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九城愚人
-
2 # 心智玩家
每個人都有兩套心智系統,但是,沒有經過“心智系統轉換”訓練的普通人,只會用第一套心智系統。
而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是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的“心理與行為”模式。
是“”知”的同時,就在“行”,在“行”時,同時“知”。在“行”前,不會先“知”,這就是王陽明說的“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人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是不可能體驗到“知行合一”的,要體驗到“知行合一”,就必須先學會“心智系統轉換”,進入到第二套心智系統中。
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其實,就是教人“心智系統轉換”的文化。
-
3 # Someone277137738
知行合一是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提出的,知是指知識,行是指實踐,知行合一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理論是指導,為實踐服務,而實踐則是驗證理論的標準,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只有理論,而缺乏實踐,只能是紙上談兵,不能深刻理解理論的意義,也不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學習到的理論也就失去了理論的意義與價值。例如,大學生學習了四年的理論知識,而在這中間,學校則會讓學生去實習,這就是實踐,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相反,只有實踐而沒有理論,實缺乏指導,沒有方向,則會使實踐毫無目的與意義,也不能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會使實踐效果大打折扣,事倍功半。
因此,要統籌理論與實踐,達到知行合一。
-
4 # 雲奕君
這是一個知行觀的問題。為了方便理解,可以認為知就是理論,行就是實踐。從前往後
看,梳理一遍,中國先賢們知行觀的嬗變。
老子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 不為而成。
坐在家裡,想都不用想,天下的事情,不論知和行,就全通曉了。這就是孔子說的生而
知之者。境界太高了,沒幾個做得到。
莊子
老子只是讓人別折騰,復歸於道,提出絕聖棄智,絕學無憂。莊子更甚一步,認為滅掉
知識之後可以把“人”也滅掉,提倡以天合天。人都沒了,就更不要談什麼知和行了。
孔子
老莊的那個境界太高了腳不連地,無法企及怎麼辦。孔子認為既然不能生而知之,那也可以學而知之嘛。在生而知之者之下,還有三個更低的等次: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思而不學,學而不思則罔。”“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也。”“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等都是孔子的知行觀思想。和老莊相比,孔子已經從天上降落到了人間,開始腳連地接地氣了。所以說,儒學中人可至,只要智商別太低的人,都能掌握。不像老莊之道,唯有高人真人可至。
孔子的知行觀,思,學,知,習,行,最重要的核心是學。這是為那些想得道又做不到
生而知之,只能學而知之者的人準備的知行觀。
荀子
“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這是荀子的知行觀,荀子強調的是要學以致用,應該從現實世界裡面的需求出發來針對性的掌握相應的知識。因為人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知識,所以, 要挑有用的學習,學完還要付諸實踐,不然怎麼知道有沒有用呢。理論不可以脫離實際,脫離實際的理論,也是無用的,還反而會導致困擾。
荀子的思想,和孔子相比,又更加接底氣了一步。既然不能得道,也沒有學而知之再去弘道的那個使命,就自己的實際生活而言,讓自己活的更好,改造現實,那麼就應該學以致用。人人都可以企及。荀子的知行觀,人人都可以運用。
理學
關鍵點,在於理學。理學之前,學而知之者,還是儒生們,知識分子的最高目標和境 界。後來,又降了一等,學而知之者都不見了,滑到了第三等,困而學之者成了主流。
理學認為,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道。什麼是天理呢,就開始格物致知了,試圖窮盡萬物而通曉出一個道。這是南轅北轍了,老子說為道要日損,理學則認為為道要日益。學而知之者,起碼得知道學什麼吧。困而學之者,則已經不知道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了。他們見什麼學什麼。這就是理學,一門為困而學之者準備的學問。下面看看理學之後的知行觀。
朱熹
