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公子魔都

    我把馬斯洛的層次理論提出的人的幾層次需要與孔子儒家提出的人生主張畫了一張對應圖。

    人要能有飯吃,有東西耍,有衣服取暖房子避險,沒有智慧天上不能掉餡餅,那麼人與這個世界互動中,與無智的畜生(包括某些人類)勇不可或缺,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該動手的時候勇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與有智的人互動中,如果大家都不講信用,那麼最後就不能實現有效合作分工,一個不講信用的社會,民眾是無法有安全感的,孔子認為要取得安全感,就要給與別人安全感,這樣互相信用交換,信用安全機制就建立起來了。信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自己利益,這也是西方納什均衡原理,而人一旦進入集體組織中,就需要運用當中三個錦囊了,前面三個打打零工小打小鬧還行,要搞大作為小兒科了,注意前面三個錦囊的方法是追求“得”,而後面三個錦囊的訣竅是追求“舍”,其中仁對應“愛”“義”對應“歸屬” “禮”對應“尊重”這三個字的核心訴求叫做“以舍求得”,都是用舍小利求大利,最最高階的就是“道和德”,這是一個人的人生總綱,但只要一個人做到了前面幾點“道和德”都是殊途同歸的 “智信勇”的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仁義禮的境界已經昇華,類同柔弱勝剛強,是運用矛盾的反面來起奇效,可稱之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秒的就是“道和德”,“道”就是“自我實現” 德就是人生總的行為規範 “求知”和“審美”對應兩大塊思維技能,也就是“理智和情感”,這個階段萬法歸於一心,變化無窮,又簡單如一原點,可稱之為“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自我實現就是孔子講的求“道”“道 ”的含義類似於現代人講得“規律”,自我實現的目標就是認識世界的規律,需要注意的是,“道”有層次性,也就是在不同的領域或者視角觀察,“道”的表現是不同的,老子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就是講述了自然之道和人倫之道的差異性,另外道還有其他一些特性,這都需要大家自我去體會,然後實踐去驗證,總之自我實現的含義是理解這個世界的本質,建立自己的思想價值體系,實現自我意識的飛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量服用西洋參會導致身體越來越差嗎?怎樣避免“花錢找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