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為中國古代帝王、諸侯(包括北韓、越南、泰國、日本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嶽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代兩代就有5935人,佔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種類: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以後,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等。
“惡諡”: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華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並死在那裡,“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諡”。
中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
私諡,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始於週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
諡號為中國古代帝王、諸侯(包括北韓、越南、泰國、日本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嶽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代兩代就有5935人,佔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種類: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以後,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等。
“惡諡”: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華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並死在那裡,“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諡”。
中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
私諡,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始於週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