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南韓對於元順帝皇后、明朝後宮的高麗(北韓)妃嬪大肆宣揚,為什麼清朝真的有這麼個北韓後裔,南韓人又不提了?

53

歷史

回覆列表
  • 1 # 路之意

    “金枝玉葉,盡態極妍”。說的便是《如懿傳》裡的淑嘉皇貴妃,她被稱為後宮第一美人。歷史上淑嘉皇貴妃金佳氏(1713年-1755),祖上是北韓人。是乾隆的嬪妃。原本姓金,內務府包衣出身,後來皇上隆恩奉旨出了包衣,改為金佳氏。

    自崇禎九、十年(1636、1637)“丙子胡亂”以後,北韓被迫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成了清朝的藩屬國。北韓方面,除了每年會定期地於春節、冬至、聖節(皇帝的生日)以及納歲幣(進貢)時進京,還會不定期的派遣使節來華拜訪、學習或參加一些國家盛典。另外由於金佳氏十分受寵,且為皇家連續誕下四個龍子,乾隆為了賞賜她,特地命北韓方面大力修葺淑嘉皇貴妃在義州的祖墳。值得一提的是該祖墳的神道碑及石人石獸到現在還清晰可見,所以北韓人必然知道淑嘉皇貴妃的存在。

    一、屈辱歷史不堪回首

    淑嘉皇貴妃的來歷其實承載了北韓的一段屈辱歷史。明朝末年,後金崛起(滿清的前身),後金為了擴張其勢力範圍,曾經進攻並擊敗了北韓,而且還抓了一批北韓人運到後金當奴隸。而淑嘉皇貴妃的祖父金三達禮就是其中一員。他被抓到後金後,很快就融入滿族,成為正黃旗包衣人。這件事對北韓來說是個巨大的恥辱,而且他們打心底鄙夷當年那幫歸順清朝的人,所以北韓人不願意提及此事,更不想承認淑嘉皇貴妃是北韓人。

    二、前朝先主難忘懷,今主地位不正統

    另外北韓雖然表面對清朝俯首稱臣,但心裡依舊懷念他們的舊主——大明王朝。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在明朝被清朝推翻後,北韓當時掌權的李朝表面上每年向清朝納貢,可在國內卻依然延續著明朝的崇禎紀年,同時他們還收留了不少明朝遺民。

    他被抓到後金後,很快就融入滿族,成為正黃旗包衣人。這件事對南韓來說是個巨大的恥辱,而且他們打心底鄙夷當年那幫歸順清朝的人,所以南韓人不願意提及此事,更不想承認淑嘉皇貴妃是南韓人。

    淑嘉貴妃出身並不高貴,對比金佳氏的成功其他北韓女子成為了失敗者

    說起來南韓對於淑嘉貴妃的隻字不提,跟當時的歷史環境有一定的關聯。在中國的明朝時期,很多帝王都格外喜歡其他國傢俱有異域風情的女子,比如高麗國就經常上貢適婚年齡的年輕女性給中原的統治者和高官。但這些上貢的女子之中,有很多都是出身於名門貴族,這些女子成為了聯姻的砝碼。

    但我們來看一下淑嘉貴妃的人生,她並不是出身於世家貴族,反而是以正黃旗包衣的身份成為了皇子的侍妾,而淑嘉貴妃說的好聽是侍妾,說的不好聽她僅僅只是一個奴才而已。但就是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金佳氏,一步步從小小的貴人成為了最後的貴妃。

  • 2 # 北洋海軍炮手

    因為金佳氏已經不是北韓人了,雖然她祖上確實是從北韓來的。而且估計其祖上應該是北韓俘虜,或者是北韓逃人。

    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清朝八旗裡的北韓人絕大多數都編在八旗滿洲,因為包衣佐領都在滿洲旗分內,而且很多高麗旗人因為長時間在旗,也和很多漢軍旗人、包衣漢軍旗人一樣隱去了漢姓,起滿洲名字。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金佳氏一脈已經從北韓俘虜(逃人)成為大清的高麗旗人,早就和北韓沒什麼關係了。

    同時,由於旗人屬於皇帝的家奴,所以八旗內部也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同化能力,八旗內部高麗旗人以及陳漢軍旗人在自身得身份認同上也都趨向於滿洲,而非漢人或者北韓。不說別的,清朝倒臺之後漢軍旗人基本上都是填報滿族,甚至整村的填滿族,因為在旗這個共同的經歷,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經歷共同塑造了所有的旗人共同的身份認同。

