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李白生前都去過那些地方。
我們分5個階段來描述:
1.蜀中學習與漫遊時期(25歲以前):李白自少年時就博涉百家,習辭賦,學劍術,好任俠,慕神仙。
2.遠遊求仕時期(26至42歲):李白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遊歷過江陵、洞庭湖、揚州,後在湖北安陸與故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此後以安陸為中心,遊歷過樑宋、齊、魯等地。在漫遊中結交了許多友人,曾經隱逸學道,也干謁過權貴,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薦,以實現自己的政治報復。
3.長安時期(42至45歲):天寶元年李白應詔進京,為翰林待詔,供奉宮廷。但李白地位和處境並不能實現他的理想,傲岸不羈的個性又難容於世,飲酒狂放,蔑視權貴,終招嫉恨讒毀,自請放還。長安的生活實踐,使他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認識。
4.再度漫遊時期(45至55歲):李白離開長安後遊歷過樑宋、齊魯、燕趙、江浙等地。其間結識了杜甫。理想的破滅、人生的失意及對現實的不滿,使其思想充斥著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5.安史之亂時期(44至62歲):安史之亂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隱於廬山。次年應聘參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敗,李白以“附逆”論罪,長流夜郎,中途遇赦而還。李白身經戰亂,始終滿懷著報國靖亂的志向和憂國傷時的情懷。
縱觀李白的一生,可以看到他的活動軌跡很頻繁,腳步基本不曾停歇。用我們今天的詞語來形容就是“暴走一族”,當然,如果今天他有車,肯定是個自駕遊狂人。
李白還沒有去過東三省,沒有去過廣東、廣西、海南等地,也沒有去過西藏。我想,按照他的性格,凡是我九州大地的地方,都要去走一走,看一看。
如果當時“天圓地方”的概念不那麼深,也許李白還要嘗試出海,或者過新疆到中亞、歐洲呢。
就國內來說,李白走遍了祖國的大部分河山!!但如果讓他穿越的話,他應該選做官和好好生活!!因為李白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官場不得意,情場也不得意!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李白生前都去過那些地方。
我們分5個階段來描述:
1.蜀中學習與漫遊時期(25歲以前):李白自少年時就博涉百家,習辭賦,學劍術,好任俠,慕神仙。
2.遠遊求仕時期(26至42歲):李白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遊歷過江陵、洞庭湖、揚州,後在湖北安陸與故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此後以安陸為中心,遊歷過樑宋、齊、魯等地。在漫遊中結交了許多友人,曾經隱逸學道,也干謁過權貴,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薦,以實現自己的政治報復。
3.長安時期(42至45歲):天寶元年李白應詔進京,為翰林待詔,供奉宮廷。但李白地位和處境並不能實現他的理想,傲岸不羈的個性又難容於世,飲酒狂放,蔑視權貴,終招嫉恨讒毀,自請放還。長安的生活實踐,使他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認識。
4.再度漫遊時期(45至55歲):李白離開長安後遊歷過樑宋、齊魯、燕趙、江浙等地。其間結識了杜甫。理想的破滅、人生的失意及對現實的不滿,使其思想充斥著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5.安史之亂時期(44至62歲):安史之亂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隱於廬山。次年應聘參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敗,李白以“附逆”論罪,長流夜郎,中途遇赦而還。李白身經戰亂,始終滿懷著報國靖亂的志向和憂國傷時的情懷。
縱觀李白的一生,可以看到他的活動軌跡很頻繁,腳步基本不曾停歇。用我們今天的詞語來形容就是“暴走一族”,當然,如果今天他有車,肯定是個自駕遊狂人。
李白還沒有去過東三省,沒有去過廣東、廣西、海南等地,也沒有去過西藏。我想,按照他的性格,凡是我九州大地的地方,都要去走一走,看一看。
如果當時“天圓地方”的概念不那麼深,也許李白還要嘗試出海,或者過新疆到中亞、歐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