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鄭非夢妙文
-
2 # 史無眠
武松打虎確實比李逵打虎出名的多,是《水滸傳》中一大亮點。武松打虎,江湖好漢人盡皆知。每逢武松提起自己姓名,眾好漢都會問:“莫不是景陽岡上赤手打死吊睛白額大蟲的那個武松?”可見,“打虎英雄”已成武松形象標籤,打虎“達人”非武松莫屬!
與武松相比較,李逵打死了四隻老虎,更應該像武松那樣被稱為“打虎英雄”。但李逵的打虎功績幾乎被人忽略,江湖好漢提起“打虎英雄”只認武松一人,這是為啥?下面對比一下二人各方面差異,就會找到答案。
一、打虎前對比:
①武松:武松打虎前,在景陽岡小酒店足足喝了十八碗酒,整個人已經大醉。武松打死老虎是在醉酒的狀態下,又對老虎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打死老虎的,難度係數在常人看來,難以想象。
②李逵:李逵沒有像武松那樣醉酒,精力充沛。而且李逵是在為母親報仇的情況下,主動對老虎發起攻擊的,打的老虎毫無防備。
二、打虎工具比較:
①武松:武松在景陽岡打那老虎時,剛開始是有一根木棒,但打到樹枝上折斷了。所以,武松就騎到那大蟲身上,揮起罈子大的拳頭,硬生生的一拳一拳把大蟲KO了。倘若武松沒有硬功夫在身,怎會用拳頭打死老虎?倘若沒有千百斤力氣,又怎能將大蟲摁在地上?
②李逵:李逵打虎時,手拿朴刀、腰刀,一刀一隻,像砍瓜切菜一樣毫不手軟。這有兵器在手,自然比武松打虎來的容易。也正因為有兵器,所以就沒武松打虎來的震撼些,自然牛氣指數下降。
三、被打死的老虎對比:
①武松:《水滸傳》書中對武松打死的那隻老虎有過這樣介紹:“如今景陽岡上,有隻吊睛白額大蟲,壞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官司如今杖限打獵捕戶,擒捉髮落。”
②李逵:李逵打死的老虎除了他老媽外,再無殺人記錄。
由此看出,武松打死的老虎殺死了幾十人,不論從老虎“武力值”來說,還是社會危害性比較,都比李逵打死的老虎要強太多。由於對手(老虎)的知名度高,武松打虎的知名度自然跟著水漲船高。
四、打虎後對比:
①武松:武松打虎後,被鄉親們抬著,敲鑼打鼓送到知縣衙門。知縣賞武松一千貫銅錢,武松直接把錢賞給眾獵戶,獲得一片好評。知縣看武松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本領了得;又不貪錢財,便任命武松為縣衙步軍都頭。打虎英雄做都頭,一時成為陽谷縣“美談”,傳遍江湖。
②李逵:反觀李逵,就悲催了些。李逵打死老虎後,雖然有過那麼一小段時間被人當英雄看待,但不久就被發現是“梁山賊寇”。李逵被獵戶灌醉綁了起來,並通知知縣,知縣派士兵準備將李逵押往縣衙。多虧朱貴相救,不然李逵早已被當成反賊處決。其中關鍵一點,李逵得救後,大開殺戒,將幾十名押解他的士兵、獵戶統統殺死。李逵殺了這麼多人,大家關注的焦點自然就由李逵打虎轉移到反賊殺人上。所以李逵打虎這一事件就被李逵殺人給搶風頭了,自然不會出名。
武松打虎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好漢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為民除害。這是正義之舉,這樣的事情自然得到頌揚。而李逵打虎事件讓人記得的情節不是打虎本身,而是李逵老孃的慘死及李逵的亂殺無辜,整個過程太血腥,沒有正能量,自然不會被江湖好漢傳送。因而,武松打虎很出名,李逵就被人淡忘了。
-
3 # 濁酒話煙語
更多是作者施耐庵的偏心之舉
金聖嘆評水滸,武松與李逵皆被列為上上人物。按照金老所說,武松嫉惡如仇、血氣方剛,是水滸當中為數不多的真好漢,能被評為上上人物,完全是因為角色本身的性格。
至於李逵,能獲如此殊榮,除了一句皮肉不笑的“天真爛漫”之外,完全是用他的“屠殺”、“幼稚”烘托出宋江的性格而已,換做現在話來說,李逵只能算是個“最佳配角”。水滸當中,打殺過老虎的人很多,武松、解珍解寶兩兄弟、李逵等等,獵戶兩兄弟尚且不談,畢竟是獵戶,有著專門捕殺的工具。單單論李逵以及武松,前者殺了四隻老虎,後者僅僅殺死一隻老虎,為何將“打虎英雄”的名號,獨獨冠在武松的頭上呢?
