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是用於直刺、扎挑的一種長柄格鬥兵器。又有鏇、縱、鋌、稍等名稱。由矛頭 和長柄組成。不同時代與用不同材料製成的矛頭雖有差異,但從其基本構造上看, 矛頭有尖鋒、側刃、矛葉、矛脊、裝柄用的骹、附在骰側用於綁固矛頭的環紐等部位。 不過原始社會晚期用於狩獵的矛頭,形狀並不統一,它們大多用尖形的石塊或骨、 角製成矛頭,爾後綁在竹、木柄上。
成為最簡單的石矛、骨矛和木矛。從浙江省餘 姚縣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5300年)、山東省日照市堯王城龍山文化遺址(距 今約4900^000年)出土的木矛、石矛和骨矛可知,當時的矛頭大約長10 — 20釐 米,闊1。4一2釐米,外形呈等腰三角形。
有的矛頭在兩面居中部位有凸形脊稜,橫 截面呈等邊三角形或菱形,前有銳利的尖鋒,後部有鋌或刻成凹口和圓孔,以便安 柄。這些構造特點說明,大約在5000年以前,矛的形狀已經基本定型。
出土的實物表明,中國至遲在公元前16—前11世紀的商代,青銅製作的闊葉 矛已成為軍隊重要的格鬥兵器。
西周至春秋有步卒使用的酋矛和車兵使用的夷 矛。《考工記?廬人》說,酋矛柄長二丈,便於步卒在兩軍相接時平刺;夷矛柄長2。 4丈,相當於人體的三倍,如果短了,就刺不到敵方戰車上的甲士,因此這是由戰車 大小決定的。春秋戰國時期,軍隊使用的青銅矛頭,已經從闊葉發展為窄葉。
木柄 的製作更為精緻,通常以木為芯,外圈貼附兩層小竹片,用絲線纏緊,整個矛身既堅 韌又富有彈性。湖北省江陵縣出土的一件吳王夫差矛,其上有錯金銘文“吳王夫差 自乍用鈐”,堪稱春秋末戰國初青銅矛的精品。銘文中的“乍”即“作”,“鈐”即 “矛”。戰國晚期軍隊已經開始使用窄葉矛,矛鋒尖利異常,刺中人體後如錐扎一 般。
西漢至唐代的騎兵,常用稍作兵器。《舊唐書?尉遲敬德傳》說:在一次作戰 中,李元吉躍馬執稍,欲刺敬德,敬德眼疾手快,將元吉的稍奪去i隋唐以後,矛頭 的種類增多,尺寸縮小,並改稱矛類兵器為槍。
矛是用於直刺、扎挑的一種長柄格鬥兵器。又有鏇、縱、鋌、稍等名稱。由矛頭 和長柄組成。不同時代與用不同材料製成的矛頭雖有差異,但從其基本構造上看, 矛頭有尖鋒、側刃、矛葉、矛脊、裝柄用的骹、附在骰側用於綁固矛頭的環紐等部位。 不過原始社會晚期用於狩獵的矛頭,形狀並不統一,它們大多用尖形的石塊或骨、 角製成矛頭,爾後綁在竹、木柄上。
成為最簡單的石矛、骨矛和木矛。從浙江省餘 姚縣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5300年)、山東省日照市堯王城龍山文化遺址(距 今約4900^000年)出土的木矛、石矛和骨矛可知,當時的矛頭大約長10 — 20釐 米,闊1。4一2釐米,外形呈等腰三角形。
有的矛頭在兩面居中部位有凸形脊稜,橫 截面呈等邊三角形或菱形,前有銳利的尖鋒,後部有鋌或刻成凹口和圓孔,以便安 柄。這些構造特點說明,大約在5000年以前,矛的形狀已經基本定型。
出土的實物表明,中國至遲在公元前16—前11世紀的商代,青銅製作的闊葉 矛已成為軍隊重要的格鬥兵器。
西周至春秋有步卒使用的酋矛和車兵使用的夷 矛。《考工記?廬人》說,酋矛柄長二丈,便於步卒在兩軍相接時平刺;夷矛柄長2。 4丈,相當於人體的三倍,如果短了,就刺不到敵方戰車上的甲士,因此這是由戰車 大小決定的。春秋戰國時期,軍隊使用的青銅矛頭,已經從闊葉發展為窄葉。
木柄 的製作更為精緻,通常以木為芯,外圈貼附兩層小竹片,用絲線纏緊,整個矛身既堅 韌又富有彈性。湖北省江陵縣出土的一件吳王夫差矛,其上有錯金銘文“吳王夫差 自乍用鈐”,堪稱春秋末戰國初青銅矛的精品。銘文中的“乍”即“作”,“鈐”即 “矛”。戰國晚期軍隊已經開始使用窄葉矛,矛鋒尖利異常,刺中人體後如錐扎一 般。
西漢至唐代的騎兵,常用稍作兵器。《舊唐書?尉遲敬德傳》說:在一次作戰 中,李元吉躍馬執稍,欲刺敬德,敬德眼疾手快,將元吉的稍奪去i隋唐以後,矛頭 的種類增多,尺寸縮小,並改稱矛類兵器為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