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大生命科學方詡教授

    生命科學提出“腦腸軸”的理論。哺乳動物都是從腸腔動物發展來的。你看看你的腦子像不像腸子,你就可以理解“腦腸軸”的理論了。但是,我認為準確地說,是腸道微生物-腸-腦軸。科學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發生改變的動物在神經生化上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例如,有害的腸道檸檬酸桿菌感染會導致小鼠的焦慮行為和迷走神經節c-FOS蛋白表達的增加;而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可以改善應激小鼠的焦慮和抑鬱行為。另一方面醫學研究證明,人體腸道菌群失調可能導致腸易激綜合徵(IBS)、炎性腸道疾病(IBD)和肝性腦病(HE)。這類疾病不僅具有明顯的腸道症狀(如排便異常、消化不良、腹痛、腹脹和腸道炎症等),同時還伴有焦慮、抑鬱和認知功能減退等神經精神症狀。 我們的腸道菌群失調會產生氨氣。在結腸中,腸道菌群代謝蛋白和尿素產生大量的氨氣,其餘在小腸產生,氨會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對腦的結構和功能造成損害。 有醫學證明,長期的便秘人群患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機率較高。而服用益生菌被認為是促進心理健康的潛在有效措施。

  • 2 # 酷炫腦科學

    麥克馬斯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你的個性也許受到了你肚子裡腸道細菌的影響。

    該研究小組培養了兩組性格截然相反的小鼠;膽小、謹慎的內向小鼠;大膽、交際強的外向小鼠。

    隨後,研究人員用抗生素把兩組小鼠腸道中的所有細菌全都殺死了。接著,研究人員給外向小鼠喂內向小鼠的腸道細菌,反過來給內向小鼠喂外向小鼠的腸道細菌。透過這樣的方式,研究人員成功地互換了兩組小鼠的腸道細菌。

    在交換了各自的腸道細菌後,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兩組小鼠的個性以及行為特徵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原本害羞的內向小老鼠變得活潑又大膽;本來外向的小鼠則變得謹慎,沒那麼好動了。

    那麼有人就會問了,有什麼方法能改變自己的腸道菌群呢?事實上,在你長到3歲左右時,你的腸道菌群就基本固定了。

    其實腸道菌群就好比是一件定製的高檔禮服,成品後的更改空間不多。母體的陰道環境,母乳餵養的狀況,出生頭幾年的成長狀況就基本決定了個體腸道細菌和微生物的種類。不過,我們仍然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的方式來改變自身腸道細菌的代謝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母親節那天,你會回家陪陪媽媽還是打個電話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