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笑春風
-
2 # 時光river
因為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諸葛亮被後人樹立為忠臣中的忠臣,智慧的化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怎麼可能在他身邊放上另一個聰明人!
-
3 # 滄海斜陽
一則諸葛亮的歷史地位高於魯肅,二則諸葛亮的官位高於魯肅,三則諸葛亮的想法部分變成了現實,魯肅的隆中對停留於意見想法,屬於空談。
-
4 # 揚生解史
《隆中對》與《榻上對》都一樣具有戰略
目光。
但是,魯肅的《榻上對》胎死腹中,而諸葛亮的《隆中對》卻得以實施。所以,兩者孰高孰低自然就無法比較了。
至於有人認為諸葛亮的戰略目光高於魯肅,只是個人的看法了。
-
5 # Gjfwxws123
坦白地講,諸葛亮那個隆中對,只不過是引導劉備準備同劉表劉璋爭奪一碗現成飯而已,並且富於理想主義色彩,而魯肅同樣是個戰略家,更富於現實主義,諸葛亮把興復漢室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而魯肅不追求孔明那樣的目標,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結果就把自己累死了,而魯肅因秉性忠厚,被諸葛亮給忽悠死了
-
6 # 汐水柔情
魯肅是三國時期傑出戰略家、外交家,他也有著名的《榻上策》,堪稱能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隆中對》是千古戰略名篇,而魯肅的《榻上策》就顯得比較暗淡,這是為什麼呢?
魯肅與孫權提出的《榻上策》時,曹操與正在與袁紹決戰,勝負還未定,但是魯肅用超高的眼光,看到了北方將是曹操的天下,所以建議孫權進伐劉表佔據荊州從而佔據長江以南的全部地方,從而與曹操形成二分天下,然後稱帝以進取天下。這就是能與諸葛亮《隆中對》相比的戰略篇,魯肅提出這個對策時,在當時來說是非常正確的,而且眼光也非常的遠,歷史也證明了,曹操擊敗袁紹一統了北方。
所以魯肅當時提出《榻上策》時,魯肅眼裡東吳的對手只有曹操一人,沒有劉備。那時候的劉備,還在袁紹手下面打工,知名度也不高,所以魯肅在分天下的時候是忽略劉備的。針對魯肅當時提出《榻上策》時,是超前的戰略,只是這個戰略,孫權沒有很好的執行,荊州很快被曹操佔據了,以至於這個戰略沒有能夠實現。
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是在劉備最落魄時,為劉備量身定做的戰略規劃,讓劉備先取荊州、再取益州稱帝形成三分天下,再等待天下有變,再進取天下。《隆中對》為劉備指明瞭方向,劉備後半生一直按照《隆中對》戰略走,這才成就了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
《隆中對》與《榻上策》相比有幾點不同:
第一,目標不完全一致;《榻上策》是先二分,再一統;《隆中對》是先三分,再一統。
第二,實現難易程度不同;《榻上策》實現難以程度低,東吳有雄厚的實力,荊州劉表昏庸,東吳取荊州,佔據長江以南全部地區,難易程度不大,其次當時北方還沒有被曹操一統,天下正是大亂時,東吳可以佔據更多的地盤與曹操形成對侍;《隆中對》對於當時劉備來說,有點紙上談兵了,劉備連基礎的立足之地都沒有,去與曹操和孫權爭天下,感覺有點漂;其次,諸葛亮出山時,曹操已經一統北方,北方混亂的時代已經結束,東吳根基很穩,荊州也落到曹操手裡,想要實現跨有荊益兩州很難,要取荊州必須擊敗曹操,而荊州又是東吳必爭之地,劉備拿什麼資本去跟東吳和曹操爭荊州。
第三,實現層度不同;魯肅提出的《榻上策》戰略,沒有能夠實現二分局面,天下出現了三分局面。而三國曆史是按照《隆中對》趨勢走的,《隆中對》的戰略讓劉備從落魄到三分天下稱帝,基本上實現了《隆中對》戰略,只是劉備在等待《隆中對》天下有變這個條件時,北方未變,己方先變,造成《隆中對》戰略被破壞,以至於《隆中對》只停留在三分天下的局面。所以在後世看來《隆中對》在當時對於劉備來說是非常正確的,成就了《隆中對》千古戰略名篇,是中國戰略篇代表作。
中國偉大的毛主席曾評論《隆中對》沒有成功,在於劉備本身兵力有限,而分兩路兵去伐曹魏,所以才導致關羽兵敗被殺,荊州被奪,以至於《隆中對》停留在三分局面,無法進取天下的局勢。毛主席提出這樣的觀點在於,他提出《論持久戰》,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地方弱勢的觀點,從而取得勝利。至於《隆中對》分兩路兵進取中原是對是錯,我們不做評論,因為關羽北伐是,時機不對,而且是擅自發動戰爭,是違背《隆中對》戰略的,在當時這是錯誤的軍事行動,哪怕後面成就了關羽威震華夏。
關羽發動樊城之戰時,劉備剛稱帝,在蜀地的根基還沒有穩定,這期間主要工作是內政,而不是發動戰爭;其次劉備剛剛取得漢中之戰,孫權對蜀漢虎視眈眈,荊州應該加強防守而不是進攻曹魏;再其次,《隆中對》等待天下有變這個條件不成熟,曹魏沒有出現動亂,北伐時機不成熟;最後,關羽與東吳的關係已經鬧僵,發動戰爭,未先通報劉備諸葛亮,在發動戰爭時沒有在戰略上做好各種防範措施,才有後面被東吳背叛的結果。