認為知先於行,知難行易。通俗的講,就是說世界存在著一套客觀的先驗的真理,掌握了這套理論,再用以指導實踐,就會變得很容易。所以關鍵就是怎麼掌握這個客觀先驗的真理呢,太難了。朱熹的思想,算是對老莊孔孟荀的反轉,更接近西方的柏拉圖。困而學之者, 最高的思想,也只能走上這條路了。
王陽明
朱熹的思想把王陽明坑壞了。窮盡世界的知識,並總結出一套客觀先驗的真理出來,按照朱熹的思想,王陽明真的去這麼幹了,他格竹子把自己格的吐血,依然無法找到那個先驗的客觀的天理出來。
於是,王陽明又顛覆了朱熹。既然不存在那個客觀的先驗的真理,那麼我說什麼是真理什麼就是。“心外無物”“我心即宇宙”“六經注我”的觀點都出來了。王陽明,類似於西方思想史上的存在主義者,也更像是個後現代主義者。西方人打倒了三流的柏拉圖,王陽明打倒了三流的朱熹,東方柏拉圖。
但是打倒了三流,就能成為一流嗎。非也。王陽明並沒有返回到老莊孔孟的那個一流和二流思想界。他走向了和朱熹平行的另一種三流世界: 解構。打倒了朱熹,也順帶這把孔孟之道也全拆除了。甚至是四流,困而不學以為知。
知行合一,說的是什麼呢。既然世界不存在先驗客觀的真理,那麼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人人都是聖人,大家想幹啥幹啥就是了。於是,王學大興,士大夫階層的氣節徹底淪喪, 儒學的經世致用的宗旨也被廢棄,以至於亡國之後,都沒有知識分子感到痛心疾首,還樂不可支的趕著去做漢奸。
王夫之
明朝亡國之後,並不是所有的前朝知識分子都沒心沒肺的的甘願做漢奸。王夫之就是個
例外。他感到特別的痛心疾首,一直在苦苦思索尋求答案:為什麼會亡國。
他得出了結論,認為朱熹的理學,和陸王的心學正是最深層的亡國之源。這是兩門亡國
的學問。於是王夫之開始力僻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王夫之撥雲見日,站在老莊孔孟的高度重新審視程朱陸王。他認為程朱一開始就錯了, 他們層次太低,只不過就是困而學之者之道,不過就是三流之人。而陸王呢,則不過是狂禪而已,也不過就是四流之人。困而學之者,是沒有前途的,因為他們永遠不可能“得道”, 都南轅北轍了還怎麼得道。而陸王的狂禪心學呢,則只是通篇的無聊廢話,無病呻吟,對現實沒有任何的影響力,都困而不學了,還怎麼改變現實,還怎麼經世致用。
我們要改變現實,重返真正的久違的那個道。這就是王夫之的呼聲。他在曠野中的呼
喊,有人聽到了嗎? 有。第一個聽到的是曾國藩。第二個聽到的是毛澤東。
王夫之力僻陸王狂禪般的知行觀,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未嘗離行以為知”“先行後知”“行可兼知”。這幾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存在脫離客觀現實的超驗真理,理論來源於現實,並可以在現實中得到檢驗,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他的呼喊,不僅曾國藩聽到了,毛澤東聽到了,連馬克思也聽到了。
-
5 # 智慧的老闆娘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寫回答有獎勵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擴充套件資料: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他宣告:“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餘姚(現在屬浙江)人,因為曾經築室於紹興的陽明洞,所以世人稱他為“陽明先生”。他死後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諡文成,給了極高的榮譽。
-
6 # 到底是球體
知行合一”之前
《尚書·說命中》:“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我們知道一件事情並不算太難,真正困難的是要去做這件事情。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去實踐這個事情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如果我們把“學”理解為一種知識的接受,那麼“習”就是關於知識的實踐。在孔夫子的思想當中,我們會看到很多類似的論述。孔夫子曾經講到過:人是可以不知的,就可以去做的。“不知而行之者,吾無是也”。看起就是說知是重要的一個方面,知的接受是行的前提,但是孔夫子也講過一個另外的列子:“吾欲託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行動或者說我們的實踐,才是真正把我們的知識呈現出來,轉換這個知識的意義和價值的根本途徑。在這個意思上呢,孔夫子同樣是十分強調,行對於知識價值還原的作用。
《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這句話本意是說,父母親對於子女的慈愛之情是天生的自然而然的。任何一位女孩在出嫁之前都沒有去學怎麼養子。一旦有了子女,那種對子女的慈愛之情是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自然會養育孩子。我們同樣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知和行”的關係,包含著“知行合一”這種觀念在裡頭面。
