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同城緣

    分享一下:明朝中期最著名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心學的創立者王陽明如何度過中年危機的故事。

    公元1506年冬,王陽明因為得罪了宦官劉瑾,被貶至貴州龍場。丟了功名,對人生迷茫,也進入中年危機,在龍場艱苦的環境下生存,王陽明問了自己一個很好的問題,假如孔子,孟子身處我這個環境會怎麼樣呢?一次雷電交加的晚上王陽明在這裡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意思是說:人的真善美、假醜惡都是一種表面現象,真正的價值在我們人的心中。我們要發現內心的價值,不要被自己的表象所迷惑。

    人生就要發現內心的價值,傾聽內心的聲音,我們人生的目標才能實現。 王陽明透過龍場悟道後,認為: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良知我自己本來就有,而且人人都有。而從前總認為要格物致知,要向外物探求真理,要向外物有所求,這是不對的,就是說要透過修身、培養自己強大的內心世界,逐漸加強道德人格的完善,而不是欲求於外在的一些事物。

    心學思想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極大地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重視人的生命的過程,後來王陽明講“知行合一”,講“致良知”,“事上煉”都是緊扣人的主體性及其道德實踐活動來展開思想言說的。

    對個人來說,要祛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意念,培養自己心中的浩然正氣,讓自己變得圓融飽滿、至善至誠,這樣,透過修身養性,就能以強大的內心世界來應對人生的艱難困苦。人生在人世間,總是會經歷生老病死苦,遭遇諸多艱難坎坷磨難,面對這些,我們唯有以強大的內心世界來笑對人生,以堅強的意志和魄力來克服和化解困難。人生在世,有些事你無法改變,比如說一些不可抗力,一些你無法左右的事情,一些自然災害或者天災的發生,你無法預知,也無法抗拒,在這些時候,我們只有適應,只有透過改變自己,凡事多向自己內心求,讓幸福變得簡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萬州近十年有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