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物皆可排

    1.時間和表現內容受限制。茶館一場相聲大會不算返場大概五六個節目,每個節目少說有二十分鐘表演時間,很充裕,相聲講究三翻四抖鋪平墊穩,只有時間充足了,才能從容的為戲劇衝突做鋪墊。電視相聲基本十分鐘左右,尤其是晚會相聲,時間精確到秒,除非功力已臻化境,不然演員心裡著急肯定影響發揮。至於內容,不說也罷。

    2.表現手段受到限制。因為電視相聲時間緊,審查嚴,所以定稿後的作品大多要求死綱死口,基本一個字兒都不能改,既沒有現掛,也沒有靈光一現,這就決定了節目效果的上限只能是彩排中最好的那一次。茶館相聲可以甚至說講究和觀眾互動,隨時根據前面演員製造的氣氛和臺下觀眾的反應調整節目的節奏和狀態,演員比較放鬆,更容易碰撞出火花,增加新的包袱笑料。

    3.前面兩點都是扯淡,根本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受眾不同。

    有人覺得,常去茶館的老聽眾什麼都聽過,沒有新鮮包袱,笑點高,不好逗樂。沒怎麼聽過相聲的,隨便抖幾個包袱就樂了,好糊弄。

    其實滿不是這麼回事,正相反。老觀眾更容易逗樂,他們熟悉相聲的節奏,或者說,他們懂得如何欣賞相聲,每到包袱裉節兒,甚至演員稍微口風一變或者稍微有所停頓,老觀眾們幾乎下意識的就會做好笑的準備。更何況還有刨著使活的,你聽過十段論捧逗都這麼說,今天我偏不這麼說,這裡面能操作的空間太大了。

    不常聽相聲的,相對不好擺弄。他不懂你這裡頭的節奏,你不知他什麼時候樂什麼時候悶,偶爾說幾句春點軼事他全不明白,沒辦法。

    這就是電視相聲和茶館相聲的根本不同。

    舉個例子。我一指這個量活的,說我們倆臺上是夥伴,臺下是兄弟。量活的一點頭,我們倆是拜把子的兄弟。我把話頭接過來,恩,我們盟兄弟,然後一夾嗓子,我們盟兄弟了。

    就這麼簡單的幾句話,在天津的茶館絕使不悶。就算沒響,我後面再找補一句,“他妹壓我交,大概其是我自己個兒踩的”,準響。

    在電視裡用這個包袱行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個月寶寶一次吃200毫升奶是不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