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霜葉紅於二月花

    故宮保管文物是一門大學問,有一大批學有專長的專家花費畢生精力在故宮從事文物的研究和保護,既要弄清文物的前世後生,還與大批自然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跨學科的研究,目的是要把祖國優秀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總的原則是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要求,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總要求,動用一切手段,既保護好以故宮的古建築為代表的不可移動文物,又又要保護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各類可移動文物,體現了整體保護的原則。使得二者相互輝映,相得益彰,可以說,故宮的文物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2 # 執筆摺紙花

    回答問題之前,大家先了解一下如何保管文物,由於文物收藏品種類繁多,質地不一,效能有別,因此對它們的儲存要求是不一樣的。收藏家可根據自己的居住條件和藏品的效能,有針對性地採取必要措施,做好藏品的保管、養護工作。

    普遍注意事項如下:

    1.溫度和溼度,一般來說,15至18℃的溼度和50至65%的相對溼度對各類物品都比較適宜;

    2.有害氣體和灰塵的防治,應將藏品放在空氣較為清新處,儘量減少煤煙及糞便氣味等可能對品造成的損害;

    3.黴菌和蟲害的防治, 防止黴菌生長的有效辦法是自然通風,消除室內的生黴環境。已發現有黴菌的物品,應進行消毒處理;

    4.光線,藏品應避免Sunny直接照射。減少紫外線對藏品的影響。

    而對於故宮來說,保管文物無疑標準更高,要求更嚴,相信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故宮很多文物都是不對外開放的,其原因就在於現有技術還達不到無損展出,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漢墓中的蓮藕,出土時晶瑩剔透,宛如白玉,但是不消片刻,便化作了灰燼,同理,故宮一般採取的都是真空法或隔離法,所以大家要想看到更多文物,還得靠技術的進步,同時也向大家推薦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大家可以更多瞭解故宮文物的儲存和修復工作。

  • 3 # 日日悅讀

    故宮已有600週歲了。作為世界上儲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宮建築群,故宮古建經歷過哪些變遷?故宮的古建保護者又是怎樣保護這座紫禁城的?

    開啟中國古建防雷之先河

    1949年,故宮工程小組成立後,慢慢有了自己的“自營施工小隊”,“不過這時候的隊伍力量還比較零散,只能維持故宮古建的基本日常保養。”1954年,故宮的古建專家單士元提出:故宮的古建修繕不光需要施工隊伍,還需要研究隊伍、管理隊伍、工程技術人員等,這個觀點受到了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吳仲超的重視,促成了1954年修建處的成立。

    於是,於倬雲被從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正式調入故宮,開始擔任修建處古建設計組組長。

    此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55年,故宮發生了一件“大事”——午門角亭遭到了雷擊,這已經是6年以來故宮第二次遭到雷擊了。當時的文化事業管理局高度重視這件事,指出必須要研究設計古建築的防雷裝置,解決防雷的問題。

    防雷裝置的設計——這個重大的任務就落到了於倬雲的身上,他立即請來北京建築設計院的老同學王時煦,與故宮的同事們一起研究。由於國內沒有古建安裝現代防雷設施的先例,他們決定學習日本和蘇聯的做法——在古建築上安裝避雷針。“當時國民經濟剛剛恢復,設計方案既要做到避雷,又要做到多快好省,同時還要考慮到對古建築外觀的影響。”經過大量的調查與研究,工作組設計出了適應不同建築型別的防雷裝置,並在中軸線較為高大的古建築上安裝。“1957年,故宮的第一批高大、突出的建築物被安裝上了避雷設施。”從資料照片中,可以看到當時在屋脊正吻、捲棚屋頂等位置安裝避雷針的情形,特別是一張鎏金寶頂與避雷針相結合的照片,看上去十分巧妙、協調。

    “實踐證明,這些裝置有效減少了建築因遭受直接雷擊而受損的情況。它的意義在於開啟了中國古建築防雷的先河。”謝安平介紹,1985年開始,故宮與中科院電工所合作,對防雷設施進行改造和增補。“直到現在,故宮古建築的防雷設施還在不斷更新。”

    午門劈裂樑架沿用至今

    在一張1961年的午門城樓檢查記錄中記述到,“午門門樓殘壞情形嚴重,根據實際情況,理應挑頂。”謝安平告訴記者,在上個世紀50年代,文整會在幫助故宮進行古建維修時就已經發現了午門的承重構件——五架樑發生了劈裂,當即進行了搶險加固。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期,這個問題再度顯現出來,“五架樑又發生了劈裂,而且情況比之前的範圍更大,可以說這時候午門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結構問題。”勘察人員在調查時推測,這一主要承重構件的劈裂可能是由於在清初期重修時使用的木料過小造成的。

    “按照當時普遍的修繕方法,這需要將屋頂的樑架一次拆下,更換承重梁。”然而,國家經濟正處於困難時期,故宮人員縮減,材料與勞動力都處於短缺的狀況。“在這麼個條件下,光是找到這麼大的料就很困難,要‘落架大修’從現實條件上說可謂困難重重。”於是,故宮檢查組的工作人員經過商討決定先臨時支頂維持安全,並向國家文物局上報了一套新的保護方案:加固樑架。“在不動原來樑架的基礎之上,用新的材料將五架樑‘頂’起來,把受力直接傳導到下層樑架,使承重的壓力不集中在劈裂的五架樑身上。”這是一個非常聰明、新穎的方法,不僅對建築結構擾動較小,同時耗費較少,在經濟上也尚屬可行。

    1963年秋天,午門加固工程順利完工,“直到今天,這些加固構建仍在支撐著午門城樓。”

  • 4 # 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評論

    故宮是對外開放的。但是也只開放了一部分,開放的這部分宮殿,裡面存放了一些文物,小巧點的,基本都有玻璃罩罩著的。日常展示出來的還不到故宮整體收入的零頭,而且都不是特別寶貴的。

    書畫館:進午門後不要過橋,直接左轉出熙和門,到武英殿,歷代書畫精品都在那

    陶瓷館:進午門後不要過橋,直接右轉出協和門,到文華殿,歷代陶瓷精品都在那

    青銅館和玉器館:在東六宮

    另外鐘錶館在奉先殿,珍寶館(含石鼓館)在寧壽宮,需單獨買票,都在景運門外(從三大殿下來往東。

    故宮自己建有地下室,這個可以放心,不會被水淹沒。第一,古代選址建皇宮的時候,皇宮的地勢就比較高。第二,你說的北京被淹沒,那是整個城市的排水系統。故宮的是單獨的排水系統,而且已經使用了幾百年了。、不用擔心被水淹沒。

    一部分放在地下室,還有一部分問題是存放在那些沒有開放的宮殿裡面的。資料性質的,都在宮殿裡面有專門的櫃子保護。

    擴充套件資料:

    故宮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館。成立於1925年的故宮博物院,建立在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歷經五百年興衰榮辱,帝王宮殿的大門終於向公眾敞開。故宮博物院絕無僅有的獨特藏品,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結構宮殿建築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突然感覺大張偉很受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