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起源於上古時期,到漢代開始普及,在宋代盛行於宮廷和民間。七夕節也叫乞巧節、七巧節,是古代女性向天上的織女星乞求心靈手巧的節日。在一些古詩詞中,也有不少相關七夕節的記載。
最早記載七夕的是《詩經》 一書,《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小雅·大東》是這樣寫的: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不用我翻譯,相信大家已經看到“織女”“牽牛”“七襄”等字眼了,那就是說,這首詩歌是關於七夕節的記載了?其實不是的。這裡只是借用牽牛星和織女星來表達別的意思。牛郎織女的神話愛情故事到戰國時期才有史料記載,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這樣記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
漢代,著名的漢樂府《古詩十九首》中“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是從織女角度去寫。織女每日織布,以淚洗面,泣涕如雨,一條清澈見底的銀河,阻隔了無盡的思念。
到了宋朝,七夕節已經相當盛行。節日的熱鬧氣氛,從七月初一就開始了。宋朝人在七夕數日前,就準備紅雞、果食和時令水果相互贈送。到了七夕夜,華燈初上,人們個個穿新衣。尋常人家在這天都要打掃庭院,富貴人家則搭起“乞巧樓”。樓上擺上精巧的小玩意,女子們望月乞巧,焚香叩拜。她們之間還流行一種蜘蛛乞的遊戲,就是把一隻蜘蛛放進盒子裡,等七夕次日開啟,如果蜘蛛網非常圓正,就表示成功求的智巧。宋代詩人楊樸《七夕》 詩為: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每年的七夕節,人們都要向天上的織女星乞求智巧,其實人間是智巧已經很多了。由此可見,七夕求智巧的活動已經成為很受歡迎的節日活動了。
說完了七夕節的大致發展歷程,最後說說,我們家鄉的七夕活動。我的家鄉在河北,我們當地人過七夕,就是在這一天趕廟會,也有女孩子晚上一起玩穿針引線遊戲的。
七夕節起源於上古時期,到漢代開始普及,在宋代盛行於宮廷和民間。七夕節也叫乞巧節、七巧節,是古代女性向天上的織女星乞求心靈手巧的節日。在一些古詩詞中,也有不少相關七夕節的記載。
最早記載七夕的是《詩經》 一書,《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小雅·大東》是這樣寫的: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不用我翻譯,相信大家已經看到“織女”“牽牛”“七襄”等字眼了,那就是說,這首詩歌是關於七夕節的記載了?其實不是的。這裡只是借用牽牛星和織女星來表達別的意思。牛郎織女的神話愛情故事到戰國時期才有史料記載,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這樣記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
漢代,著名的漢樂府《古詩十九首》中“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是從織女角度去寫。織女每日織布,以淚洗面,泣涕如雨,一條清澈見底的銀河,阻隔了無盡的思念。
到了宋朝,七夕節已經相當盛行。節日的熱鬧氣氛,從七月初一就開始了。宋朝人在七夕數日前,就準備紅雞、果食和時令水果相互贈送。到了七夕夜,華燈初上,人們個個穿新衣。尋常人家在這天都要打掃庭院,富貴人家則搭起“乞巧樓”。樓上擺上精巧的小玩意,女子們望月乞巧,焚香叩拜。她們之間還流行一種蜘蛛乞的遊戲,就是把一隻蜘蛛放進盒子裡,等七夕次日開啟,如果蜘蛛網非常圓正,就表示成功求的智巧。宋代詩人楊樸《七夕》 詩為: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每年的七夕節,人們都要向天上的織女星乞求智巧,其實人間是智巧已經很多了。由此可見,七夕求智巧的活動已經成為很受歡迎的節日活動了。
說完了七夕節的大致發展歷程,最後說說,我們家鄉的七夕活動。我的家鄉在河北,我們當地人過七夕,就是在這一天趕廟會,也有女孩子晚上一起玩穿針引線遊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