殺虎的難度不同
武松作為都頭,赤手空拳的本事極強,尤其是這種拳拳到肉的感覺,更能將他的英雄形象展現的一覽無餘。無論是蔣門神,還是飛雲浦,武松都是一雙拳頭行遍天下,在打虎的過程當中,武松本來就處於“醉酒”的狀態,神志不清,手無寸鐵,僅僅靠一雙拳頭便殺死老虎,即使是項羽在世,估計都不敢這麼做,可見小說當中武松的勇猛。但李逵不同,李逵沒了兩板斧,實力要大大下降,被戴宗、張順、燕青戲弄,就知道李逵的功夫其實並不行,只是靠著“兩板斧”的血腥而已,雖然殺死四隻老虎,但有三隻是幼虎,一隻是母虎,拿著如此強大的鈍器,斬殺難度遠遠小於武松。
宣傳力度有所差距
武松殺虎宣傳極其到位,自己本是“政府官員”,整個陽谷縣甚至山東都流傳著他打虎的故事,關於這個名頭,武松自己也經常使用,比方說血洗鴛鴦樓,他就自留打虎英雄的名頭。至於李逵殺老虎,則沒有多大影響,宋江等人知道李逵殺了老虎之後,也僅僅是“哈哈大笑”,壓根就沒把他當人看,所以自然也就不會幫他宣傳了。
當然了,其實李逵打虎不出名,更多的還是由於作者自己的偏心。武松出場打虎,前前後後數千字筆墨,而李逵殺虎,僅僅百字的介紹而已。所以說,情節安排上來講,李逵殺虎,就沒有多麼重要,所以即使是殺死了四隻老虎,李逵也沒有武松出名。
-
4 # 柳生飄雪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隻猛虎,固然英雄,而李逵手裡雖有兵器,能殺死四隻老虎(有大有小)也很厲害,但為什麼李逵殺虎,沒有武松出名?
確實,武松打虎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這應該歸功於小說《水滸》的精彩刻畫。讓人只要一提起武松,就會與打虎聯絡起來。
《武松打虎》的片段,多次被編譯到語文教材中,這一段可以說是《水滸》最精彩的部分,且看書裡是如何敘述武松打虎的經過的:
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輪起梢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只聽得一聲響,簌(sù)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定睛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慌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梢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手裡。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武松又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卻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月荅(ɡēda)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隻大蟲急要掙扎,被武松盡氣力納定,哪裡肯放半點兒鬆寬?
武松打虎,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一直有人在懷疑,但當你看了小說的敘述,就不由得會相信確有其事。這就是藝術的感染力。
相對於李逵殺四虎,小說就敘述的很平淡,遠沒有武松打虎寫的下功夫。
小說《水滸》所以成為不朽的名著,與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力是分不開的。
-
5 # 欣媽影視
武松和李逵打虎
