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慢慢
-
2 # 子云經典
我覺得,可以把《學而第一》開篇的三句話看成是孔子《論語》教書育人的總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句話層層遞進,最後道出《論語》育人的目標——君子。
每一句話都用反問的語氣來表達,從孔子一生從政失敗而後轉至教書育人的經歷來看,似乎暗藏了一些微妙的無奈之意。
《學而第一》第二小節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君子要先務仁之本,即“孝弟”,才可以行仁之道,錢穆的《論語新注》中說,孔子“忠恕之道,即仁道”。
在《論語》裡,孔子對仁之本“孝弟”和仁之道“忠恕”都做十分詳盡具體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可謂不高,孔子知道少人有能夠做到,所以他用勸化的語氣開宗明義:“學而時習”做君子,不也是件很快樂的事嗎?
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表面上看是承接第一句“時而時習”漸漸向君子靠攏以後,就自然而然“有朋自遠方來”,那也不就變得很快樂了嗎?實際上我覺得是孔子內心對自己隱幽的表述,它承接的不是第一句,而後過渡的後面一句“人不知而不慍”難道不就是個君子嗎?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紇”是一百多年前宋國的大司馬孔父嘉的後世,當年孔父嘉被宋國太宰華督父奪了美豔的妻子又被宋殤公抄了滿門,孔氏一族零零散散地逃去了魯國,孔子的母親是魯國孟孫氏封地下面一個小貴族顏氏的農奴庶民,孔子出生時就是這樣一個無名無姓的私生子。
孔子十五歲時因葬母才發現了自己的身世回到家道沒落的孔家,從此以後,孔子擠身在平民和貴族(孟孫氏)之間尋求自己的從政出路。
《史記》中說孔子“貧且賤”,《論語·為政》上孔子自己也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學什麼呢,學做貴族,在當時孔子“貧且賤”的情況下,要擠身真正的貴族服務於孟孫氏,就必須讓自己成為貴族。孔子大約是在努力成為貴族的過程中,才慢慢生髮了對“君子行仁”的概念。
孔子五十歲時,在季孫氏家族中擅權的家宰(大管家)陽虎企圖控制住魯定公和整個三桓家族遭到失敗,《史記》:“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可見此時孔子以為一生志向必定得以實現。
孔子從政後,針對陽虎之亂暴露出來的弊病,勸說三桓“墮三都”,也就是拆掉三桓家族封邑的城牆。三桓也是受陽虎之亂的警示,答應了孔子的提議,然而拆到孟孫氏時,孟孫氏中有人覺得拆除城牆就無法保障孟孫氏家族的安全。從這一刻開始,三桓對孔子起了戒心。
孔子的本義是想維持魯定公和三桓之間的平衡,《孟子》裡一段孟子跟梁惠王的對話說:“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不敢說孔子從政沒有任何自利的想法,但維護魯國的正統國君之權卻是他首要的目的,然而,他的意圖沒人理解,魯定公不理解,三桓也不理解,他們所要的,都是想擴大自己的權力地盤。
於是,在孔子大約五十七歲那年,他離開魯國政權中心,帶著自己的弟子去了齊國,之後,孔子就一直在齊衛宋鄭等國流離漂泊,那些年裡,孔子已然把重心全都放在門下三千弟子的教育上了。
可以想見,一生期望擠入貴族圈層施展政治抱負的孔子心裡的落寞狀態,孔子後來被弟子們尊為聖賢,就是因為孔子漸漸悟出了他的“君子為仁之道”——“忠恕而已矣”。
盡己之心以待人謂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謂之恕。
“有朋自遠方來”,是說當我們的所做所為不被人理解,當終於有一個朋友能理解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心情難道不是喜悅的嗎?
“不知而不慍”,即使沒有朋友自遠方來,最終還是沒有人懂得自己,卻不因此而怨天尤人,因為我們自己心裡知道,只要盡己之心,推己之心便足矣。
-
3 # 紹興李珍
《論語·學而》第一,為什麼要把三件不相干的事,放在一起講呢?
答: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事情雖然不相干,但喜悅的心是相通的。何況,這些喜悅都是由於學習明理所帶來的。
這裡先講清兩個字,否則,容易混淆。
“說”通“悅”,這個悅,自從內心散發出來的喜悅,這樣的喜悅,才能感染他人。
孔子在說什麼呢?老先生在說學習的喜悅。如何學習才能自我喜悅呢?
學習而自常得以修正,則所學者熟煉而逐漸完善,心中喜悅,悅之一;
看到別人有錯處,自己不做,悅之二;
自己原先有錯處,通過學習及時改正,悅之三;
朋友做事您事先知道,您提醒,朋友無論聽與不聽,後證明您對,心有所得,悅之四。
悅在心,而樂發散在外,自有遠朋來。此遠朋乃知音也,自然喜悅。儘管有很多人根本不能理解,但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別人不知,您知人、知人性,君子何慍之有?
