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哥讀書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____納蘭性德《木蘭詞·zhi擬古決絕詞柬友》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dao陽花木易為春。____蘇麟《斷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____馬致遠《雜劇·江州司馬青衫淚》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__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____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 新添聲楊柳枝詞》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____卓文君《白頭吟》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風詞》

  • 2 # 墨凡書生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猶如一個尋找著自己愛人的人,尋尋覓覓,在昏暗的街頭下左顧右盼,突然間,彷彿感覺到了什麼,回首一望,輕笑,原來你在這裡啊!

  • 3 # 夏天視覺

    說到古代驚豔詩句:我只服北宋賀鑄的詩詞,用現代的話說,這哥們是個有才的大渣男啊。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就是賀鑄這哥們在訴說自己屢逛窯子衚衕而不得的鬱悶之情,嘿,由此還成為了千古名篇。

    而他後來詞作“便翡翠屏開,芙蓉帳掩,與把香羅偷解”,則把自己在青樓女子同床共枕的香豔場面描寫的淋漓盡致。

  • 4 # 汀上白沙看不見

    我讀過最驚豔的一句古詩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記得接觸到這句詩,是在江蘇衛視的綜藝節目《一站到底》中,主持人李好說出的。當時我就感覺這句詩是那麼美,有美的意境,美的自然,詩人絕妙唯美,筆下生花,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耐人尋味,沉醉其中。

    這句詩出自——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本意是曾經見識過滄海的廣闊無垠,面對其它任何的水流再不會打動自己。遇到過巫山的雲海,也就不會對天下間的雲朵心生感嘆。

    譯文:曾經到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

    原詩作者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比喻愛情之深廣篤厚。已經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鍾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我動情的女子了。抒發了詩人對愛情專一,忠貞不渝,生死不移的情懷。

  • 5 # 張子云envy

    李白《清平樂·畫堂晨起》裡面形容雪的句子: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翻譯:應該是天上的神仙喝醉了酒,胡亂把潔白的雲揉碎。

  • 6 # 星空的倒影1982

    題主既然把範圍圈定為詩,那麼我心中的幾首驚豔的詞,就暫且不論。

    我讀過的最驚豔的一句古詩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此句出自詩仙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全詩如下: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譯文:

    白酒剛剛釀好時我從山中歸來,啄著穀粒的黃雞在秋天長得正肥。

    呼喚童僕為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著牽扯我的布衣。

    一面高歌,一面痛飲,欲以酣醉表達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閃閃的劍光可與落日爭輝。

    苦於未在更早的時間遊說萬乘之君,只能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

    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西去長安,只願青雲直上。

    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此詩的創作背景

    四十二歲的李白在天寶元年(742),經賀知章的推薦,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召見,即將入京前,在南陵老家辭別兒女親人時所作。

    他滿心以為能一展抱負,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心中塊壘盡去,吟誦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何等的激情四射,何等的狂放不羈!

    不曾想到,此一去胸中所長未得施展,卻落得半生蹉跎!

    結語

    初讀此詩時,還是在中學時代,此句一見,驚為天人,那種自信、狂傲、不羈,深深震撼了年幼的我。此後一直是我人生的重要格言之一!李白不愧為一代詩仙!

  • 7 # 致知文輔

    我讀過最讓我驚豔的詩句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幾句: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舊唐書·賀知章傳》記載:“若虛,兗州兵曹”。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地級市軍分割槽最高長官,實際就是個地方小官。他本為揚州人,全唐詩說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文詞俊秀,名揚於上京。

    但是從唐朝到元朝,不管是有關唐詩的選本,亦或是雜記話本,裡面均不見他的詩歌,而《明皇雜錄》錄所說的“天寶中,劉希夷、王昌齡、祖詠、張若虛、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雖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遇,恃才浮誕而然也”,王昌齡、孟浩然、李白、杜甫皆風光無限,留詩斐然,唯獨張若虛僅僅流傳下來兩首,包括《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閨夢還》。

    又沉寂了幾百年,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學者胡應麟的《詩藪》才提及到張若虛和他的詩歌。之後,《春江花月夜》才受到重視,成為唐詩重要選本中不能少的一首。