同是水滸人物,同樣是打虎英雄,李逵打死的老虎比武松還多,為何名氣卻相差甚遠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武松打虎乃是赤手空拳,雖開始其帶有一根哨棒,但剛開打就用力過猛打在樹上而折成了兩節,被迫丟棄。以赤手相鬥吊睛白額大蟲,一頓拳腳將其打趴可見武松之勇武過人。而李逵卻是有腰刀與朴刀在手,四虎具為刀所殺,雖也費了些周折,但也可謂是輕而易舉。有利器與否,可謂是天差地別。
二:武松過景陽岡時已共吃了十五碗酒,至酒勁發作腳步已踉蹌,正要找地睡覺時被大蟲偷襲,其能及時反應過來並反殺,殊為不易。李逵清醒狀態下知其母被大蟲所害後怒火中燒,尋著蹤跡找到虎洞,以偷襲之勢拿下兩隻小虎與母虎,後殺跳出之大虎,可謂是有備而來。一個無防,一個有備,傳頌起來可謂差別巨大。
三:武松殺虎後為獵戶所知,報與里正,後又上報與縣令,可謂轟動縣治,民眾競相觀望。連縣令都感其勇武參為都頭,可謂名利雙收人人傳頌。而李逵當時為通緝犯,正怕被官服緝拿。殺虎後被迎入曹太公莊上,連個姓名都不敢講真,及至被李鬼老婆認出後就被被設計灌醉捉拿。等傳到知縣耳中,卻已是梁山黑旋風,而不是殺虎英雄了。可謂是殺虎事蹟還未傳開就已戛然而止了。
-
6 # 小Z影視剪輯
《水滸傳》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當然也有人知道李逵殺虎,但畢竟武松打虎的名聲要比李逵殺虎要大得多。在後來的傳播中都知道武松打虎,但是我要說武松打虎不如李逵殺虎。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說武松打虎有三點不如李逵殺虎。
第一點,武松打虎是無意中撞上的,不打不行。李逵殺虎是主動找上門去的,一定要殺,武松打虎是武松在過景陽岡的時候碰到的老虎。他想沒想?他沒想過:說我這個聽說這個吊睛斑斕猛虎在此地傷害行人,我武松不怕它,我把它打死為民除害,不是的。因為他一開始只認為那個店小二騙他的,希望他在這住一宿,再賺他倆錢。最後他自己,先看到了樹白上寫的老虎殺人的事情,後來又在廟門口看到了官府的告示。但是他回不去了,為什麼呢?因為武松要面子,這要是退回去,讓店小二笑話:你不是不怕老虎嗎?你不是不信我嗎?你怎麼回來了?武松打虎是無意撞上的,既然碰上了,那你不打老虎,老虎就要吃你。
李逵殺虎是主動找上門的,因為他回家啊,背到老孃要到梁山泊去快活,要過好日子,他老孃因為想他眼睛哭瞎了,什麼也看不見。背到夷嶺這個地方,老母親口渴,也是夜半,也是晚上,李逵為母親找水喝,回來之後發現母親不見了,自然就找嘛,尋著的血跡找到了洞裡,有兩隻小老虎正在撕扯一條人腿,那李逵立刻就明白了,先把這倆小老虎殺了,然後又殺了兩隻大虎,他是主動找上去的。
第二點,武松打虎到底有些膽怯,而李逵殺虎是毫無顧忌,沒有一絲的恐懼。為什麼說武松打虎到底有些膽怯呢?小說中寫的明白,還有從常理上講,一般的人遇到老虎,哪有不怕的。如果武松真的不怕老虎的話,那就不符合正常的邏輯了。武松打虎的時候,先是老虎從樹林中跳了出來,武松“啊呀”一聲,從青石板上跳起來,掄起手棒就打這個老虎。當然在他打老虎之前,老虎一撲、一掀、一剪,被武松躲過去了。武松拿起哨棒,結果這一棒就劈到了樹枝上,把哨棒打折了。可見武松當時有多麼緊張,還有當他把老虎一頓拳腳打死之後,自己也累得癱軟在地,一絲力氣也沒有了。這個時候,鑽出來四條虎,就是獵戶們披著虎皮出來了,武松一看嚇死了,這下我完了死定了。所以說武松打虎到底有些膽怯。
而李逵殺虎呢,是一點恐懼也沒有,相反他懷著滿腔的怒火,要為他娘報仇啊,我千辛萬苦把老孃從家裡背到這,沒想到被你們幾個畜生給吃了!所以說小說裡面寫那個李逵,那兩個小虎殺死了也就算了,等到那個大虎來了張牙舞爪地趕到這個洞裡,被李逵先是使盡平生的力氣用腰刀先是殺死了一隻母虎,然後公虎回來了,捲起一陣狂風,跳起來奔著李逵就撲了過來,李逵呢,小說寫他那叫不慌不忙,你想這一個不慌不忙,就看出李逵殺虎的時候有多麼的勇敢、多麼的鎮定了。不要說你一個普通的人,你就是專門的打虎的那些人,他面對老虎的時候也要恐懼。李逵可不是天天殺虎的,他不是殺虎的專業戶,那第一次面對老虎的時候,他居然能夠不慌不忙。你說李逵是不是不比武松更勇敢?