這樣後人就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學習需要時常修正;悅是從心靈深處為出發點,那裡是源泉;用心靈尋找到的朋友,那種快樂無比珍貴;有人對這些話不能理解,根本不值得生氣,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這種喜悅。敬奉!
-
4 # 嚴選文史
論語學而篇看似三件不相干的事,其實講的是一個道理就是人要樂,面對人生的困難我們能夠用快樂的方法對待它就能夠迎刃而解。
學而時習之講的是關於我們學習的困難,我們面對學習要有一個消化內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不會學了一個東西立馬改變,會感到焦慮,孔子告訴我們不要著急的達到成果,我們要在學習的困難中找到快樂,要保持一個終身成長的心態。
有朋自遠方來是講我們和別人之間如何合作和變化的困難。比如創業自己做銷售,一個賺了錢,但是你創業中跟別人合作了,就會出現很多跟你想的不一樣的問題發生,面對這些合作和變化我們要能夠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對待,不就好了嘛。
最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對別人不理解我們,不瞭解我們的困難,我們要樂觀的心態去對待它,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和意見
孔子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樂。孔子告訴我們,當你的人生有很多痛苦,我們用快樂方法去看待他,你會發現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難得的佐料,面對學習困難,合作困難,別人不理解的困難你都會迎刃而解。
總結一下,三件不相干的事其實孔子告訴我們一件事,面對人生痛苦我們要快樂對待它。
-
5 # 有話少說
很簡單,高興理由不是隻為一件事兒。
發了個財,中獎了,高興不?
生了個兒子,後繼有人了,高興不?
生大病,以為沒戲了,卻治好了,高興不?
-
6 # 覺呈
這三件事,三句話,都是在論述學習的重大價值和深遠意義,而且是層層遞進,發人深思,極有教益。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告訴我們,學習一一又學又習本身就是件快樂的事;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說,當有人知道你(學得不錯)來訪你,不是很快樂嗎!三,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即使你的才能暫時沒被人賞識(沒被認可)你也不為此而不愉快,這不正好是提高你的君子之品德嗎?由此可見,做為一個偉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已層層深入地道出了學習的重大意義一一包括了學習方法和要點(從學到習)、學習的個體意義(知識和品德修養)和社會意義(有朋自遠方來)
回覆列表
看起來不相干,實際這三句話是在講同一件事,就是學習。
這三句要聯絡起來看,不要分開單獨看。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是說學習並且時常溫習,不很快樂嗎?這裡的學習指的是學道。孔子主要講儒家的道,像禮樂之道,中庸之道,六藝之道等等。孔子的目的是傳道,他認為學習這些道,是一件愉悅的事。至於“習”的意思,有人認為是溫習,有人認為是實習,實踐。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其實還是在說學習。因為古代人講“同學為朋,同志為友”。朋就是同學的意思。有朋自遠方來遠方來,意思就是說很多人從遠方來一起學習,這是快樂的事。《大學》中講,學習的目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明明德,就是讓道德大放光明。《詩經.大雅.文王》裡說,“學有緝熙於光明”。宣揚道德,大放光明,是儒家的最高追求。以此為快樂。孔子講“好學近於知,力行近於仁。”一個人好學,就接近知了。力行近於仁,力行就是實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孔子看來,樂於學習比愛好學習還要重要,學的最高境界就是樂。關於樂,孟子又說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就是大家都來學習,追求“光明理想的世界”,真是快樂。因為這是眾樂,是高境界的樂。
第三句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繼續講教育跟學習,意思是面對無知的人,不要生氣,這是君子氣度。因為他無知,是因為他沒有得到教育,所以應該教育他而不是感到惱怒。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不管什麼人都可以教育,還說過“不教而誅謂之虐。”是說對一個人沒有教化他就用武力把他殺掉,這是暴虐的行為。所以可以看出,孔子是堅持教育至上。
同時這句話應該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君子懷德”,既然君子追求的是世間至理,光明大道,那已經很快樂了,即使不被理解,也不會生氣的。這是一種修養。
通過上面所講的,來綜合理解這三句話,並不是東扯一句學習,西扯一句交朋友,然後再說不被人知如何如何。這樣分散的去理解是有問題的。
只有把三句話統一起來看,才明白他的真正意思。
就是談教育,談學習。
我們今天可以借鑑這幾句話,來思考為什麼而讀書,怎麼樣讀書。
應該是堅持真理,培養道德,有志服務於社會。團結,共樂,努力將世界建設的更加美好而光明。
所以我們看論語,最好要章與章,句與句,聯絡起來,不要斷章取義,不要生硬的去理解,那樣很難明白他真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