    舉個例子,八旗裡有個俄羅斯佐領,最開始也就一百多人,這幫人在八旗裡面很快放棄了東正教信仰,紛紛供奉孔子、關公、觀音菩薩、太上老君、如來佛祖等中國神明。曾經有一個俄羅斯人指責這幫人的後代不信上帝,結果被怒懟:我們是大清皇帝的軍人,我們當然要拜我們皇帝拜的神靈,憑什麼信你們的上帝。所以以此類推,高麗旗人也不會只會認同清朝,認同清朝皇帝,而不會認同北韓國王。

    而且對於北韓國來說,高麗旗人也和北韓沒什麼關係,雖然他們祖上都是北韓人。在北韓人看來,這些高麗旗人是清朝人,是中中國人,早就不是北韓人了,反正不是自己人。既然不是自己人,就算高麗旗人裡出了個皇后也沒必要去舔他們。而北韓人之所以會去舔奇皇后、權賢妃,還不是因為她們是王氏高麗、李氏北韓上貢的貢女,否則怎麼在東亞歷史上找存在感。

    全文完

  • 3 # 圓圓學歷史

    淑嘉皇貴妃的確來自北韓,為什麼今天的南韓人幾乎隻字不提,是不知道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得從下面這幾個方向來分析:

    首先:南韓這個國家,古時候叫做高麗。歷史上南韓曾經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清朝末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之後,南韓才脫離於中原王朝的藩屬關係,然後成立“大韓帝國”。

    而從近幾年,南韓一直宣稱屈原是南韓歷史人物等等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南韓一直在迴避曾經作為中原王朝藩屬國的事實。淑嘉皇貴妃是清朝的皇妃,而清朝又是中原王朝最後的一個王朝,距今也不過百餘年的時間,也許他們覺得提到淑嘉皇貴妃是一件令他們萬分屈辱的事情。

    其次:淑嘉皇貴妃的身份

    淑嘉皇貴妃原為金氏,初隸內務府包衣,後奉旨出包衣,改為金佳氏。其父為上駟院卿三寶。淑嘉皇貴妃祖上北韓義州人。她家先祖在後金入侵北韓時歸順後金,融入滿族。這就相當於她家拋棄了北韓,而且還做了清廷的奴隸。何為包衣,用俗語說就是家中的僕人,是朝廷封賜隸屬於滿洲貴族宗室管理的屬民。

    而不管是奇皇后,還是明朝後宮的高麗(北韓)妃嬪,她們都是高麗(北韓)貴族,是以貢女的身份被送進中原王朝的。

    奇皇后(1315年-1369年),蒙古姓肅良合氏,名完者忽都。高麗人,高麗王朝大貴族總部散郎奇子敖之女,元惠宗第三任皇后。奇皇后少女時期便是當地頗有名氣數一數二的美女,後來以高麗貢女的身份被獻給元朝的朝廷,最初為奉茶宮女,後來被封為貴妃,誕下元惠宗長子之後被封為第二皇后,後來正宮皇后去世她被冊封為正宮皇后。

    明成祖朱棣曾經三次在北韓選妃,後宮北韓嬪妃多達八人。而能被皇帝選妃,身份肯定不低。

    事實上在朱元璋時就曾與高麗國王王昌、其後北韓王朝太祖大王李成桂談過過“結親”事宜。

    從這裡看出,南韓之所以不提淑嘉皇貴妃,與其身世不無關係。

  • 4 # 歷史課課代表

    在觀看了一些清宮劇後,讓觀眾開始對淑嘉皇貴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劇中這位女子是北韓獻給清朝皇帝的,乾隆很寵愛淑嘉皇貴妃,所以她入宮後不僅得到了寵幸,地位也一直在晉升,從中也可以看出乾隆對這位妃子的喜愛。可是有一個問題比較困擾,既然淑嘉皇貴妃這樣受皇帝的寵愛,她應該也算是南韓人的驕傲,為什麼南韓人對於這位女子隻字不提呢?