佛教:天台宗“止觀雙修”。佛教修習的一種法門。它與禪宗的“定慧並重”、“定慧不二”的含義大致相同。智者大師曾經有一個比方,“定”和“慧”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好比是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如果我們把這個“慧”瞭解為一種知、智慧、智慧形式,把“定”瞭解為一種實現這個智慧的途徑是實踐,那麼我們可以在這個思想當中,很清晰地看到“定”定與“慧”的均等,也就是止觀的並重。
朱熹《朱子語類》:“知與行,功夫須著併到。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理解得越清楚,實踐就越紮實;實踐越紮實,認識就會更加清晰。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係,他強調對外在事物的觀察與理解。
……
所有這些觀點都是在王陽明之前,在王陽明之前關於“知行”這些個觀點。毫無疑問最後都可能成為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之說的思想資源,都是他的可靠思想源泉。
-
7 # 會氣
所謂知行合一,是與知行不合分為二有區別的。從認識論來說,知行合一是正確的,盲目的行與知而不行,都是錯誤的。知行合一也是實踐的要求,但在實踐活動中,打著知行合一的旗號,搞知與行不合,分離的並不少見。
-
8 # 愛新覺羅小怪獸888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意思是:知和行是一體的,這裡的知是良知(知善知惡是良知)不是分開的,只要“知”了,就已經“行”了(一念發動處便及是行了)。不需要人為的去統一。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揭示並告訴大家一個“事實”:知和行原本就是合一的,而不是知和行要合一,並不是要求人們去做到知行合一。
-
9 # 一隻八卦狗
我來分享一下我最近的體悟,未必符合陽明先生本意,供大家參考。
故事:
最近辭職了。
原因很多,我漸漸的厭惡了這份工作,厭煩了一年天天都在不同的城市出差,厭煩了這個跟自己所謂的理想不太符合事情,厭煩了那幾個工作配合起來讓人崩潰的同事,厭煩了那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老闆,等等等等。雖然當時為了這份崇高偉大的工作,放棄了自己的公司,領著連自己生活費都不夠的薪水,投入了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和熱情,但這個時候我還是決定辭職了。想了很久,最合適的理由是,我要去追求我的理想,我要去做一箇中醫,畢竟我都30歲了,剩餘的時間不多。
代理ceo是一個很尊重別人的領導(不是老闆),我電話辭職的時候,他說“太棒了,恭喜你,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動”,他發自內心的恭喜(我確定他是發自內心的恭喜我),這句話感動的我熱淚盈眶。
第二天,我面對他時,沒有想象中的坦然,原以為追求自己的理想應該冠冕堂皇,堂堂正正。甚至聊起來以後,他幫我出謀劃策時,我的眼神居然有一點點的閃躲,心裡居然有一點慚愧。
辭職後,想去找個清淨的地方,無世俗紛爭的地方去潛心學醫三年。最好的朋友馬上推薦他們老家,於是跟他一起去走了一趟,他見人就介紹“這是我同學,他畢生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個好中醫,這次來,想看看在我們夠不夠清淨,想在這裡居住幾年,潛心學醫。”聽到他這麼介紹我時,我沒有得意,反而對於這樣的介紹有點閃躲,同時也有一點慚愧。
我開始思索:為什麼?對於我最偉大的理想,最想做的事情,居然我會有這樣的感受?
最後發現,原來我辭職的原因並不是純粹的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是故事開頭描述的種種種種。我開始發現,原來我內心深處並不純粹,只是為了讓自己顯得偉大,而把這其中一個理由放大了,知行不一。何況我並不知自己的內心。
發現這個問題之後,開始一個個理清頭緒。為什麼我會厭煩了這份工作?為什麼厭煩了一年天天都在不同的城市出差?為什麼厭煩了那幾個工作配合起來讓人崩潰的同事?為什麼厭煩了那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老闆?為什麼我辭職的理由會是學醫這個理由?等等等等。
不斷的拷問自己,審視自己的內心。
結果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原來厭煩這份工作是因為工作中無法得到認同,獲得不了成就感。
厭煩出差是因為無法控制因出差產生的各種寂寞不便從而出現的煩惱,而產生的挫敗感。
厭煩同事是因為這些同事沒有辦法配合自己,意味著無法實現自己計劃完成時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
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辭職是想證明自己自己並不庸俗。
厭煩老闆的剛愎自用是因為想做會自己,而不是別人的附庸,那樣會讓我沒有存在感。
…………
又問,為什麼?
因為虛榮。
因為狂傲。
…………
這些還不夠深。
再問為什麼?
根源深處是因為自卑。源自經常知行不一的自我否定。
內部長期的自我否定就需要外部的肯定來獲得短暫的平衡。
…………
人嘛,總得活著。
這個知,不是知別人,而是知自己,不知道自己心裡什麼狀況,如何去行?