    沒有人比他寫月更悽美多情了,明媚的初月、皎潔的高月、迷離的斜月、纏綿的落月、徘徊的樓頭月、清淺的水中月、流瀉的砧上月、傾注的簾內月……清麗雅緻,奪人心魄。春、江、花、月、夜、人錯落重疊,情景交融,玲瓏剔透,一幅斑斕迷離的春江夜月圖便赫然在目。

    尤其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便已“孤篇蓋全唐”,成為閃閃發光的千古絕唱。

  • 8 # 聆聽詩雨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曾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其譯文是

    人的一生到處奔走像什麼呢?就像飛鴻踏在雪地。

    偶爾在雪地上留下幾個爪印,但轉眼它又遠走高飛,哪還記得這痕跡!

    奉閒已經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裡面去,當時在上面題詩的那堵牆壁已經壞了,不能再見到舊時題詩的墨跡了。

    是否還記得當年趕考時的艱辛磨難,由於路途遙遠人困馬乏,連那頭跛腳的驢都受不了。

    《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所做詩詞,收錄於《東坡七集》。北宋嘉佑六年,蘇軾赴任陝西路過澠池(今屬河南)。其弟蘇轍難遣手足之情,寫了首《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此詩為作者的和詩。這首詩表達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和往事舊跡的深情眷念。

    我的理解:人生其實就是雪泥鴻爪吧。紅顏色衰,英雄遲暮。漂泊不定,被磨難磨平稜角和激情。逝去的不會重來,流走的蹤跡難再尋。拼盡全力後留下的蹤跡,只是一場空歡喜。人生苦短,及時行樂。這裡的行樂不是放縱自己,而是要儘早確立自己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

  • 9 # 三養齋

    我讀過最驚豔的一句古詩就是: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這句詩出自晚清學者王國維的《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原詞是: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俱莫 一作:俱暮)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此句語義簡單:人世間最留不住的,就是那在鏡中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和樹上飄零而去的落花。

    這句詩之所以讓人驚豔,是因為這句詩寫出了人人都懂但人人都無法改變、人人都不願意接受的道理。

    王國維把人世間最真的理和最痛的情結合在一起,寫進了許多人的心裡,剌痛了所有人的心。尤其是句中“最是”和“辭鏡”兩詞,把留不住美好的無奈寫得痛徹心肺,把時光逝去、青春不再、美好的東西消失寫得具體可感。

    據說這首詞是寫給他久別的妻子的。公元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的春天,長期奔走在外的王國維回到家鄉海寧。見到了分別已久的夫人莫氏,莫氏原本就體弱多病,詩人再見時她面色更顯憔悴,作者不禁萬分感傷。於是寫下了《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無奈之感,對久別的妻子愧疚和愛憐之意。

  • 10 # 每日美圖分享師

    我認為最驚豔的一句古詩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眾所周知,這就是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也就是在高二時期學習的,第一次讀《將進酒》的時候就心中有一種感概,但是當時還不太理解,深入學習這首詩之後才明白的一些也就是我下面所說的這些。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後,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

    在這首詩裡,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聖賢的藐視。

    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

    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

    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

    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

    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裡則在感嘆懷才不遇。這首詩感情激盪澎湃,起伏曲折,詩人時而消極、頹廢,時而樂觀、昂揚,之前還是“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悲觀情懷,但緊接著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幹雲豪氣,其間情感的變化是如此迅疾突然,大開大闔。

    這樣的情感表現方式使李白的詩歌氣勢如虹,具有震人心魄的力量。

  • 11 # 今生唯愛紅

    1、《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2、《採桑子》

    月淺燈深,夢裡雲歸何處尋?