由於關羽的自負,造成《隆中對》跨荊益兩州的戰略被破壞,再加上劉備夷陵慘敗,蜀國精銳部隊全軍覆沒,蜀國出現了只能偏居一偶的小國,《隆中對》如果想再次實現進取天下的戰略,除非蜀國能等到天下有變的局面,曹魏發生動亂,四分五離,出現晉朝後期的局面,東吳出現後期混亂的局面,而蜀國一直保持穩定的局面,才有可能實現恢復漢室的戰略,但是這個天下有變,諸葛亮到死都沒有等到,諸葛亮強行北伐,逆天而為,留下了他傑出的軍事才能,成就了他在武廟十哲的軍事地位,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萬世美名;
-
7 # 歷史閒賦者
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雙方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思想和方針策略自然不同,因此用隆中對與塌上對的比較來衡量諸葛亮和魯肅卻有不恰當。
-
8 # 毛驢兒談歷史
《三國志卷五十四*魯肅傳》:權即見肅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這就是孫權與魯肅的“榻上對”,大概意思是:有一天孫權請魯肅喝酒,一邊喝一邊問魯肅“現在大漢政權眼看就要覆滅了,我既然繼承了哥哥孫策的王位,也想著要學齊桓公一樣,上報朝廷下誅奸臣。先生可有什麼好辦法幫我嗎?”
魯肅回答說“當年高祖劉邦本來想保楚義帝的,結果卻被項羽給殺了。現在有個曹操甚至比項羽還厲害,你怎麼能效仿齊桓公呢?依我看來,大漢王朝肯定是保不住了,曹操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剿滅的。所以你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剿除黃祖和劉表,佔據荊州和襄陽,以長江天險為屏障堅守江東。然後自立為王,等待機會才能平定天下。”
我們再來看看諸葛亮的“隆中對”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這是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大概意思是說“曹操足智多謀,以少勝多打敗了袁紹,現在他的勢力最大,我們別去惹他。
孫權佔據江東的時間太長了,不僅有長江天險而且人民百姓也很擁護他,所以我們打不動他,只能與他結交。
西川是個物產豐富的好地方,高祖就是在那裡起家的,現在卻被張魯和劉章兩個蠢才佔據著。你應該搶過來好好治理,將來有了機會馬上從荊州和秦川兩路出兵,這樣就可以掃平中原安定天下恢復大漢江山了”
由此可見,諸葛亮始終都是以恢復大漢政權為出發點的,這份忠義的心胸就比魯肅高尚了許多。
所以人們願意學習“隆中對”,而忘卻了“榻上對”。
-
9 # jipingliang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對,世人為什麼都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比魯肅的榻上對高明?
一: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在劉備兵敗後投在劉表門下,過著寄人籬下的曰子。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辦法。前途渺茫,坐困愁城,一籌莫展的情況下提出來的。隆中對可以說,讓迷霧中的劉備見到了Sunny,看到了希望,有了戰略目標,方向,實施步驟。隆中對就是一幅戰略規劃圖。
二:劉備在諸葛亮扶佐下,按著隆中對的戰略規劃,聯合東吳,赤壁大戰,打敗曹操,奪取荊州為基業。後又打敗劉璋,佔領益州,漢中。建立蜀漢政權。基夲上實現了隆中對的戰略目標。
三:諸葛亮在扶佐劉備戰荊州,奪西川,及後來扶佐後主劉禪過程中,徵南蠻,北伐中原,建立了不世功業。成為幹古名相,成為偉大軍事家,戰略家。而隆中對也隨著諸葛亮的美名,留傳幹秋,為後世人讚譽,傳頌。
而魯肅的隆中對,對當時己經坐擁東南半壁江山的孫權來講,不是多麼讓人振奮,讓人振奮,起到高瞻遠矚。戰略指導的作用。
二:東吳後來用陰謀詭計,偷擊荊州,殺掉關羽。破壞了孫劉聯盟,很下光彩。
三:魯肅在三國曆史上,在東吳政權中也算一個人物。但在功業,聲望歷史貢獻等諸多方面和諸葛亮比相差太遠。而他的榻上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對後世的影響也就差太遠了。根本不是一個等量級,不可同曰而說。
-
10 # 李沐茗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隆中對的難度高於榻上策;
其二:隆中對的格局高於榻上策;
其三:隆中對的完成度高於榻上策。
接下來我們具體分析:
