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著孩子去一家培訓機構試聽課程,內容是英語單詞的記憶拼讀方法,當天幾乎沒有什麼人去聽,工作人員都比上課的人多,費用情況是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學一年,每年費用1萬,40次課(半天時間),摺合半天250元,感覺不便宜。但人不多,為啥就不降價呀。
回覆列表
-
1 # 教育行業的相聲演員
-
2 # 教培行業於盼
我在培訓行業做了14年了,我不清楚您去的機構是如何想的,我只說說我的觀點。
收費都是根據機構自己的盈虧點及期望利潤制定的對於機構運營來說,肯定是有他的價格制定原因的。可能是根據教師的課酬制定的,也可能是根據周圍其他機構收費制定的。但不管用什麼方式制定,機構負責人自己心裡肯定有一個盈虧平衡點、有一個自己期望的利潤。好比賣水果,1元錢上的,賣1.5元,你問他8毛賣不,他肯定不會賣的。(壓貨處理等情況除外)
降價上課比不上賠錢要多培訓機構並不像外界看到的那樣賺錢,成本支出非常大。
對於機構來說,固定成本的大頭就是房租、裝修和人員工資。可變成本包括教師課酬、銷售相關人員提點等。而可變成本的佔比是遠遠高於固定成本的。
也就是說,單班計算,如果有利潤,那麼開班是沒問題的,如果沒有利潤,開班比不開班要賠得更多。(同樣的,戰略性問題除外,比如為了讓老師有課上,增加教師穩定性;比如這個班是試驗課程,想看看效果;等)
題主問的為什麼不降價,應該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與其降價賠錢,不如這個班不開。
降價對於之前報的家長是不公平的這個是我一直堅持的,早報的比晚報的優惠多、老生比新生優惠多。
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機構每次在老生續班時都會給很大的折扣,但是新生交費從來不優惠的原因。
降價促銷不合理,降價必死。你可以使用一些變相的優惠措施,但是價格不能變。
降價會讓你以前的客戶失去消費信心。
你可以定三個價格:一是錨定價格,可以高一些,顯示你很有價值,很值錢。二是優惠價格,顯示你對老生的誠意。三是銷售現場成交價,這是促銷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