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中的遠方
-
2 # 太子河畔的居民
親王、郡王是皇室內封爵的爵位,親王爵位最高,郡王次之,一般只封給皇帝的兒子、孫子輩。藩王一般分封給異性有大功者,只在清初期分封過吳三桂等人,後來再沒分封過任何人,即使清朝中後期曾國藩等中興清朝,也只封為侯爵。
-
3 # 史海甄客百曉生
一、共同點:同屬爵位之列
在講區別之前,我們先來簡略地介紹一下清朝的封爵制度。清代的爵位體系,從受封者具體身份角度上劃分的話可以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皇室宗親(直系和分支)、蒙古王公親貴和對朝廷有大功之臣。而題主所說的親王、郡王和藩王在大範圍上都屬於清朝爵位制度中的一員,這也是三者的共同點。
禮親王代善劇照
二、具體區分1、血緣親疏
1644年入關的清朝,在很多方面基本沿襲了明朝的制度,而關於封爵這塊來講,雖然同明朝一樣,在清朝初期也存在藩王體系一說,但與明朝兩百餘年的藩王制度相比,清朝在此就遜色很多了。除了對清朝入主中原有功的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等人被封藩王之外,縱覽清史再無藩王記錄可尋。
清朝與明朝相比,除了藩王數量銳減,還有更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清朝的藩王在血緣上與明朝的藩王不可同日而語。明代的藩王以歷代皇帝諸子為王前往藩地赴任,而清朝的藩王上文已然說明,僅指有功於國家社稷之臣。所以,在血緣上,清代的藩王與皇帝是毫無血緣可言的。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而清朝的親王和郡王在血緣上就要比藩王近得多了,二者在整體上絕大部分屬於三大類中的皇室宗親之列,意思就是隻有正兒八經的愛新覺羅宗親才可以獲此封號。清朝在宗室爵位當中,共有十三個級別,分別是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閒散宗室,待遇和級別依次降低。
當然,也有人會說,蒙古親貴不是也有封親王和郡王的人嗎?是的,確實有,不過就血緣親疏關係來講,因為清朝自建立以來就秉持的“滿蒙一家親”的準則,歷代皇帝不乏有公主嫁到蒙古或是蒙古王公之女入侍清代後宮之例,所以許多受封者與清朝皇室還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的,與藩王相比還是要優先得多。
雍正與胤祥劇照
2、有無實權
諸如吳三桂等人,有藩王的封號,完全出於清廷對其有功於社稷的感恩回饋。而且與明朝藩王一樣,是有藩地的。當時,由於清朝入關不久,對於全國尤其是南方諸省控制力不及,所以將一些降清的漢臣封為藩王賜予南方重鎮作為其藩鎮,從而加強對南方的管理,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的藩王不僅可以擁有藩地,同時對所轄藩鎮還有超強的控制權,這也是為何當康熙宣佈撤藩令之後,三藩可以立馬擁兵而反的原因。
而親王和郡王,雖然在血緣上與皇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二者擁有超品的超高品級(乾隆年間成為定製)。但清朝效仿晉朝,宗王封於京師,讓宗室封王者全部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既沒有藩邸,也沒有治藩之權。所以,清朝的親王和郡王如果單純從爵位上來看,就是說出去很高大上,但實際上是沒有實權的。
睿親王多爾袞畫像
當然,如果某位親王和郡王得到了皇帝的特別信任,得到了其他擁有具體實權的官職,那麼對於這些人來說,便是非常幸運的。例如雍正帝心中比親兄弟還親的十三爺胤祥,除了擁有和碩怡親王的霸氣頭銜,還有議政大臣、軍機大臣等擁有實權的官職,而且在乾隆年間還被追賜“世襲罔替”之權,成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清中後期第一位),在這樣環境下的親王和郡王才是最高階的體現。
雍正與胤祥劇照
3、爵位傳承
藩王雖然在清朝出現的時間很短,但就其存在時的傳承而言,幾乎等同於只有極少數宗親才可擁有的“世襲罔替”之權。例如尚可喜的平南王,其子尚之信以及尚之孝之後所承襲的爵位都是平南王。
而親王和郡王,在一般情況下,是“降級承襲”的。比如第一代為親王,那麼第二代承襲時就會自動降一級成為郡王,如果第一代是貝勒,那麼第二代承襲時則為固山貝子。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整個清朝,擁有“世世代代可以承襲原爵位”特權的親、郡王一共有12家,即我們所說的十二大“鐵帽子王”,他們的後代承襲時可以不用降級,仍按原級繼承,即“世襲罔替”。
總結:清朝的藩王,如同白駒過隙一般,自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後,再無藩王出現,原因很簡單,因為其坐擁重鎮享有軍政大權,嚴重威脅了皇帝的統治。
平西王吳三桂劇照
而親王和郡王,雖然與皇家關係密切,但在一般情況下(蒙古王公除外,另一套體系),是沒有半點實權可言的,最多就是說出去好聽一些。要想內外兼修,得到皇帝的信任重用或者對於國家有大功是必備條件,擁有這兩項權益之一的人,不僅可以擁有享實權的官職,而且幸運兒更會得到“世襲罔替”之權,成為人生贏家。
回覆列表
1.先說藩王。所謂的“藩”就是“分封建藩,拱衛皇室”裡的“藩國”。所謂“藩王”就一定有自己的“藩國”屬地。凡是皇帝所封的諸王,不論親王和郡王,它們都籠統地稱為藩王,它本身並不是一級封爵。親王和郡王是同一王爵體系中的不同等級;藩王本身就是指的有藩國的親王或者郡王。
2.親王在傳統封建社會里,處於第一等王爵,地位僅次於皇帝。清朝王爵中的第一級,稱為和碩親王,主要封皇子,但為了籠絡蒙古,也有蒙古貴族受封為親王的,比外晚清的僧格林沁。按清制,在清王前面,還要加以美字,才是正式的親王封號,比如豫親王,成親王,恭親王。
親王通常只有會在皇族的近支血脈裡傳承。但也有特例,比如清初的吳三桂和尚可喜,由於實力太強大,幾乎可以稱為清朝的“合夥人”。所以雖然他們是漢人,雖然他們不是皇族近支,但是清朝為了穩住他們,還是給了親王封號,享受親王禮節和待遇。
3.到了清朝的時候基本上在親王和郡王之下還有貝勒(就是王的意思),貝子(小王的意思)等爵位才輪到公侯伯子男這些爵位。而且在親王這個段位上還有八個加強版,叫“鐵帽子王”,可以享受世襲。郡王的成分也非常複雜,有宗室子弟,比如親王的兒子就可以成為郡王;但更多的是蒙古、新疆、西藏這些藩地的那些因為滿蒙聯姻而勅封的蒙古王公們。比如《大宅門》裡的詹王府裡的蒙古王爺詹王爺就是“郡王”。
《雍正王朝》裡胤禛和胤祥去江南籌賑的時候,胤禛是四貝勒,胤祥是十三貝子;回來後,胤禛成了雍郡王,胤祥成了十三貝勒。都升了一級。八大山莊被圍的時候,胤禛被封為了雍親王,而胤祥被打入大牢。最後雍正成了皇帝,胤祥成為了怡親王,死後被追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