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顏二
-
2 # 西廨七叔
【個人心得,僅供參考】
認真看了題主的臨作,感覺您在顏體的練習中得形而未得筆。因為題主在練習中沒有表現出顏體線上條上的厚重,雖然在字形上已經有顏體的樣子,但點畫的顯得缺乏顏體的厚重,有些點畫甚至出現行筆中偏鋒、散力的情況。還有,在間架結構、行氣章法上應該是比較明顯的短板。
建議題主在練習中加強讀帖,不侷限於單字的字形是否與原帖一樣,而著重線上條質量和行氣章法上進行練習。這樣也許可改變把臨帖練成集字的情況。
真誠交流,直言勿怪!
最近我一直在臨習顏體,我來談一下看法。
說實話我沒覺得有混合顏體這一說,雖然顏體楷書風格各異,但整體風格和筆法還是有規律可遵循的。特別是顏真卿留下的作品極其豐富,從早期的《多寶塔》《東方朔畫贊》 到成熟期的《鮮于氏離堆記》、《顏勤禮碑》,再到化境期的《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他的主體脈象沒有大變化,寬博宏大貫穿始終。只不過是在用筆上由生澀變老辣,由精緻變隨和,由激勵變中庸。
《顏勤禮碑》區域性
我在臨帖的時候,就是先臨了《多寶塔》,我90年代開始正式學習書法,就先臨的這個帖,後來零幾年又臨了一次。中間因為各種原因,斷斷續續,這次重點臨習《勤禮碑》,因為什麼呢?是想跟隨顏真卿楷書的發展脈絡,直至人書俱老。我覺得,顏體“立法”階段還是在《勤禮碑》,把這一個帖吃通透,顏體就算有基礎了,然後再學習《麻姑》《顏家廟碑》,筆法是進一步成熟和老辣,至此,顏體可以算學成了。
《麻姑仙壇記》區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