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62589611230
-
2 # 飛洋姐說成長
人生來的四種情緒:高興,痛苦,憤怒、恐懼。所以,有時候心情不好是是很正常的。
可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特別在我們這個社會大部分的時候,只能讓你去表達自己情緒是高興的。可是社會發展非常快,我們內心和身體裡積鬱的痛苦的、憤怒的和恐懼的情緒沒有宣洩的途徑。
一些人忍耐力比較強,就把它壓抑在自己的身體裡。而有一些人沒有那麼好的控制能力,他就會尋找一些不合適的場合和不合適的人去發洩出來。這樣做法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真正的自我和社會的角色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所以,這就是你為什麼會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對父母脾氣不好的原因。正因為情緒壓抑在身體裡的情緒不會自動消失,勢必要找一個出口發洩出來。把而父母基於對我們的愛,對孩子大都是無條件接納的。在我們看來,對他們發洩這些情緒是安全的,不會惹來更大的麻煩,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就成了我們情緒的收集站,同時對他們也造成很大傷害。
只有當我們用另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能把這四種情緒充分地抒發和發洩出來,才達到內心的平和。這樣把身體裡這些難受的負面情緒掏空了之後,才可以裝進來很多新鮮的東西。
你已經覺察自己的行為對父母不好,先同理自己有這樣的行為也是有原因,這也不是幼稚的行為,放下對自己的自責。
接下來,你要做的是:
首先,去找出自己有情緒的原因,如果是因為與他人產生的,可不可以找出與他人化解的方法,勇於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也不是把情緒壓抑在身體裡?
再則,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的釋放情緒的方法,比如跳舞,看書,健身,找朋友聊天,等等都可以。
不是,這也分情況的。有一種現象是我們喜歡把心中暴戾一面展示給在乎的人,這種情況下不是不孝,不是幼稚,而是
因為你是我在乎的人,我希望你懂我的苦,我無處發洩,而我希望你是我的救贖。可是現實是家人確是在乎你,可也被你傷害了。怎麼有種雞同鴨講的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