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瀋陽莆商
-
2 # 福州小菜
從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白酒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漉酒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
清酒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
春酒
東山春酒綠,歸隱謝浮名。
金陵酒
解我紫綺裘,且換金陵酒。
葡萄酒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蘭陵酒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其實喝什麼酒並不重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酒有心情,無酒有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
3 # 呼兒換莊園大陳哥
“呼兒換”
君不見《將進酒》末尾兩句: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
4 # 蘇東文
古人喝的就是現在農家自釀的米酒,度數不高,香甜可口。但喝多了,也會醉人。
開始喝,不覺得有什麼酒勁,可後勁很大,在酒後發作,多飲者,往往爛醉如泥。
-
5 # 記憶99199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先說結果再說原因哈,李白喝的應該是5~8度左右的有點甜的類似米酒的糧食濁酒。
酒的發展大概是這樣的:釀造酒—蒸餾酒—調味酒。釀造就是利用酵母菌發酵把糖分轉化為酒精的過程,最早的酒都是釀造酒,原料雖然不同,但原理是一樣的,到了13世紀阿拉伯人發明了蒸餾器,蒙古人征服了阿拉伯,蒸餾器傳入中國後,才有了高度的蒸餾酒,再往後人們把各種調味品加入酒中產生調味酒(雞尾酒等)。回到你的問題,李白是唐朝人,那時候沒有蒸餾器,所以喝的都是直接發酵後釀製的酒,技術所限,整個的發酵過程並不會完全把糖分轉化,所以度數不會太高(發酵酒的極限在16度左右,酒精濃度過高之後酵母菌會死),同時又殘餘了一部分糖分,所以還應該會有點甜。
-
6 # 大千雲閣
要知道李白喝的什麼酒也倒是不難,中國酒文化的發展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
先來看李白的生平。
李白 (唐代詩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據有人考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關於酒的詩大概有以下幾首。《將進酒》、《把酒問月》、《月下獨酌》、《金陵鳳凰臺置酒》、《客中作》《南陵別兒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別》
代表作《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唐朝沒啤酒,也不流行白酒,主流說法是蒙元以後中原才有白酒,也有人說東漢時已有白酒。即便後一種說法,也只能說唐朝有白酒,不能說唐朝盛行白酒。
到南宋為止,中國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度,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米酒味道甘酸,但很是渾濁。米酒到宋代依然在民間流行,所謂“莫笑農家臘酒渾”說的就是這種酒。
唐人詩詞中多出現“燒酒”一詞兒,該“燒酒”是指顏色發紅的酒,而不是蒸餾酒),上至行政高層,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還有發酵後只壓榨不蒸餾的清酒。
唐朝酒名甚多,滎陽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凍春,劍南有燒春,郢州有富水酒,烏程有若下酒,嶺南有靈溪酒,宜城有九醞酒,長安有西市腔酒,還有從波斯進口的三勒漿、從大食進口的馬朗酒,等等(見《唐國史補》卷中)。
其中劍南燒春、富平石凍春在唐傳奇中屢屢出現,當屬中國產名牌,近似今天出產之茅臺和五糧液,李白說‘斗酒十千’,或許就是指的這類酒,而杜甫說的‘斗酒三百’,應該是比較普通的酒。”
這些酒的度數都很低,史料上記載唐的三勒漿、葡萄酒多是發酵後直接過濾飲用。按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記載的幾種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當在3%到15%之間,近似現在的熟啤、乾啤或者加飯酒。
這樣看來,拋開一喝60斤的猛人焦遂不談,像李白、李群玉、王源中等人的酒量並不特別出奇,在北方諸省,能找到一大批酒鬼可以跟李白對飲一整天。
-
7 # 潔鳴
回答:要想知道李白醉酒成詩的時候喝的什麼酒,自然要從詩仙有關喝酒的詩中去尋找答案:
1、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此時李白飲的大概是“花間酒”。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此時李白飲的大概是“蘭陵酒”。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此時李白飲的大概是“客嘗酒”。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
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
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裡。
此時李白飲的大概是“金尊酒”。
南湖秋水夜無煙,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
將船買酒白雲邊。
此時李白飲的大概是“白雲邊酒”。
回覆列表
李白醉酒成詩,我想,他喝的大概率是杜康酒。
杜康是中國酒祖,歷代受人敬仰,杜康酒也被歷朝歷代的民眾喜愛。作為中國最早的酒是杜康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杜康被周平王封為“酒仙”,杜康酒被封為“宮廷御酒”,而後有三國的魏武帝曹操“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感嘆。
杜康酒作為名酒,與歷代的文人騷客結下不解之緣;文人墨客吟詩作對都離不開杜康酒。有借酒消愁的,也有借酒助興的,觥籌交錯,飲酒吟詩,詩詞華章,千古傳頌。
杜甫在《登高》中寫道:
萬里秋風悲
百年身世苦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哪裡可能會停酒杯?
李白作為“詩仙”,自稱“青蓮居士”、“謫仙人”為號,他愛酒如詩,酒助詩興。他注重詩的品質,也一樣會看重酒的品質,他不在乎金錢,這一點可以從他的《將進酒》中看出: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黃金散盡還復來。烹牛宰羊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他的詩與酒有關的有105首,樂府詩18首,絕句29首,律詩47首。難怪賀知章有詩稱讚李白:
李白斗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有老鐵說,李白應該是喝農家自釀的低度純糧酒,這也有可能,老喝名酒也喝不起啊!偶爾喝點純糧酒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在我看來,因為李白在當時屬於最愛酒的人,他走到哪兒就能喝到哪兒,他的酒量應該也非常人可比。如果只是對於一個酒蒙來說,他喝啥酒都行;而對於李白,他倒不至於潦倒到喝“地瓜燒”或“悶倒驢”這等劣酒。再說了,李白作為當時“網紅”名人,在當時的社會,杜康酒應該沒有現在這麼昂貴。因此,李白常喝杜康酒應該是大概率的事兒。
酒,作為一種飲品,也是一種文化。李白醉酒詩百篇,至於他喝什麼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