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待花開秋風水清

    首先,根據電子的排布規則,在氧原子的L層中的六個電子,兩個分部在s軌道,剩下的四個電子分部在三個p軌道,所以有一個p軌道是滿電子的狀態。

    其次,要知道在軌道雜化的過程中,其雜化軌道形成以後,軌道應該形成什麼樣的性狀。通常來說,兩個軌道的雜化應該是一條直線,三個軌道雜化是一個正三角形,四個軌道雜化應該是正四面體,五個軌道雜化應該是正六面體,等等。

    在生成臭氧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臭氧的分子形式應該是一個正三角形的,每個氧原子分佈在三角形的定點。所以每個氧原子與其他兩個氧原子之間的化學鍵應該是一個呈60度鍵角的。根據這個來判斷,我們可以初步判定,應該是sp2雜化。因為如果是sp雜化,所形成的鍵應該是直線,也就是說臭氧分子應該是類似於縮合在一起的長直鏈分子而不應該是三個氧原子。

    在來說說一氧化碳。我想如果是二氧化碳就很好解釋,但是就一氧化碳本身來看並不太容易理解,C需要四個鍵才圓滿,氧只要兩個鍵就可以了,所以這在理論上出現的矛盾,因此,我覺得一氧化碳的成鍵理論並不能用雜化軌道來解釋。

    在解釋雙原子分子成鍵的理論中,有一種成鍵和反鍵理論,這種理論的基礎是承認不同軌道的能量不同,雙分子在形成過程中,會形成很多個成鍵軌道和反鍵軌道,軌道總數等於兩個原子的軌道數之和,且不同軌道能量也不同。所有電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則在軌道中填充。通常是將成鍵軌道完全填滿之後再填充反鍵軌道。如果並未填滿軌道,也就是說反鍵軌道有剩餘,成鍵軌道大於反鍵軌道,那麼這個雙原子分子就可以存在,所有的雙原子分子都可以用這個理論。如果所有的軌道都被填滿,就是說成鍵軌道=反鍵軌道,那麼分子就無法存在,也就是能夠解釋為什麼所有的稀有氣體都是以氮原子分子的狀態存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檢查蜂群時少挨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