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御手洗花生

    先簡單介紹一下作者,作者伊麗莎白・鮑溫是一位多才多藝、著作頗豐的英國愛爾蘭女作家,深受西方評論家和讀者的青睞,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好的小說家之一。鮑溫出生于都柏林的一個律師家庭,青年時代以後常居住於英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她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她曾為醫院服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在情報部門工作。

    鮑溫眼中的生活,既不是單純的悲劇,也不是純粹的喜劇,而是兩者難分難解、變幻莫測的混合。在創作方法上,她善於採納現代的手法來豐富和充實傳統的技巧,謹慎地效仿亨利.詹姆斯和弗吉尼亞.伍爾夫,可謂文筆細膩,勇於創新。鮑溫的主要的作品大多表現出上層社會年輕女子的微妙心理、恐懼感和感情上的挫折。她著力刻畫內心意識的流動時,常常足以將讀者帶入故事情節以及人物的內心世界之中。由於女性特有的敏銳感和細緻筆觸,鮑溫的作品風Grand SantaFe到後期越趨向於工整拘謹,但卻避免了其他一些女作家可能陷入的侷限性,她的作品並不限於女性和家庭的狹隘天地而具有較濃厚的時代氣息:愛爾蘭的暴力騷動,戰時英國暗探的密謀策劃,在鮑溫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鮑溫的作品雖然繼續遵循著19世紀的傳統,卻又不會落入於陳腐的窠臼使得她在那個小說界革新之風盛行的年代裡獨具一格。

    其作品《鬼戀人》,它的主題與技巧並無多大變化。小說以戰時倫敦為背景,描述倫敦街頭的人群噪雜的喧鬧情景,細緻入微地表現了主人公的隱衷。英國小說家兼評論家安東尼・伯吉斯說道,沒有什麼小說曾比它更好地捕捉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的氣氛。她以緊張而可信的細節表達了那個毫無生氣的苦難世界,在瞭解那個時間和地點的讀者身上非常強烈地喚起感情和感覺方面的記憶,以致人們好象又在經歷著它們。鮑溫透過自己的口嘆道: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二十年“顯然是無可挽回地滑向災難”,而這又“是這個聽天由命的世紀將要經歷的、命裡註定的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概念英語第一冊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