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小就一直被教導樂於助人,所以我在看到別人有困難時也會竭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也為此感到開心。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自己並不是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了”而感到開心,而是從“我幫助了他人”感到了開心,也就是說我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去在意他人的困難,只是單純的從“幫助他人”這個行為中獲得了滿足感。然後就有一種我只是在利用他人獲得自己的滿足感,進而產生了罪惡感。
4
回覆列表
  • 1 # 就是迷宮農民

    並不是每個人都具有那種天生開朗的性格而活著,幫助別人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沒在意,而有部分人對於做自己之外的事情既不排斥也不積極,即使做了也是有原因的

  • 2 # 人神共奮

    可以說,你對自己的感覺判斷非常準確,或者說,你是一個敢於直面自我的人。

    通常而言,我們都喜歡讚美那些樂於助人的人,認為他們品德高尚,但從心理學的角度卻未必如此。

    有一本社會學經典著作,叫《狂熱分子:碼頭工人哲學家的沉思錄》,主要講了群眾運動的一些共有特徵。

    作者舉了他的一個樂於助人的同事的例子,這個人工作能力很差,導致別人都不願意跟他一起工作,但奇怪的是,別人越是不喜歡他,他卻越是喜歡幫助別人。

    更離譜的是,他總是自己的工作不好好做,一心想著幫助別人。

    透過這件有點極端的案例,作者洞察到了一個“樂於助人”的一般心理:如果你因為能力差而工作每每出錯,別人會看不起你;但如果是你在幫別人,再笨手笨腳,別人也不會看不起你。

    作者繼續觀察後發現,普通人和那些喜歡“幫助人”的社會事業熱心者,有一個區別:如果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他一定會更多地管自己的事;只有發現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時,他才會丟下自己的事,去幫助別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薪4500,沒有存款,怎麼創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