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經常問我要東西,紅包換現金的鄰居,我有點不喜歡她,她發信息我沒有回覆,就理直氣壯的質問我為什麼不回覆她,說話有點咄咄逼人,這樣的人我不想跟她來往。
回覆列表
-
1 # 小顧說教育
-
2 # 小查82
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多心底深處無奈的一疙瘩,我想沒有回覆資訊方,就是簡簡單單不想回復,至於理由兩個人內心的清楚,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去確認資訊對方有沒收到,但去質問,有點強迫人意願。
就近期清明節我回老家了,在我到家的第二天麻煩我的事情不斷,不停的接到資訊讓我幹嘛,做什麼,其實這是事情不緊急,完全他們自己回來完成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人覺得不是自己做,就不是麻煩的事情,我的假期選擇回老家休假,而不是天天處理屁事。
後面我直接忽略這是資訊,沒有回覆,一次我堂姐見我12小時內沒有回覆資訊就call我,我拒絕了,並表達我理由,讓我驚恐的是她義憤填膺一句“你在家不幹,那幹嘛呢?”,沒錯,她是我堂姐,我那時也生氣了,直接掛電話,也沒幫她做那件事情。
如果是沒有看到資訊而沒有回覆,被質問,可以大方得體的回覆原由,但如果簡單不想回復,那就不要解釋那麼多,面對質問,沒有很多必要說太多,理解你的人,自然會理解,不理解你的人,說再多也沒用。
你好!若是確實不想回信,為什麼不直面回覆它呢?你今天的敷衍或許今天可以敷衍過今天,明天呢?後天呢?大後天呢?長痛不如短痛為什麼要繼續敷衍卡在嘴巴里的謊言呢?
一:生活的主角是你,為什麼不拿起主角應有的權利呢?
工作上,我們可能會確實不喜歡某個人,然後為了更好的工作敷衍自己,因為那畢竟死工作,可是我自己私人空間,主角是我自己,為什麼我還要繼續敷衍呢?我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主角是我,為什麼不能應有使用自我主角的權利呢?
二:請大聲的告訴她,我是真的不想回復你,
“我是真的不想回復你,或者是也沒有時間回覆你,“我覺得一句簡單明瞭的回覆,往往在我們的社交中更簡潔、明瞭。
從個人時間觀來說,在不同的時間觀、價值觀當中,你我可能時間的觀念是不相同的,相同的時間間隔,不同的時間價值,本身就是一個社交鴻溝,你要知道,既然是一個鴻溝,我想更多透過是充實自我,彌補鴻溝的缺陷,而不是強迫性的社交。
所以如果你真的不喜歡回覆他,或者真的沒時間回覆他,那就大聲的告訴他原有,其實這也沒什麼,反而更對你我都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