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業影迷牛哄哄
-
2 # Hboyty
電影《砂之器》海報
批判現實主義電影,一直是世界電影之林中的常青樹。如中國1932——1949年期間的左翼批判現實主義電影,義大利在二戰結束前後出現的新批判現實主義電影,以及受其影響的美國好萊塢現實主義電影。 這些電影,以描繪小人物的生活、某件社會熱點事件來展現當時的社會矛盾、問題和麵貌。以一個典型人物來反映典型事件進而表現出社會現實和矛盾。有著極為強烈的震撼人心和普遍認同的藝術感染力。
《砂之器》個人評分8.5
1、原著沒看,但據說公認地改編難度極大。松本清張看完電影之後卻給予了很大認可,直言電影拍得已經超越了原著。後人再看這段過往,也只好理解成大師自謙了。
2、社會派推理總是熱衷於案件背後的宏大主題,拔高再拔高,從個人的生死一路上升到社會乃至人類,至於推理、懸疑,意思意思就好,與其說偵探們用智力破案,不如說是體力。二流的謎題設計和近乎純文學的宏大敘事就這麼糅雜在一起。
3、何賀英良為何要對童年時的恩人動殺心,這是我最想知道也是敘事裡始終缺失的部分。少了這部分,何賀英良的面目就模糊起來,理解成一個忘恩負義的禽獸似乎也無不可,所有淤積其身的悲劇性批判性,也就薄弱了。
4、最後三十分鐘的閃回,音樂與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共同行走於廣闊的天地之間,堅固的從來是「宿命」,而所有人世間的追求,其實都如砂之器一般,一碰就碎。
電影《砂之器》以警察斷案的視角講述了一起兇殺案背後,年輕的音樂家為隱藏小時候流浪的身世,不肯見親生父親,並殺害了曾幫助他的恩人。
電影的前半段,懸疑效果非常緊湊。先通過出差調查案件立住兩個警察的形象,細節上是老警察寫詩,以及兩人談論出差,在此之前的情節更突出案件的神秘。
之後開始從全域性闡述案件的資訊,案件陷入困局,年輕的警察的執念讓他發現意外的線索,雪之女。此時影片已經暗示了兇手是音樂家,觀眾的角度可以看到一些巧合都指向他因此故事進去了解密部分,吸引人的懸念來自案件的實情究竟如何,為什麼在異地殺害善良的退休老警察。
隨著案件進展,第三部分真正揭開了音樂家的身世,此部分就是以情動人,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