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靨
-
2 # 使用者3896安然
平時跟父母缺少勾通,還有年輕人老是覺得父母管得太多,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比較壓抑,沒有自由空間,所以相處就會覺得尷尬
-
3 # 陽光明媚85752
那是因為你們之間的關係很陌生,不像有血緣關係的至親。你們平時相處就像上下級關係,只是表面的應付,沒有從內心真正接納彼此。真正好的親子關係是能充分發現各自的優點,包容彼此的缺點。在適當的時候促成缺點的改正。一個眼神,一次微笑,一句問候,一個擁抱,都能感受彼此心中的溫暖。對待至親也要尊重,理解,不要無休止的抱怨。這樣,心中有什麼想法也會說出來互相分享,相處關係也會其樂融融。
-
4 # 使用者4671809963141
對與這個問題我認為責任主要在子女身上,作為父母對自己的子女都是百般疼愛無私奉獻含鋅如楚把子女養大,如果是一個有涵養的子女對父母也會尊敬寬永,不存在任何問題,如果每個子女都能善待自己的父母,我們這個社會就美滿幸福了,現在的養老機構很多,可是無法解決老人的痛苦孤獨,他們一心想著自己的家,自己的子女,親人,讓他們離開了子女親人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養老,他們即不甘心也不放心,最後孤獨的離開這個世界,這是當今社會的悲哀,我們應有相應的政策法規來約束,讓每個子女都要承擔起責任,善待自己的父母,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不應丟棄。願每個老人開心,每個子女孝心,每個家庭幸福。
我就覺得和自己的父母相處很尷尬。因為和父母有很大的代溝,所以從十幾歲開始,上課中學後,就和父母相處有點尷尬。我說的他們理解不了,有很多事情和他們分享,他們也做不到和我同頻。就比如,我說:老爸,你覺得菊花臺怎麼樣?老爸:沒喝過,不知道。所以和父母相處,慢慢的就沒有共同語言。而且青春期小秘密寧願和好朋友分享,也不願給父母說。有時候心血來潮,想個父母說說學校的各種事,但是每次得到的迴應不是應付,就是說教,弄得我都想打自己一頓,沒事給自己找事,幹嘛要給爹媽說這些,他們理解不了,除了說教,把自己管的更嚴,沒有任何好處。特別羨慕那些和父母關係特別好,處的跟好朋友似的那些人,特別羨慕。自己沒有的地方,所以長大後,有了孩子,我一定不會做我父母那樣的母親。我一定要和孩子做好朋友,我要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做到和她同頻。做最好的自己,做智慧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