    南韓一直對於歷史很感興趣,也經常篡改歷史,還做過移花接木等神操作,希望其他國家的好事都成為南韓的,所以南韓人不可能不知道淑嘉皇貴妃的存在,之所以不提她的名字,是另有原因。現代人對於淑嘉皇貴妃這個女子的瞭解其實比較膚淺,認為她就是一個進獻過來的美女,其實早在乾隆皇帝沒有登基之前,淑嘉皇貴妃就已經是乾隆府上的人了,在皇帝登基後,她被封為了貴人,後來成為了嘉嬪,因為她多生養,所以在宮中的地位比較高,後來又被封為了嘉妃和嘉貴妃。淑嘉皇貴妃在宮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而南韓人卻並不在意她的存在,這主要是因為淑嘉皇貴妃並不是北韓人,她只是北韓族的後代,因此和南韓不沾邊,他們自然不會將淑嘉皇貴妃作為自己人來哄抬。

    在明朝時期,金人當時還在默默的崛起,金人為了擴張勢力曾經攻打了北韓,並將很多北韓人抓走給金人當奴隸,淑嘉皇貴妃的祖輩就在其中,按照出身淑嘉皇貴妃算是北韓人,但是因為後來家族的這一脈成為了金人的手下,所以從此就歸金人所有。淑嘉皇貴妃的祖輩為清朝的發展立下了很多功勞,所以淑嘉皇貴妃的家族受到了朝廷的重視,不僅祖輩受到了很多褒獎和封賞,後代也沾光了,所以淑嘉皇貴妃才有機會入宮伺候皇帝。淑嘉皇貴妃的祖輩雖然是北韓將領,但是後來論出身她是內務府漢軍旗包衣,所以在入關後她的家族已經脫離了北韓,更加不能算是南韓人的後代。

    另外在進入清朝後,統治者為了加強滿人的統治地位,其實對於宮中其他民族的女性都有一定的防備,不會給她們太高的地位,也從來沒有和北韓通婚,影視劇中的內容多半是為了劇情考慮所作的編排,和實際情況並不相符。

  • 5 # 澳古說歷史

    淑嘉皇貴妃並非來自北韓,她雖有北韓人的血脈,但是血脈也是十分稀薄了,畢竟她祖上投降於清朝時,距離現在已過了百年的時間。

    當然,不管如何,淑嘉皇貴妃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北韓人吧,類似於現在的華人。

    那麼按理說,以南韓人那種全宇宙都屬於他們的尿性,作為曾經大清皇帝的皇貴妃,一個僅此於皇后的妃嬪,淑嘉皇貴妃應該是會被南韓人大肆宣揚的啊!可是為何好像南韓人卻並沒有如此做呢?

    其實很簡單,淑嘉皇貴妃對於南韓人來說更多不是榮耀,而是恥辱。

    淑嘉皇貴妃的祖上是北韓義州人,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所載,淑嘉皇貴妃之兄金簡是正黃旗包衣人金三達禮的曾孫,而金三達禮與兄弟新達禮、音達禮、季達禮均為北韓義州人,四兄弟在1627年金朝“丁卯之役”(北韓稱“丁卯胡亂”)時,投降於後金,並在後金入侵北韓時候作為引路人,替後金帶路。

    因此,說白了淑嘉皇貴妃的祖上就是名副其實的“朝奸”,他們為後金買命,出賣自己的國家,出賣自己的同袍,替敵人殘害自己的族人,這等人自然是現如今的南韓人所不能容忍的。畢竟想想看,誰會為“朝奸”的後人宣傳呢?讓她出名,不就等於丟自己國家的臉嗎?

    再者,南韓人可不承認自己曾經被清朝打敗,一直是聲稱自己成功抵禦住清朝的入侵的,所以如果承認淑嘉皇貴妃的身份,不就是承認自己曾經被清朝打敗過嗎?畢竟她的祖上就是帶領著後金軍隊攻克北韓的一座又一座城池。所以南韓人肯定是不會承認她的身份的。

    最後,最重要的是,南韓的整個文人社會對清朝都有種鄙視的意思,在他們的眼裡清朝就是蠻夷,他們可是華夏文明的傳承者。而且,當時明朝滅亡,北韓內部可是依然還沿用著崇禎年號200餘年的時間,這就早已說明北韓對於清朝的不認同。

    所以就是這麼一個對清朝不屑,又鄙視的南韓社會,你說他們怎麼會去宣傳一個蠻夷皇帝的妃子呢?

