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5375850720

    有些人把凍瘡通俗地叫“死血塊”,這從醫學角度來說,確實有它一定的科學根據。我們知道,凍瘡的發生是由於面板受到嚴寒的襲擊,在這種強烈的刺激下,使受凍處的面板血管,先是收縮,繼而麻痺擴張,就會造成區域性的血流緩慢而鬱血,組織缺氧水腫。因此,在受凍部位的面板就會出現一片暗紫紅色的腫塊,病人又癢又痛,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死血塊”了。

    “死血塊”在遇到溫熱環境時,就會癢得特別厲害,這是由於受熱後可使血管擴張,組織內新陳代謝加快,代謝產物增多,從而刺激了面板感受器的緣故。倘若病人受凍時間較長,區域性組織瘀血缺氧受損嚴重時,面板還會發生水皰,甚至潰爛。當組織修復痊癒後,區域性面板可留有色素或疤痕,這就是凍瘡的一般發病過程。

    有些人手部毛細血管天生很細,導致寒冷時血液流動不暢,容易生凍瘡。我有一年冬天也生了凍瘡,十指像胡蘿蔔一樣。第二年快到冬天的時候,當時還在上中學,每天上課就反覆的搓手,目的是讓手升溫(摩擦生熱),使血液流速加快。後來效果很好,沒有一點凍瘡。

    而且我妹妹的情況和你一樣,她去年的情況好一點。方法也是反覆摩擦手部,使手部溫度升高,同時他還買了凍瘡膏使用。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注意手部保暖,想盡千方百計保暖。試想一下,如果你的手一直處於溫暖狀態,怎麼可能生凍瘡呢?所以這是核心!還有就是預防措施要提前,不妨從秋天就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入手WEY的VV6,有沒有提車的朋友可以給點中肯的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