看似為了理想堂堂正正的行著,實際是為了包裹心裡那個脆弱的自己而活著。
不建立在知道自己內心世界的行動,就如同沒有地基的大樓,遲早都要崩塌的。
一個個的分開, 一層層的剝開,這個過程叫做格物。
物格而後知致,我知道了自己的心裡原來是這樣的,有善有惡,知致。
知致而後意誠。君子誠其意,如好好色,如惡惡臭。有什麼不好意思呢?一個敢於面對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意誠而後心正。有所好樂,有所忿懥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發現這些好樂,憂患,虛榮,狂傲,自卑,且不為所動。陽明先生曰致良知,知善知惡是良知。
心正而後身修。一步步去掉自己這些好樂,憂慮,虛榮,狂傲,自卑。陽明先生曰去惡存善為格物。
致知為知,修身為行。
-
10 # 董鏡亮
“知行合一”是一件事,不可分作兩節看。
如果你認為先知,然後才能行。這就錯了,就不是王陽明所謂的“知行合一”。
所以,知行合一,應該把“知”和“行”看作同一件事,切不可看作兩件可以分開的事。
回覆列表
延伸閱讀
正好我做了一期視訊是講這個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即理,事上練,致良知
大家好,我是愚人
今天咱們來聊聊陽明心學裡的“心即理”和“事上練”
單看字面意思,我們都明白心即理就是心要明理
而事上練,就是要重於落實
我們今天說點不一樣的,說點實用的
心即理,事上練,的實用篇
我們知道陽明先生開悟後可謂遇事都能迎刃而解,每次行動時都是胸有成竹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陽明先生在面對種種事件時,內心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今天就介紹一種實用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用在任何事上,且不重於環境
那就是----想象力的作用
想象力,我們所有人都有,但很多人不太會用
充其量也只是用在天馬行空的科幻創作上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運用想象力來給我們自己提升經歷,閱歷和能力。
大概在15年前我看過一本書,裡面的一個小故事,
就是典型的運用想象力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經典案例。
故事大概如下:
2000年的那次金融危機,讓很多人損失慘重,
甚至倒閉破產的大有人在。
金融危機來臨後B先生的公司迫於現況無有回天之力倒閉了。
當他來到朋友A先生的公司後,看到的卻與自己想象中的場景截然相反,
所見之景另他目瞪口呆。
公司井井有條的忙碌著,
絲毫沒有一點金融危機該有的消極抱怨和頹廢景象。
帶著迷惑和震驚,好友帶他來到會議室,
一進門就看到了會議桌的每把椅子上都放了一本書,而且是自傳
好奇之時朋友告訴了他緣由
答案很簡單,首先這位好友A先生確實平安度過了金融危機,
而且公司業績還是穩步上升,對於金融危機的肆虐絲毫沒有影響。
而運用的法寶就是我們大家都擁有而又被忽視的 :想象力。
原來,這位A先生其實也是與其他商人一樣遭遇了金融危機應有的困難與問題。
但是,在短暫的困惑後他拿出了之前自己閱讀的所有成功人士以及偉人的自傳,
將這些成功人士的自傳都放在一把椅子上,擺在自己的會議桌周圍,
這樣就像是自己與這些成功人士一同商討解決方案一樣。
而每一本自傳就是每一個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處理事件方法,
這樣就形成了多種思維方式,多種處理方法,從中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作為首選方案,
在挑選兩種作為備選方案。結果可想而知,
在這麼多成功人士的“幫助”下,他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逐漸穩住了陣腳,信心滿滿的專心發展經營公司。。
當然,這些自傳都是自己通讀且熟悉的。
接下來就是去按部就班的落實了。
這就是事上練的內心世界,運用想象力去演練,去模擬場景,
用多次的嘗試來找出解決辦法。這就是智慧的運用。
我們可以在沒事的時候圍繞日常工作設想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或情況
從而多想出一些解決辦法,例如如果是你的主管他會怎麼處理,假如是你的經理他會怎麼處理
都是同事,多少都會對他們的思維方式有所瞭解,
這樣思考的好處其中就有假如給你升職了,
你不會不知所措,不會不知道從哪下手做,因為你早已在內心的沙盤演練了無數次
辦法是依附問題而存在的,換句話說,辦法本就是與問題同在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去找出它
但是如果我們總是選擇抱怨,花大把時間去找人傾訴自己多麼不容易,
而不去做當下最該做的事
最後耽誤了時間錯過了機會造成了損失,無法挽回。
看書學習是非常有用的。
書是工具,我們看書是為了瞭解熟悉這個工具,從而更好的去運用它
看書可以激發我們自己的智慧,而這些智慧本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心即理,心本就明理,
我們現在的心就像廚房長久被油煙籠罩的燈一樣,
外表雖然油膩昏暗,但是內心卻與啟初一樣光明
只可惜被我們的慾望,虛榮,貪圖這些毒霧遮蔽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去擦亮它。。。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自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