第三,武松打虎掙來的是自己的面子和名聲,啊呀,不得了,武松打完老虎之後,抬著老虎,抬著武松給他掛著花在滿縣遊街,這遊街不是示眾,是誇,是給大家崇拜瞻仰。從此以後,武松逢人便講景陽岡打虎的武松,就憑這一個評教授、評院士,不得了。
那麼李逵殺虎呢,跟武松比起來就不是那個樣子了,因為李逵殺虎純粹是給自己的老孃報仇,就是一片孝子之心,他最後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多麼偉大的名聲,說這個就是在夷陵殺死四隻老虎的李逵,小說裡面沒講過,沒人提,李逵自己也沒提。為什麼不提?那不是英雄壯舉,因為一提它就是傷心事。
所以我說,武松打虎有三點不如李逵殺虎。但是第二個問題就出來了,那就是為什麼武松打虎要比李逵殺虎要有名聲呢、要有名望呢、影響要大呢?這也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武松打虎是赤手空拳,李逵手裡畢竟有刀。
第二個原因,武松打虎是狹路相逢,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這能看出武松的勇武來,而李逵殺虎呢,他還是有所準備的,他先是殺了兩個小虎,有小虎必然有大虎,所以他就有準備了。
第三個原因,武松打虎之後被大力地宣傳。那知縣還因此把武松收用在自己的門下,讓他做了督頭,實際上武松打死了一隻老虎給知縣呢完成了一個任務,是吧。知縣完成了他的政績,給老百姓除了害,那些獵戶因此也解脫了,所以他打了一個老虎,救了全縣的人,那能不被大力宣傳嗎?而李逵殺虎只有自己在梁山上哭著對宋江等人說了說。所以李逵殺虎比武松打虎要厲害、要更能看出李逵和武松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李逵的真、李逵的孝。當然了,武松打虎也有武松打虎的價值,就是武松的勇武。不過總體上說。武松打虎不如李逵殺虎。
-
7 # 步武堂
按說,在水滸傳當中殺死老虎的好漢並非只有武松,除了專業獵戶解珍解寶兩兄弟之外,李逵也殺過老虎,還一口氣殺了四隻。但是讀者也罷,小說當中的人物也罷,對武松打虎讚美有加,成為武松的人物形象的標誌,“打虎英雄鬆的代名詞。李逵殺了四隻虎但幾乎沒人再提起過,似乎李逵根本沒有殺死過老虎似的。這究竟是為什麼?
其實 武松這個人物形象手刃喜愛絕不僅僅是因為他打死了一隻老虎。武松的高大形象是包括大戶在內的一系列行為樹立起來的 而對於殺人狂李逵而言,殺人如麻的他 殺死一隻母虎和三個虎崽,大概同情那三隻虎崽的人更多些,李逵殺虎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濫殺無辜”的秉性的延續。
僅僅就“打虎”而言,武松打虎至少在客觀上起到了“為民除害”的社會效果,而李逵則是在失去母親之後的洩憤 格局和境界差異很大。
我們先說說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很精彩,而他打的那隻老虎也同樣的很著名 這是一隻出沒在景陽崗這個“交通要道”的凶猛的“吊睛白額”猛虎,在遇到武松之前,這隻惡虎已經“傷了二三十條性命”,這支猛虎往來客商和當地百姓的噩夢,更是當地獵戶的噩夢。
武松打虎的精彩之處,在於作者描寫他的打虎過程,刻畫的是武松的性格特點,包括自負,膽量,以及勇氣。同時也著重刻畫了武松的力量和本領。
武松是一個很自負好逞強並且是吃軟不吃硬的人 按照他的說法他是專打“不明道理的硬漢”,這種人不能勸,越權越來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句成語就是對武松的這個性格的生動寫照。
武松在景陽崗下的酒肆,當知道了“三碗不過崗”的時候,就開始了自負的表演,越權越來勁,一連喝了十八碗才算盡興。而面對景陽崗老虎傷人,行人不得單獨過景陽崗的“風險預警友情提示”,武松更是不屑一顧,真的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一般來講,好逞強的人都很好面子,武松也不例外,在上景陽崗的路上看到關於惡虎傷人的官方告示的時候 武松本能的反應是“原路返回”,畢竟這景陽崗上是真的有吃人的老虎。但是武松很快的覺得這樣返回去,豈不讓別人笑掉大牙 自己定談事顏面無存。
就是丟了性命,也不能丟了臉面!這就是武松性格當中的特質之一。最終武松的結論是:哪那麼巧就讓我遇到老虎,然後給自己壯膽:就是遇到我也不怕它!
