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因為基因嗎

62
回覆列表
  • 1 # 琉星的九月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5歲便給人放牛,15歲父母兄長更是瘟疫而死。家庭條件可以用惡劣來形容,更不用說元朝末年的紛繁戰火,戰場殺伐與陳友諒,張士誠鬥爭多年,晚年更是猜忌多疑,弒殺成性,單單胡惟庸案、李善長案、藍玉案所牽扯被殺之人便有數萬之多。但奇怪的卻是即便如此,明太祖朱元璋也是71歲才去世,還是有明一朝活的年齡最大的皇帝。

    明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但是,在明朝時期,皇家卻有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即:皇帝的壽命都不是太長。

    十六位帝王中,論高壽也就明太祖、明成祖兩個早期皇帝,他們的壽命皆超過六十歲。而後,明朝皇帝壽命大幅下滑,多數在四十多歲的時候駕崩。

    在明朝歷史中,壽命最短的為天啟,年僅二十三歲;正德皇帝離世的時候也不過三十一歲;雖說,古代平均壽命不夠,但是,作為一國之君,壽命還沒有平均線高,實在令人疑惑。

    皇帝短命,但明朝大臣卻出奇的高壽,在明朝中期,壽命超過五十歲的大臣數不勝數,進入內閣的官員基本都是五十歲以上,連首輔大臣壽命都超過古稀之年。

    與之年代相鄰的清朝,除了順治皇帝因病早逝,其他皇帝大多都是長壽之命,甚至,乾隆成為古代年齡最大的帝王,康熙則成為執政歲月最久的帝王。

    鮮明對比下,明朝的帝王則顯得命運多舛。那麼,為何會造成如此明顯的差異呢?

    通過歷史記載可知,明朝歷代的皇帝身體虛弱,這或許是造成早逝的主要原因。成化在三十歲的時候,身體腐朽如老年,他就曾嘆息“老將至”;孝宗自幼身體虛弱,即位後,在繁重國事的勞累下,身體積勞成疾,歷史學者認為,不排除孝宗患有先天性病症。

    在此之後,嘉靖、隆慶、萬曆等三位皇帝的身體同樣不容樂觀,這一定程度上在遺傳中處於劣勢。後來的泰昌、天啟健康更加糟糕,如同弱女子一般。如果說,明朝皇帝短命,是因為基因遺傳的問題,但是,為何同為皇室血脈的其他蕃王卻依舊長壽呢?

    許多出自朱家的親王、郡王能夠活到七八十歲,且佔了很大的比例。他們甚至在晚年的時候妻妾成群,兒孫最多可達百個。因此,朱家皇帝壽命不高,跟遺傳並沒有必然聯絡。後世便有人猜測,是否是,明成祖朱棣自身存有遺傳病症,導致在他之後的永樂系帝王普遍短命呢?

    我們可以通過統計一下永樂系的留下的子孫中,有多少人活到了中年時期,他們佔據的比例又是多少。朱棣有兩個兒子,共同被封為蕃王,後來,有個人欲要計劃謀逆結果被除國。

    洪熙時期有九個兒子,如同朱棣一般,全部封為蕃王。後來,其中一子早夭,另四位蕃王因沒有子嗣而除國,此刻只剩四位蕃王。可以看出,此時期早夭加無後佔據的人數達到一半,而且,這些無後的蕃王,許多都不久後離世。

    宣德時期留有七子皆成為蕃王,其中三人無後,人數佔據一半。正統年間,出現一個成年兒子,即成化。景泰時期最為悲慘,雖然兒子眾多,但都是短命之相,相繼早夭,連太子都沒有幸免。

    成化時期,共有十位皇子,盡皆封為蕃王,六人無後,比例再次佔據一半。其中有一人死於地震,算是意外而亡,其他幾人皆為患病而死。無後蕃王中,死於疾病的佔據一半人數。

    弘治時期,僅有一子達到成年,也便是後來的正德皇帝;嘉靖時期有六個兒子,四個早夭,只有兩個活到成年。而這兩人,其中一人因病而死。

    嘉靖皇帝只留下一支後代,即隆慶皇帝。在隆慶時期,僅有一子,也正是從這裡開始,明朝皇室的傳世子嗣逐漸減少,弘治只有一個子嗣,但其子卻沒有後代,此脈自此斷掉。

    嘉靖只有一子,隆慶之後生兩子。

    萬曆皇帝執政歲月最久,達到48年。在這期間他培養了四個兒子,皆順利傳承,為當時留下後代最多的皇帝。因此,在南明的眾多蕃王,多是萬曆一脈的人。

    泰昌時期,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崇禎皇帝。天啟雖然有兒子,但均未撐到成年,皆為早夭之命。

    通過上文可知,整個永樂一脈,歷經十四代帝王,出現了十七個蕃王派系。除此之外,還有因無後而導致一代終結的蕃王,達到十三位。相比之下,朱元璋一人便留下了二十二個成年蕃王,且他們均有後代,得以繼續壯大發展。

    整個永樂一脈,所出現的蕃王竟然都比不上朱元璋一人,這聽起來顯然有些可怕。

    不得不說,明朝論生育最強的,還是要屬於朱元璋一脈的朱家子孫,比如:慶成王有一百多個子孫,肅王的子孫更是多不勝數,永樂一脈唯有望此嘆息。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明朝皇帝多短命具體指的是永樂一脈的皇帝,畢竟,他們佔據比例最大。一定程度上,該派系生育率低下、夭折率高,跟朱棣脫不了干係。或許正如後世所說,朱棣患有遺傳疾病,導致後代普遍短命。

    我們通過史料可以看出端倪,如:永樂出征時突然發病而死,洪熙、宣德、天順等帝王也都是死亡突然,不排除朱棣患有心腦血管之類的疾病,古代醫術無法檢測,從而,導致延誤一脈。

    但是,在中國封建史上424位皇帝中,他們的平均年齡也不過39歲。也就說不只是明朝皇帝短命,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比較短命。而皇帝這個看似光鮮的職位背後,它的高收益其實更多的是,要面對權力與外戚、權臣、宦官這些人實現動態平衡,一旦一方打破了這種利益平衡,高收益也便成為了高風險,隨時都可能會喪命,人蔘在補,也難補人心對於權力的慾望。而繁瑣的政事,勾心鬥角,以及後宮佳麗三千,人的欲求,縱慾過度也都是導致皇帝短命的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沒有正史的《清史》《民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