  • 6 # 方圓讀書

    我們知道,在清朝皇帝的後宮中,滿、蒙、漢三族的妃嬪不在少數,當然了,還有一些其他民族的妃嬪,例如乾隆的香妃,就是一個維族姑娘。但是這些也都算是中中國人,所以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在乾隆的地宮裡就讓躺著一位北韓女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要知道,清朝的皇帝是很少納北韓女子為妃的。乾隆地宮裡的這位北韓女子到底什麼來頭呢?她又為什麼會和乾隆葬在一起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根據北大歷史學徐凱教授的研究發現,這位淑嘉皇貴妃實際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韓女子。但是和香妃不同的是,乾隆納她為妃則不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此外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乾隆也不是從北韓直接將她娶過來的,而是從在清朝為官的北韓人家通過選秀女的方式入選到皇宮之中的。

    乾隆納一位北韓女子為妃其實也並不奇怪,因為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就有很多北韓人來到中國。他們有的是因為與當時的北韓統治者有矛盾,從而轉投到清朝;有的則屬於自願歸附進來的;也有的是在戰爭中被俘獲來的,還有的是移民;總而言之,在那個時候,中國有很多的北韓人。

    在乾隆九年編著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上,就已經把滿洲的北韓人收錄了43個姓氏,其中金、韓、李、樸為這43個姓氏中的大姓,金、韓姓氏則為當時的名門望族。而這個淑嘉皇貴妃就是金氏,她的祖先金辛達禮是北韓義州人,他的家族是從清天聰元年,即公元1627年自願歸附到清朝來的,後來被編入進了滿洲包衣佐領。

    淑嘉皇貴妃的祖先為清王朝的崛起,到後來的入關稱霸天貢獻了很大的力量,隨後便被加官進爵,正式進入到清王朝的領導階層。淑嘉皇貴妃的父親名三保,是清朝的上駟院卿(內務府屬上駟院主官,掌管御馬政令、供備皇帝及內廷用馬諸事),兄長金簡則是乾隆朝的吏部尚書。

    淑嘉皇貴妃生於康熙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她其實在乾隆還沒有繼位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名侍妾了。乾隆繼位之後,則將她封為金貴人,乾隆二年的時候晉封為嘉嬪,六年晉為嘉妃,十四年晉為嘉貴妃。這樣的晉升之路在清朝後宮還算是比較快的。

    值得一提的是,淑嘉皇貴妃一共給乾隆生了四個兒子,這在清朝可以說是很少見的,再說了,乾隆一共不過只有17個皇子,而她一個人就生了4個,乾隆帝自然對她十分寵愛。更重要的是,她的四個兒子都被封為了和碩親王,其中皇十一子成哲親王永星是乾隆時期著名的十大書法家之一。

    乾隆二十年十月十六日,淑嘉皇貴妃病逝,享年43歲,乾隆追封她為皇貴妃,並賜諡號“淑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葬入裕陵地宮。

    後來嘉慶帝繼位之後,便將其家族從原來的正黃旗包衣抬旗進入滿洲上三旗中的正黃旗,並賜姓“金佳氏”以示恩寵。一個北韓女子不僅進入後宮成為皇帝的妃子,還成為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這在清朝歷史上僅此一例。

    看完淑嘉皇貴妃的故事,題主所問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答案!

    史料參考:

    《清史稿》《清朝皇陵祕史》

  • 7 # 史肆說

    原因很簡單,南韓人如此為的就是擺脫“中華文化圈”。其實一直以來,南韓人一直注重於用自己的傳統文化凝聚人心,但“中華文化圈”的亞文化地位讓他們一直如鯁在喉,因此就有了近年來“世界的就是南韓的”現象。由此可見,南韓人的“自卑心理”是很重的,不斷的拋棄文化,強佔文化成了南韓如今的主流思想。

    淑嘉皇貴妃來自北韓,故地並不在南韓境內,南韓人有理由不承認

    淑嘉皇貴妃本姓為“金”,而非“金佳氏”,只是在進入乾隆潛邸之後才被賜“金佳氏”。根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淑嘉皇貴妃的祖上均為北韓義州人,她的祖上是在1627年金入侵北韓後歸順而來的,後來融入滿族序列,因此淑嘉皇貴妃屬於北韓人。

    淑嘉皇貴妃出身卑微,南韓人不願提及

    前面我們說到,淑嘉皇貴妃的曾祖是後金入侵北韓後,歸順後金的一批人,雖然後來隸屬於滿洲序列,但是隻是包衣。

    “金氏”出身奴僕,雖然後來深受皇恩,扶搖直上,但“奴僕出身”終究是羞恥,因此南韓人並不願意承認也正常。

    點一點關注,每天讀新鮮的歷史故事。

  • 8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淑嘉皇貴妃不是來自北韓。她是北韓族的中中國人,在旗的。