難度《隆中對》提出時,正是劉備屯兵新野之時,僅有彈丸之地,兵不過幾千,將不過幾十,在外人看來,幾乎不可能有去爭奪天下的實力。而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為劉備規劃出可執行可落地的戰略方針,其智謀之高令人驚歎。
而《榻上策》提出之時,江東基業已立三世,國富民殷,兵精糧足。而提出者魯肅,也已出仕多年,對天下大勢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孫家已然佔有三分天下,《榻上策》的二分天下幾乎就是順勢而為的事兒。
所以說,《隆中對》的執行難度遠高於《榻上策》。
格局《榻上策》著眼的是二分天下,基於江東基業,奪取荊州,同曹操形成南北對峙的局勢。
《隆中對》著眼的是整個天下,奪取荊州,徐圖益州,兩路出軍,一統天下。
從格局上來講,《隆中對》以更低的起點,規劃處更大的格局,而《榻上策》以相對較高的基礎,卻僅僅規劃到二分天下,格局之差顯而易見。
完成度從完成度上來講,《隆中對》的執行程度也是高於《榻上策》的,使劉備先奪荊州,再取益州,最終完成三分天下的局勢,也是劉備從一個四處奔波的loser成了一位稱霸一方的雄主。
《榻上策》,可能是由於本身的侷限性,雖然最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但是卻也只是維持著三分天下的局勢,東吳的勢力並沒有質的改變。
總結《隆中對》對比《榻上策》,不管從執行難度、格局還是完成度,都是具有優勢的,所以《隆中對》更具戰略目光,也更出名。
回覆列表
在三國時期,東吳和蜀漢各自有各自的戰略方案。東吳的戰略方案是魯肅的《榻上問對》,而蜀漢的戰略方案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雙方按照自己的戰略方案進行著奮鬥,最終因為雙方的戰略方案在荊州的歸屬上產生了無法調和的矛盾,爆發了戰爭。這使得雙方都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行列。
後人對諸葛亮的《隆中對》推崇備至,但是,一般沒有人非常關注魯肅的《榻上問對》。這是因為大家對諸葛亮的品德、才幹、意志感動的結果,同時對東吳背信棄義,撕毀盟約偷襲荊州的舉動不齒的結果。
其實,要按照實際的情況來看,諸葛亮和魯肅的戰略方針基本上是不相上下的。甚至,魯肅的見解比諸葛亮還要一針見血,這使得《榻上問對》更加方便易行。在現實中,《榻上問對》的戰略方案最後是實現了的,而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失敗的,這就是證明。
《隆中對》被大家推崇的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便料定天下三分。其實,在當時,劉備這一分是諸葛亮硬加進去的。當時曹操、孫權都已經有了根據地,而劉備還是個孤窮客軍。這之間的差距可想而知。諸葛亮為劉備策劃了先奪取荊益為業的方案,也是讓人細思極恐的。劉表、劉璋都是漢室宗親,而劉備正受著劉表的庇護,這已經讓人感覺到一絲寒意。
接下來的兩路北伐更是離譜。這個戰略在戰術上難以實現。將主力分割幾處,各自用兵,沒有直接的配合,這是難以取勝的。而且對於東吳只是一句結好東吳,至於說如何結好孫權,就根本沒有具體的說法。孫權要求佔有荊州,這個矛盾如何解決,這是諸葛亮沒有給出的答案。
如果嚴格的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個半成品,它的變數太大,可操作性也不強。這主要是跟當時的劉備的實力有關。當時劉備在北方無法立足,只得來到南方,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夠走一步算一步。《隆中對》只是對將來戰略的粗略規劃。
而魯肅的《榻上問對》則明確的多。他為孫權規劃了全據長江,建號帝王,爭奪天下的戰略,給東吳定下了規模。後來孫權按照魯肅的規劃,建立了帝業。
魯肅和諸葛亮最根本的不同,就是魯肅是站在時代前列的人。在當時很多人還心懷漢室,以恢復漢室為目標的時候,魯肅就已經做出了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猝除的論斷。這個論斷,歷史已經證明是正確的。
而諸葛亮依然死抱著正統的思想,他依然以恢復漢室為己任。受他的影響,蜀漢的人員,尤其是關羽,對待東吳就如同下屬一般。這讓東吳忍無可忍,聯盟的破裂也源自於此。
從兩者的戰略來看,如果加入劉備和孫權當時的具體情況,諸葛亮和魯肅的方案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如果從實施效果上來看,《榻上問對》簡單易行,《隆中對》過於繁瑣,而且比較粗略,這樣一比較,魯肅的《榻上問對》相對要好一些。
不過,除了戰略方案以外,我們更看重的是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由於他的對蜀漢政權的忠心耿耿,為恢復漢室的奮鬥歷程,給我們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