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是魯迅先生所著最薄、最美、再版最多的一本散文詩集,寫於“五四”退潮時期。作品以隱晦的象徵表達了一個啟蒙思想家在白色恐怖下孤軍奮戰的孤寂、迷茫與疑懼,同時表達出對“糊里糊塗生、亂七八糟死”的民眾的失望與希望之情。此作品區別於魯迅其他作品的最大特徵是隱含著深邃的哲理性,包含了魯迅的全部哲學。
同樣,魯迅自己曾經說過,自己一生的哲學都在《野草》裡了。還叮囑青年的讀者說為了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思想是苦難的,為了讓國民更好地知道這段苦難,可以學習其中一些寫景的文章,比如《秋夜》,《雪》,《臘葉》。
《野草》所收散文詩23篇〔包括一首打油詩——《我的失戀》,和一出詩劇《過客》),最初都曾陸續發表於1924年12月至1926年2月的《語絲》週刊上,《題辭》最初也曾發表於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語絲》第138期,發表時署名均為魯迅。
魯迅(1881-1936),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日(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字豫才,後改名為樹人。至三十八歲,始用“魯迅”為筆名。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母親魯瑞、父親周伯宜。在這一生中他寫了小說,散文,雜文100多篇。著有雜文集《墳》、《且介亭文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野草》,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等等。
魯迅出身於沒落計程車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學,先入江南水師學堂,次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其間接觸了西方資產階級的“科學”與“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1904年到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後因為在那裡發生的兩件事對他影響很大,從此棄醫習文。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並在《新青年》上發表第一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收錄於小說集《吶喊
《野草》是魯迅先生所著最薄、最美、再版最多的一本散文詩集,寫於“五四”退潮時期。作品以隱晦的象徵表達了一個啟蒙思想家在白色恐怖下孤軍奮戰的孤寂、迷茫與疑懼,同時表達出對“糊里糊塗生、亂七八糟死”的民眾的失望與希望之情。此作品區別於魯迅其他作品的最大特徵是隱含著深邃的哲理性,包含了魯迅的全部哲學。
同樣,魯迅自己曾經說過,自己一生的哲學都在《野草》裡了。還叮囑青年的讀者說為了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思想是苦難的,為了讓國民更好地知道這段苦難,可以學習其中一些寫景的文章,比如《秋夜》,《雪》,《臘葉》。
《野草》所收散文詩23篇〔包括一首打油詩——《我的失戀》,和一出詩劇《過客》),最初都曾陸續發表於1924年12月至1926年2月的《語絲》週刊上,《題辭》最初也曾發表於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語絲》第138期,發表時署名均為魯迅。
魯迅(1881-1936),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日(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字豫才,後改名為樹人。至三十八歲,始用“魯迅”為筆名。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母親魯瑞、父親周伯宜。在這一生中他寫了小說,散文,雜文100多篇。著有雜文集《墳》、《且介亭文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野草》,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等等。
魯迅出身於沒落計程車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學,先入江南水師學堂,次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其間接觸了西方資產階級的“科學”與“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1904年到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後因為在那裡發生的兩件事對他影響很大,從此棄醫習文。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並在《新青年》上發表第一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收錄於小說集《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