    北韓族不是北韓人,這就像回族人不是阿拉伯人一樣清楚。清朝連漢人都不能做皇妃,別說外中國人了。滿清和北韓從未通婚,清宮裡沒有北韓皇妃,明朝皇宮裡才有。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出自內務府漢軍旗包衣,原姓金氏。她的祖先是北韓的將領,清太宗皇太極天聰元年丁卯之役,因戰敗被俘被充入包衣,也就是滿族人的奴隸。這是淑嘉皇貴妃出生近一百年前的事情了。在漢軍旗,北韓族包衣很少,他們和漢族漢軍旗是可以通婚的。幾代人下來,和北韓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如意傳》說淑嘉皇貴妃是“北韓貢女”,這是那明朝的制度講清朝的事情。這片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就屬於瞎胡編,你可以把它和《甄嬛傳》一樣看成是架空歷史的故事,硬套上清朝的人物而已。

    它第一集一上來,皇子選秀,在這邊落選了上那邊選,我就沒再看下去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沒有?皇子的老婆自己選?那還有王法沒有了?

  • 9 # 墨竹9035

    有幸回答,發表見解。

    根據史料記載:這位淑嘉皇貴妃祖上的確是北韓義州人,身上的確是流著北韓的血液,根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的“金氏”一條記載,淑嘉皇貴妃之兄金簡是正黃旗包衣人金三達禮的曾孫,而金三達禮與兄弟新達禮、音達禮、季達禮均為北韓義州人,四兄弟在1627年後金入侵北韓(丁卯之役)時歸順後金,融入滿族 。據傳乾隆帝命北韓修葺淑嘉皇貴妃在義州的祖墳,立神道碑。

    由此可見,這位貴妃雖然留著北韓的血液,但卻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的清朝人,會不會說北韓語都不一定;故沒什麼好提的。

    另有,題主說南韓對於元順帝皇后、明朝後宮的高麗(北韓)妃嬪大肆宣揚,我個人的確沒見過題主所說的“大肆宣揚”,起碼再兩國的外交場合沒見過,有可能是題主看到了一些影視作品對此有所印象。如今的南韓人民自尊心極強,恐怕也不願提起以前作為“附屬國”的歷史。

  • 10 # 錢多多讀文史

    淑嘉皇貴妃祖上為北韓義州人,1744年所修《八旗滿族氏族通譜》中有記載:

    關於金佳氏與北韓的淵源,在北韓使臣李泰永於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給北韓國王正祖的報告中還有印跡:

    工部尚書金簡亦以戚畹(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借指外戚),恩寵甚赫,賜與便蕃,為和珅之亞。

    至於今天的南韓人為什麼不提?

    這是顯而易見的,是出於民族自尊心啊。

    南韓地理上是小國,自尊心尤其突出,在文化淵源上,更不願意居於從屬地位,關於中華民族約定俗成的習俗,他們都要爭先創優,還怎麼指望他們自承其短,津津樂道自己曾經附屬的歷史呢?

    其實他們在清朝的附屬地位還不如在明朝明顯呢,在明朝,他們的制度服飾都幾乎和和明朝同步,連國王太子的冊立也要明朝過目的。

  • 11 # 指禪

    北韓半島上的國家一直和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元朝開始北韓就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當然了那個時候北韓的名字還叫“高麗”。此後北韓也都臣服於中國的王朝,既然是咱們的藩屬國,當然要向皇帝進貢了,那麼北韓人一般都進貢給皇帝啥寶貝呢?其實北韓物產並不是很豐富,他們一般進貢中國皇帝的有三樣東西:北韓美女、人蔘和太監。

    元朝時,北韓就和中國有美女上的往來,元順帝有個北韓妃,學界認為朱棣可能就是這個北韓妃所生。朱棣本人也有個非常寵愛的北韓妃,就是有名的權妃。朱棣早知道北韓出美女,就下令北韓必須向大國進奉美女。北韓王當然要聽主子的話,急忙在國內下令,嚴禁民間婚嫁,所有美女必須先由中國挑選,確定最美的妞必須送到中國。

    剛開始,北韓的民間還有牴觸情緒,自家的美女憑什麼給外人?送上來的都是普通女,明朝特使怒了,不行,全部都得換,否則後果自負。北韓王怕了,連忙派親信到各地嚴格監督選美,要求各地方官必須保證美女不漏掉。敢有私藏隱匿的,國法從事!這麼一來,就確保北韓一流美女被選到中國來了。

    嚐到了甜頭,從宣德皇帝開始,明朝正式規定北韓每年要進貢美麗的少女若干名。

    南韓不承認在歷史上被中國控制,但歷史是改不了的,再怎麼“發明”也沒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作文寫出了社會真實狀態,誠實但屬於傳遞負能量,該如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