武松這個人自負,逞強 ,愛面子。但是他的本事是真的支撐的起他的自負,逞強,愛面子。這就是武松性格當中的過人之處 在本領和實力支撐下的自負,逞強,愛面子就成了自信,自強,有擔當。
當然,武松的運氣就沒他的本領那麼好,酒勁剛上來的武松正準備睡一覺緩緩酒勁的時候,那隻“吊睛白額”的惡虎,聞著味兒就來了。看見老虎的一瞬間,武松的酒勁被立刻嚇跑了,但武松沒有跑,他知道面對這隻老虎,跑是很不靠譜的,只有全力搏殺才會有生存的可能。
這是武松膽大心細的性格特點的體現。面對危險,甚至是致命的危險,武松從來都不會選擇隱忍和躲避。打虎如此,血濺鴛鴦樓是如此,大鬧飛雲浦也是如此,血濺鴛鴦樓更是如此。
武松打虎的精彩之處還在他“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膽量,勇氣和本領。
武松隻身上景陽崗的時候只拿了一根哨棒用作防身。但是在遇到老虎撲面而來的那一刻,武松的第一反應是驚恐和慌亂的,這是正常的反應。換亂之中武松的哨棒沒達到老虎,打到了樹杈上,用力過猛給打斷了。武松再次面臨老虎的時候就是赤手空拳,打虎的難度和危險就變得幾乎無法面對。
武松的個人魅力就在於此。在於殊死相拼的膽量, 以及“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當然還有能夠憑著一雙鐵拳結果惡虎的本事。
武松打虎產生的轟動效應波及很廣,不僅僅是在陽谷縣, 大約在整個山東乃至河北的民間和江虎上“打虎武松)”的名號很快就深入人心,這個名號武松自己也很受用。
在武松血洗鴛鴦樓滅了張都監滿門之後,一向敢做敢當的武松,在牆上寫下了“殺人者打虎武松是也!”——到什麼時候這個“打虎英雄”的名頭都不能丟。
再看看李逵殺虎。
首先,李逵殺虎的轟動效應沒武松那麼大,甚至是基本上沒什麼反響。對於水泊梁山的宋江晁蓋及其一幫好漢們來講,李逵下山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帶回來了兩個入夥的好漢,至於老孃沒了,殺了一窩老虎都不重要。所以當李逵回到水泊梁山講述自己的下山遭遇的時候,晁蓋和宋江聽了“哈哈大笑”。
他們壓根兒沒把李逵當個人看。
第二,李逵殺老虎的難度和危險性都不如武松,因此精彩程度也要,遜色太多。
和武松赤手空拳不同,李逵的手裡是有兵器的。武松是打虎 李逵是殺虎,他不僅把那隻吃了自己老孃的母老虎殺了,還順帶著把虎崽子也給殺了。打虎和殺虎不是一個檔次。
所以,武松打虎是“威名遠揚” 而李逵殺虎則是“默默無聞”。
-
8 # 小睿文史
一、武松打虎的橋段流傳已久,《水滸傳》出版之前就被百姓所熟知,而李逵殺四虎則是施耐庵在武松基礎上加工再創作,人們習慣先入為主,有了武松打虎在先,李逵殺四虎以及解珍解寶的殺虎都覺得不足為奇。
二、武松打虎是義舉,雖然是誤打誤撞,但結果卻是為民除害,武松也因此獲得都頭工作,成為以後一系列精彩故事的發展線索。而李逵殺虎是因為老虎吃了他母親,本來宋江就反對他回家,他非要回去,接到母親後,為了找水把母親一人扔在荒山野嶺,這時老虎出來把老太太吃了。可以說是李逵害死了他母親,這種缺心眼的行為值得提倡嗎?
