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皋城鏡河

    智者千慮 的出處:

    《晏子春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意思為: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

    所以,所謂“千慮”並不是對某一個特定問題思考了很多次,而是指一個人有過很多次思考和決斷的時候,總難免有出現錯誤的地方!

    所以就不存在樓主所說的“千慮”是智,是愚的問題!

    那麼,我們回到第一個問題來。

    智,指的是智慧!這是一個非常博大的詞彙。

    智慧不等同於聰明!

    古人說“大智若愚”,也有說“知人者智”,所謂的“智”更像是一種長久存在於自身的狀態。他是對人生、社會、自然、宇宙的窺探、洞悉,每個人的“智”都有相通之點,卻又有不同之處。

    中國古人對智的闡述可以以不同的流派來帶給我們感悟!

    道家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大智若愚……”這是一種對自然的思考,對人性的領悟

    儒家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種對為人處世,社會需求的闡述

    佛家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一種對人生思辨的智慧思考

    而“智”可以悟,可以思考,可以追尋。很難用三言兩語表述清楚!

    換言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社會中,當遇到舉手之勞的小事時,什麼樣的人更樂於助人,願意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