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熙姐呼弟媽咪

    非常好,至少孩子會有社會觀的初步概念,把自己想象的人際關係的一方,與虛擬出來的另外一方交流或者模擬場景交流,這樣對於語言能力,邏輯推理以及想象力的構建。都大有裨益。

  • 2 # 大魚Linda

    假想玩伴是正常的,大部分孩子都沒有持久的真實玩伴,大部分父母也沒有辦法一直陪伴孩子,所以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會假想玩伴。

    就認知方面而言,有假想夥伴的兒童更富有想象力 在遊戲任務中,他們更善於運用想象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並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表現得更為突出。假想夥伴玩耍隨著兒童年齡增長不斷抽象化和概括化,這也促進了兒童語言敘述能力的發展。 就人格方面而言,兒童在與假想夥伴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對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狀態加以區分,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有假想夥伴的兒童在人格特質上的發展差異集中體現在一種社會指向性上,即個體願意儘可能地滿足他人的內在需求和願望。 就社會性方面而言,假想夥伴與兒童心理理論發展之間存在著積極的聯絡。假想夥伴對兒童的同伴關係發展呈現出差異化的影響,與假想夥伴平等互動的兒童在社會技能上發展得更好,而且擁有更高的同伴接納度。有關兒童假想夥伴的研究啟示我們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應當以正確的態度認識和對待兒童以假想夥伴為代表的想象性世界,主動構建親子關係與兒童假想夥伴玩耍之間的良性互動,並以假想夥伴為中介深入瞭解兒童的內在心理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對付油鹽不進的熊孩子?