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021水逆退散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表反詰.)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成為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