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親子故事蓮子說
-
2 # 努力的馬大哈
父母在孩子剛出生時,就會給他們買好符合性別特徵的玩具,並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告誡男孩子們一定要“勇敢、獨立、堅強”,使他們成長為一個小小男子漢;對女孩子則讓她們學會“溫柔、善良、體貼”,以後當一個賢妻良母。在學校裡,同伴們也會排斥不符合“性別標籤”的孩子,不知不覺中就為男孩、女孩分別樹立了一個固定的行為準則。
父母在孩子剛出生時,就會給他們買好符合性別特徵的玩具,並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告誡男孩子們一定要“勇敢、獨立、堅強”,使他們成長為一個小小男子漢;對女孩子則讓她們學會“溫柔、善良、體貼”,以後當一個賢妻良母。在學校裡,同伴們也會排斥不符合“性別標籤”的孩子,不知不覺中就為男孩、女孩分別樹立了一個固定的行為準則。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很多家長都發現了這一點,那到底是孩子的天性還是後天?
有一種說法認為,孩子先天沒有性別意識,都是後天強化的結果,比如:男孩子如果去玩娃娃,家長就會很驚訝,而女孩子如果去玩兒,汽車、玩兒槍,大人就會覺得不正常,以至於讓孩子潛意識的會覺得我是男孩子,我應該玩兒槍玩兒汽車,女孩子應該玩娃娃。我個人並不贊同以上觀點,在生活裡面觀察,發現男孩兒和女孩兒的天性真的是各不相同。而根據腦科學的常識,男性的大腦和女性的大腦本身也不同。比如,我的兒子兩三歲時,把他帶到遊樂場,遊樂場有樂高積木也有娃娃,孩子是可以隨便玩,我把他帶到娃娃區域,他看了看就走開了。直接津津有味的玩起了樂高遊戲。 當時我就很驚訝,難道愛玩樂高、玩汽車、玩槍,是男孩的天性?
後來,我帶兒子跟一個小姑娘一起玩,我故意跟他們一起玩娃娃,但兒子很快就不感興趣了,自己在一邊玩起了小汽車。男孩和女孩,興趣的不同,可能跟性別遺傳下來的集體意識有關。(以上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比如男孩兒就會更喜歡,激烈的,刺激的,競爭的專案,這些專案中的工具(汽車,槍等),自然他們也喜歡。
女孩兒會更喜歡跟家庭、美、自然相關的內容。所以,女孩兒喜歡娃娃、喜歡廚具、喜歡花花草草…實際上,長久以來,男性負責的是狩獵、是對外的競爭。女性負責的是養殖,是對內的家務,是扶養孩子。所以,一代有一代這樣的集體意識傳承下來就成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基因。當然,以上看法是我的拙見,歡迎專門研究大腦科學的夥伴一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