    3、《採桑子·當時錯》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

    4、《倉央嘉措》

    佛門說一個人悟道,的確,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5、《倉央嘉措》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

    6、《倉央嘉措》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7、《林徽因》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8、《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9、《李商隱·錦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0、《先秦·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佚名。

    11、《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12、《晏殊·浣溪沙》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3、《李白》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14、《辛棄疾》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5、《辛棄疾》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16、《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20、佚名(現代)

    浮生三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21、《王維》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22、《柳永》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12 # 阿脆影視角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前寶劍血猶腥。”―朱元璋。

    這句詩出自明太祖朱元璋 《不惹庵示僧》,語句雖略顯直白,卻充滿英雄豪氣。與君共享。

    遇到這首詩時,極度驚訝。試想,元末時期百姓顛沛流離,餓死者無數,作為佃戶家出生的朱重八,前半生與讀書沒有任何關係的他,卻寫出了與詩仙李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相媲美的詩句,不得不感嘆生而王者的胸懷氣度。

    公元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的決戰開始了,更準確地說是陳友諒來剿滅“礙眼”的朱元璋。朱元璋面對龐大的陳友諒艦隊,他猶豫著也興奮著。終於能見識到真正的強者了,但是能打得到過嗎?鄱陽湖決戰,朱元璋一戰定乾坤,不可一世的陳友諒猶如喪家之犬逃回老巢,舔抵傷口。

    勝利後,朱元璋並沒有像史上無數的驕傲者一樣大肆慶祝,他只是一個人走進山中,看雲捲雲舒。

    黃昏的傍晚,山中一間寺廟隱約閃爍著點滴光芒,朱元璋尋著路徑叩開了廟門。廟裡的和尚面對這位腰持寶劍、面露醜陋的漢子,心中直打鼓。

    方丈, 我在此歇息一晚!朱元璋以不容置疑地口氣說著。

    老和尚害怕極了,可別是什麼歹人才好。

    進屋後,老和尚一個勁兒的問著話,探究著,喋喋不休“境忘心自滅,心滅境無侵。人生無非虛幻,得此境界即可安享太平。”

    可是,天下餓死者不知幾何,哪來得太平呢。這個只管“嘵嘵問姓名”的老和尚,竟不識我手中寶劍,豈不知劍鋒上早已染著百萬江南鮮血。

    朱元璋微笑地看著老和尚,豪氣沖天地在廟中題詩一首,轉身下山: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前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顧嘵嘵問姓名。

  • 13 # 長風2020NY

    讀過的好古詩很多,但最驚豔的還是李白的《蜀道難》,已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原文錄下: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 14 # 幻劍虹影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出自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算不得一首詩,但其給我的啟示非常之大。同樣很喜歡的清華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是出自《道德經》。

  • 15 # 吳賴妮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小時候喜歡或華麗或清新的東西,到了一定年紀,喜歡古拙樸素的東西。這首詩亦然。最接近生活的才是最讓人驚豔的。

  • 16 # 沿流溯源

    你讀過的最驚豔的一句古詩詞是什麼?

    在古代詩詞中,讓人驚豔的詩詞句真是太多太多,這裡列舉一二以饗讀者。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①出處:

    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②白話譯文:

    經歷過滄海那樣無比深廣的人,就會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再也不能吸引人。

    巫山奇偉磅礴,雲蒸霞蔚,別處的人云都顯得黯然失色,也不能稱作雲了。

    ①出處:

    元·唐珙《題龍陽縣青草湖》

    ②白話譯文:

    醉酒後,我不知道滿天的星辰已倒映在青草湖中。

    恍恍惚惚,我猶在半醒半夢之中,坐著船,愜意的在璀璨的星河中遨遊。

    3.“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①出處:

    唐·戴叔倫《蘭溪棹歌》。

    ②白話譯文:

    蘭溪江水位漲上了岸,在半夜夜深人靜時,鯉魚都誦上了溪邊灘頭。

    二、讓人驚豔的詞句

    1.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①出處:

    宋·清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②白話譯文:

    (李清照清晨一覺酒醒,忽然想到昨夜暴風驟雨,生怕海棠花被風雨打落)試探著、問正在卷窗簾的侍女,侍女回答:海棠花依舊在樹上,衣舊在開放啊。

    2.“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①出處:

    唐·李白《清平樂·畫堂晨起》

    ②白話譯文:

    那雪花紛紛飄墜,應該是神仙喝得酩酊大醉時,胡亂的把白雲揉碎了吧。

  • 17 # 文藝青年之一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出自《題都城南莊》(唐)崔護

    全詩如下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鍋蒸饅頭總髮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