三、武松打虎只拿一根梢棒,而且還一下就折了,其實等於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的老虎。李逵則不一樣,他手裡有一把刀,刀和棒子對老虎的殺傷力絕對不一樣。何況李逵殺虎還存在偷襲,勝之不武。
四、施耐庵比較偏愛武松,著名的武十回幾乎都是武松個人的經歷,實際上與全書的連線並不大,說白了刪除那一段也不影響劇情發展,可是那一段卻是全書最精彩的一部分。李逵較之武松肯定遜色幾分,傻大黑粗的,武功智商都不行,不要說殺四隻虎,殺四十隻也比不了武松。
-
9 # 上頭派掌門
武松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三大英雄人物之一,為了展現武松的“天人”之姿,作者以驚人的筆力寫就了景陽岡打虎一節。平常人三碗不過崗,害怕猛虎不敢上山,武松連喝十八碗,最初以為店家存心欺騙,得知真有虎後偏向虎山行:一個醉酒的好漢,去打一隻猛虎,簡直是神來之筆。
與虎搏鬥時,武松先是避其鋒芒,然後瞅準機會,揮舞哨棒打去,哪知哨棒打在樹杈上,折了,這時猛虎撲過來,武松順勢抓住老虎的頭皮,連環暴擊,結果了猛虎。整個故事跌宕起伏,十分精彩。打死吊睛白額虎後,武松成了為民除害的英雄,並將賞錢分給眾人,他還因此成了陽谷縣的都頭。
從此之後,武松的身份就成了打虎英雄武松,之後的鬥殺西門慶、十字坡戲弄孫二孃、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壯舉更是弘揚了打虎英雄之名。你會發現,武松的每個故事都很精彩,最精彩的當然就是景陽岡打虎。武松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打虎英雄成了他的人生底色,打虎事蹟自然也是婦孺皆知。
李逵是個十足的莽漢,四處搗蛋,到處添亂。他做了很多事,除了砍倒替天行道的大旗還有點看頭,其他的不足稱道。沂嶺殺四虎也是一樣,簡直就是一通亂殺:母親被老虎吃掉後,李逵順著血跡找到了虎洞,發現兩隻幼虎正在啃一條人腿,李逵挺起朴刀搠死了兩隻幼虎。
李逵躲在洞中,母老虎回來後剛好坐在李逵面前,李逵用朴刀捅進母老虎的肛門,弄死了它。公虎也是一隻吊睛白額虎,出場帶風,實力不輸景陽岡上那隻,結果老虎撲過來,李逵一刀刺中老虎的頷下,也結果了它。殺死四虎後,也有官府的賞錢可領,也是當地的獵戶和百姓把李逵當成英雄。
武松是小說裡第一個打虎的好漢,李逵雖說殺了四虎,但並不是增強版,反而更像山寨版:他殺虎的過程很“無趣”,甚至還有點齷齪和可笑。李逵殺虎只是李逵回鄉接母的一個插曲,緊隨而來的故事很快就消解了殺虎的壯舉。
-
10 # 夜幕降臨654
李逵表面很強,真實成績也不好,因為他打的老虎,還沒成年,殺傷力並不強,說白了,只要練過的有點力氣就能打死的那種,而且他手裡還拿著三板斧,再看武松,赤手空拳,與成年老虎廝打在一起,全靠吊著一口仙氣(醉酒),才把老虎打死
李逵和武松同樣打死過老虎,但性質完全不同,所以,李逵不是武松的對手。
李逵和武松都是武藝很高強的人,所以這也是作為他們兩個人打虎的堅實的身體基礎啊。至於他們兩個打虎的方面呢,區別還是很多的,第一個區別還要數他們打虎的目的是什麼?武松打虎很著名,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啊。不論是書本還是電視上面都會經常性的看到吧,武松打虎算是很被動了,因為他根本起初就不是奔著打虎去的,而是幹什麼去呢?是探望他的兄長去了。打虎只是這途中的一件事,並不是他自己主動要乾的事,路過景陽岡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了有老虎,用當時的話來說的話是大蟲。雖然武松自己沒有主動,但是也是一點都不慫,在喝了很多的酒之後藉著酒勁就上了景陽岡,可以說是武松一戰成名啊,基本整個過程就是赤手空拳的將老虎給打死了啊。
回覆列表
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武松打虎有先入為主的優勢《水滸傳》中是武松打虎在前,李逵殺虎在後,武松是打死老虎的開創者,這一壯舉為武松贏得了極大的聲譽。施耐庵也對武松打虎做了精彩詳盡的描述,武松一戰成名從而讓他打虎英雄的美名傳播四方。
李逵雖然在沂嶺殺死了四隻老虎,但他終究只是後來者,其影響力顯然不如武松打虎那麼大,人們的好奇心、興奮勁已經在武松打虎時達到了頂峰。有武松珠玉在前,李逵也只能甘落人後。
李逵殺四虎只不過是重複了武松的行為,人們的興奮勁已經不是那麼大了,缺少了關注,李逵殺虎這事熱度就不那麼高,影響力也就不那麼大了。從作者的角度來講,施耐庵已經通過打虎事件成功塑造了武松這一經典形象,再通過同樣的事件製造另一個經典形象顯然是不明智也不現實的。李逵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殺死老虎的壯舉而是他的孝心,尤其當他看到母親被老虎吃剩的殘骸時的那種痛苦讓人尤為震動,作者刻畫人物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總之,《水滸傳》中的打虎英雄只有一個,那就是武松。武松打虎的事蹟早已深入人心,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