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真的能保命嗎?
1
回覆列表
  • 1 # 隨心而寫

    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民間稱之為“免死牌”、“免死金牌”最早起於西漢。最初設立它是為了鞏固統治籠絡功臣,頒給元勳“丹書鐵券”作為褒獎。“丹書鐵券”有了免死的許可權,最晚在南北朝時期。早期鐵券免死次數大多在3次以下。從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數不斷增加,唐代後期,受賜鐵券者的子孫甚至可以憑鐵券免死1至3次。(以上的部分內容源於百度百科)

    丹書鐵券給予被授之人的權利是比較大的,畢竟當你犯了大罪可以免除一死。但這一切的先決條件是在不威脅皇權的情況下才會起作用。如果威脅到了皇帝本人或後代,那麼就算是神券都沒用。畢竟頒發鐵券的人是這個國家的老大。歷史上朱元璋時期的胡惟庸、藍玉黨案就是有力的證明。

  • 2 # 狂妄的貓咪

    額,那啥,得到丹書鐵劵的人大部分死的很慘,所以基本沒毛用,是否有效取決於皇帝的心情,皇帝要是想殺你,你弄玉皇大帝的聖旨都沒用,皇帝要是 不想殺你,多大的罪過都能找藉口給你免了

  • 3 # 南方鵬

    丹書鐵券起源於漢代,《漢書高帝紀》載,劉邦“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把分封功臣的誓詞用丹砂寫在鐵製的契券上,稱丹書鐵券,也稱誓書鐵券,就是演義評書常說的免死金牌。

    丹書鐵券雖沒聽說有人造假,類似的卻有,漢武帝時田玢竇嬰爭鬥,為救灌夫竇嬰被攀附入獄,無奈之下,竇嬰以曾受景帝“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遺詔為名,並出示收藏在府內的詔書,請求武帝再度召見,可是官員們查遍朝廷沒有發現竇嬰所受遺詔的副本,竇嬰以矯詔罪被處死。

    最早的“鐵券”並無免罪和免死等特權,僅作為一種加官晉爵封侯的憑證。歷朝沿用,隋唐以後,凡開國元勳、中興功臣以及少數民族首領皆賜予“鐵券”,《南村輟耕錄》載,南唐賜給吳越王錢繆的鐵券,形狀如瓦,高尺餘,寬三尺,誓詞用黃金鑲嵌而成。

    丹書鐵券誓詞一般寫有賜予物件的姓名、官爵、邑地,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等。所謂免死之罪,謀反大逆不在其內,其他死刑皆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的“社會人”小豬佩奇這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