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我是比較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主要與傳統教育及現實環境的影響有關。
1.傳統觀念。本人屬於標準的80後,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勤儉節約為中華民族的美德。再加上受從物質貧乏年代過來父母的言傳身教。這兩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造就了在經濟上能省則省的觀念。
2.現實環境。現實中過低的經濟收入與較高物價環境的不匹配是造成此現象的因素。就拿本人來說吧,很慚愧月收入2000出頭,可以說已經成家但尚未立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壓力山大”。在處處都需要花錢的環境下,自然要對為數不多的收入計算著花嘍。其實如果收入高的話我相信不會如此拮据。
3.衡量計較。此特點為本人專屬,廣大網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同樣物品或者事項如果多花錢心裡就不舒服。例如有次因火車晚點,到達已經接近凌晨,天公不作美還下著小雨。詢問火車站附近的計程車得知“不打表50元”。只好步行到近2公里附近的公交站碰碰運氣,沒想到運氣好竟然趕上末班公交車。下車後又以近起步價坐計程車回家,共花費12元。因節省了幾十元而感到累點是值得的。再比如年前媳婦兒讓我買個烤箱,因6月份電商可能有優惠所以拖到現在都未買,準備待電商節活動再買。此類例子在本人身上還有很多。
好了,問題回答完了。我想知道還有木有人比我還摳?
我感覺我是比較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主要與傳統教育及現實環境的影響有關。
1.傳統觀念。本人屬於標準的80後,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勤儉節約為中華民族的美德。再加上受從物質貧乏年代過來父母的言傳身教。這兩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造就了在經濟上能省則省的觀念。
2.現實環境。現實中過低的經濟收入與較高物價環境的不匹配是造成此現象的因素。就拿本人來說吧,很慚愧月收入2000出頭,可以說已經成家但尚未立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壓力山大”。在處處都需要花錢的環境下,自然要對為數不多的收入計算著花嘍。其實如果收入高的話我相信不會如此拮据。
3.衡量計較。此特點為本人專屬,廣大網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同樣物品或者事項如果多花錢心裡就不舒服。例如有次因火車晚點,到達已經接近凌晨,天公不作美還下著小雨。詢問火車站附近的計程車得知“不打表50元”。只好步行到近2公里附近的公交站碰碰運氣,沒想到運氣好竟然趕上末班公交車。下車後又以近起步價坐計程車回家,共花費12元。因節省了幾十元而感到累點是值得的。再比如年前媳婦兒讓我買個烤箱,因6月份電商可能有優惠所以拖到現在都未買,準備待電商節活動再買。此類例子在本人身上還有很多。
好了,問題回答完了。我想知道還有木有人比我還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