”這一諡號大為不解,於是就去問孔子。孔子就告訴他,孔文子這個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這個典故說明孔子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並不因為其有其它瑕疵或缺點而全盤否定,而堅持客觀地評價孔文子“勉而好學”,學問做得好,且還“不恥下問”,為人處事很謙虛的個人特長。

    據《論語•八伶》記載:“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鄂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翱人之子就是指當時堪稱聖人的孔子,他常常跑到魯國太廟(周公之廟),看到許多不懂的事情,就虛心向人請教。人們看得多了,就議論起來說:“誰說孔子是個知禮的人呢?你看他每次入太廟時,樣樣都要問人。”孔子聽了說:“正因為每事問,才會知道很多禮的知識。”這種下問精神,同樣體現了孔子求學的謙虛態度。

    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第一身份是搞教育,那麼,孔子的學問、知識、才能等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當然是學來的。據《論語》記載,“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這些都代表了當時群眾對孔子的看法。說到學生讚美老師的聲音,那就更多了。孔子的第一弟子顏淵曾經喟然嘆息,稱讚孔子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至於歷代的文人、學者也稱讚不絕,西漢司馬遷可作代表。他說:“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學問,學問,要靠學和問得來,不可能是憑空得來。因此,“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本身就是孔子自我學問的一個特徵和基本的“學習觀”,更是其踐行者。

    《孟子•公孫丑》記載,孔子的學生子貢曾這樣稱讚老師:“學不厭,智也;誨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說明“聖人”“至聖”並不神祕,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做到這兩點,就是“聖人”了

    因此,從此可以看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孔子在學習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同樣,孔子是中國最早的一個私人辦學,廣收門徒的教育家。他一面學,一面教,教學相長,終於在中國文化教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他有“弟子3000,72賢人”之說。其中,他的因材施教,更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經典方法。

    事實上,這不但是他自己的“求知觀”,更是將自己的所學付之於教育實踐中。他在長期教學中,將自己的學習經驗、求知經驗及體會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

    第一點是要做到客觀的腳踏實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孔子告誡子路的話語,他認為,“由!誨汝知之乎。上,老實不會吃虧,知也。”只要做到腳踏實地,事實求是的學習,我們就能獲取新知。

    第二點是溫故知新。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他認為對學過的東西,我們都要不斷的常溫習,並且能夠在不斷的溫習中鞏固所學,且還能夠獲得新的知識和新的啟發。因此,一個人學一點知一點,還不算是第一流的學習,最好是從一點裡知道更多的東西。同樣,只要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所學的東西就能夠得到昇華。

    第三點是思考。在這方面,孔子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闡明瞭學與思的基本邏輯,孔子提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態度。只要我們在學子中做到這一點,便能勤勉學習,持之以恆,並不斷獲得進步。

    第四點是要做到“四毋”。既“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在學習中要做到“不任意、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在學習中,任意是缺乏根據而隨意臆測;武斷往往會作出錯誤結論;固執會使自己不敢修正錯誤;自以為是就會聽不得別人的正確意見。因此,只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不斷獲得進步,從而實現自我革新和蛻變。

    最後,知識就是力量,學問就是價值,祝學習者“百尺竿頭節節高”,人有學問,方能立世不敗。

  • 17 # 書蟲茶茶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對求知而言,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路徑。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意思是指天資聰穎好學的人,不以問比自己地位低或學歷低的人為恥。對好學的人而言,地位或學歷不是學習的門檻,別人會不會這個問題,才是他關心的。俗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求知”有一個“求”字,你都求別人了,還一副看不起別人,覺得別人比你差,那你為什麼還要問他?你問他,說明他有過人之處。問了還態度不好,覺得有點兒丟面子,你問的那個人也會很羞恥。不想問就別問呀,問了還這副鬼樣子。下回就沒可能。於是,斷掉了一條學習的路。

    天資聰穎的人都不恥下問了,普通人為什麼還會感覺丟面子?讀書的時候就是,學渣不問學霸。為什麼?沒面子唄。這麼點分數,給學霸看見多丟人。想請教,又不敢,永遠是渣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霸就是那三人中的一人,可以作我老師了。被老師說,不是家常便飯嗎?老師說完後,不就會教你怎麼做。學習提升上來後,你會發現,丟臉也很划算的。丟臉又沒有丟尊嚴,有什麼可怕的。

    求知求知,要知,你就要求。不管外界條件,可以解決問題的,都值得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菜是補鈣補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